小額信貸目標偏離解構:粵贛兩省證據(jù)
本文選題:小額信貸 + 目標偏離; 參考:《改革》2010年09期
【摘要】:農村信用社作為國家正規(guī)金融機構之一,成為小額信貸在中國的最大實踐者;趯V東、江西兩省部分地區(qū)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的實地調查,發(fā)現(xiàn)農信社的小額信貸沒有專門針對貧困農戶,而是明顯偏向了農村中的中、高收入階層。分析表明,目標偏離的原因主要有:對小額信貸概念的理解存在誤區(qū)、農信社缺乏積極發(fā)放小額信貸的意愿、商業(yè)性金融機構難以堅持扶貧。目標偏離意味著貧困人群仍然是金融資源配置的盲區(qū),普惠金融在商業(yè)性資金運作下難以實現(xiàn),利用小額信貸扶貧的最好方法是國家成立政策性小額信貸銀行。
[Abstract]:As one of the country's 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have become the largest practitioners of microfinance in China.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micro-credi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Guangdong and Jiangxi provinces, it is found that the micro-credi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s not aimed specifically at poor farmers, but is obviously biased towards the middle and high income groups in rural area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eviation of target are: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concept of microcredit, lack of willingness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o actively extend microcredit, and difficulties for commerci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persist in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deviation of target means that the poor people are still the blind zone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inclusive finance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under the operation of commercial funds. The best way to help the poor by using micro-credit is to set up policy-oriented micro-credit banks.
【作者單位】: 廣東商學院金融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福利經濟視角下的中國小額信貸發(fā)展研究”(批準號:08JA790027)
【分類號】:F83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小額信貸管理體制課題組;關于改進和完善政府實施小額信貸扶貧管理體制的研究報告[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1年05期
2 劉西川;黃祖輝;程恩江;;小額信貸的目標上移:現(xiàn)象描述與理論解釋——基于三省(區(qū))小額信貸項目區(qū)的農戶調查[J];中國農村經濟;2007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曉青;劉莉亞;王昭君;;農戶信貸需求與信貸抑制的地區(qū)差異性分析——基于2010年江蘇、河南、四川3省農戶調查問卷[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04期
2 顧福珍;王吉恒;房紅;;農村新型金融組織發(fā)展的定位選擇[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20期
3 楊紅麗;陳彤;;新疆農戶信貸需求現(xiàn)狀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8年02期
4 朱建芳;;微型金融績效研究述評[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5 黃蕊;;從國際經驗考察中國小額信貸的商業(yè)化進程[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8年02期
6 王曉青;;較發(fā)達地區(qū)農戶參與農信社小額信貸程度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蘇北金湖農戶“直接意愿”調查的實證檢驗[J];財貿研究;2011年06期
7 高云峰;王子健;;西部地區(qū)農業(yè)信貸投入的經濟效應研究[J];西部論壇;2012年02期
8 于轉利;羅劍朝;;小額信貸機構的全要素生產率——基于30家小額信貸機構的實證分析[J];金融論壇;2011年06期
9 張立軍;湛泳;;金融發(fā)展與降低貧困——基于中國1994~2004年小額信貸的分析[J];當代經濟科學;2006年06期
10 張世春;;小額信貸發(fā)展中的相關問題探討[J];改革與戰(zhàn)略;2007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高紋;;小額信貸與金融原則——孟加拉格拉明銀行經營模式的再思考[A];江蘇省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2007年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建勛;我國農村社會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東大學;2010年
2 鄧曉霞;中印農村金融體系比較[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3 王寧蘭;基于小額保險的小額信貸風險防控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0年
4 劉西川;貧困地區(qū)農戶的信貸需求與信貸約束[D];浙江大學;2007年
5 譚民俊;農村小額信貸效率改進的微觀基礎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6 于麗紅;中國農村二元金融結構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08年
7 劉健;我國農村信用社發(fā)展的制度與實證分析[D];山東大學;2008年
8 丁忠民;中國農村金融市場成長機制與模式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9 馮,;下崗失業(yè)人員小額貸款政策執(zhí)行過程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10 楊紅麗;新疆農村小額信貸發(fā)展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強;農村金融新政下湖北省小額信貸發(fā)展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高嘉t,
本文編號:20153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201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