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債權治理、管理者偏好與國有企業(yè)的績效
本文選題:銀行債權治理 + 管理者偏好 ; 參考:《金融研究》2013年01期
【摘要】:在一個自然實驗的框架下,本文考察了銀行債權治理對國有企業(yè)管理者偏好和績效的影響。把2002年銀行信貸部門的改革作為銀行債權治理結構外生變化的源泉,我們發(fā)現(xiàn),銀行債權治理約束了國有企業(yè)管理者的規(guī)模偏好、花費偏好和平靜生活偏好,抑制了國有企業(yè)的投資饑渴癥和工資侵蝕利潤的現(xiàn)象,促進了國有企業(yè)的技術創(chuàng)新,進而顯著地改善了國有企業(yè)的績效。這些結果表明,銀行信貸制度的改革在國有企業(yè)里產生了顯著的公司治理效應。
[Abstract]:In the framework of a natural experimen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bank creditor's rights governance on the managers' preferences and performanc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Taking the reform of bank credit department in 2002 as the source of exogenous change of bank creditor's rights governance structure, we find that bank creditor's rights governance constrains the preference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managers' scale, expenditure and quiet life.It restrains the phenomenon of investment hunger and wage erosion of profit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romote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us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form of bank credit system has a significant corporate governance effect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分類號】:F276.1;F832.3;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林毅夫;李志峗;;中國的國有企業(yè)與金融體制改革[J];經濟學(季刊);2005年03期
2 錢穎一;企業(yè)的治理結構改革和融資結構改革[J];經濟研究;1995年01期
3 胡一帆,宋敏,張俊喜;競爭、產權、公司治理三大理論的相對重要性及交互關系[J];經濟研究;2005年09期
4 鄧莉;張宗益;李宏勝;;銀行債權的公司治理效應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J];金融研究;2007年01期
5 吳軍;白云霞;;我國銀行制度的變遷與國有企業(yè)預算約束的硬化——來自1999~2007年國有上市公司的證據(jù)[J];金融研究;2009年10期
6 孫亮;柳建華;;銀行業(yè)改革、市場化與信貸資源的配置[J];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鐘高,吳利娟;基于公司治理下的財務控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2 岳朝龍,岳香;公司治理結構:發(fā)達國家經驗及其啟示[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3 葉維武;;發(fā)展金融理論:一個文獻綜述[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楊瓊;美日公司融資結構──治理結構變革的配合類型與啟示[J];商業(yè)研究;2000年08期
5 趙一夫,田志宏;我國企業(yè)融資結構研究中價值目標定位新思路[J];商業(yè)研究;2004年19期
6 李慧娟,張元教;基于財務經濟學視角的公司治理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5年10期
7 黃本多;干勝道;;股權制衡、自由現(xiàn)金流量與過度投資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9年09期
8 謝梅;李強;;市場競爭與公司治理關系研究綜述[J];商業(yè)研究;2012年04期
9 趙虹;淺論創(chuàng)建中國模式的公司治理結構[J];本溪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4期
10 李蒲林;;國有企業(yè)公司治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J];財經界(學術版);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蘇軍;;以人為本,,科學創(chuàng)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和諧社會——論構建“和諧社會”理論體系與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A];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國社會科學院系統(tǒng)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第十一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莊慧彬;王卓;;完善國有出資人制度,提高國有大型集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A];第七屆國有經濟論壇“大型國有企業(yè)集團公司治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張曉歡;吳昊;;我國國有大型企業(yè)集團公司治理模式初探[A];第七屆國有經濟論壇“大型國有企業(yè)集團公司治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王曙光;;中國經濟轉軌進程中的金融自由化[A];第三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4年
5 于蔚;錢彥敏;;轉型經濟中宏觀沖擊如何影響資本結構動態(tài)調整?——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jù)[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龔志民;楊東華;;有效防治“內部人控制”的博弈分析[A];第十二次資本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張奇峰;張鳴;王俊秋;;公司控制權安排影響外部審計需求嗎?——以上市公司的審計師選擇及其審計費用為例[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8 江乾坤;馮飛;;多元化戰(zhàn)略、財務困境與利益輸送——以*ST海星賣殼格力地產為例[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宋淑琴;;信貸契約要素治理效應的研究——來自中國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鄧建平;;銀行關聯(lián)、審計意見與債務契約——基于我國民營企業(yè)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十四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巖;職業(yè)體育聯(lián)盟的經濟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梁媛;國有資產境外投資風險生成機理與治理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3 曹珂;中國金融發(fā)展與比較優(yōu)勢:外部融資視角[D];南開大學;2010年
4 呂大忠;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方向:反壟斷和市場化[D];南開大學;2010年
5 張長海;企業(yè)影響力、會計穩(wěn)健性與資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學;2010年
6 張嶺松;資本結構與公司治理機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7 龍建輝;銀行監(jiān)督與公司治理效率[D];浙江大學;2011年
8 王昱;中國上市公司股票期權激勵契約治理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9 宋淑琴;信貸契約的治理效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韓非;中國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機制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正剛;我國農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陳華麗;我國商業(yè)銀行參與公司治理的模式選擇[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王海鵬;基于利益相關者的財務利益沖突機理與協(xié)調機制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趙爽;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企業(yè)控制體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瞿夢杰;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與外商投資企業(yè)的關系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朱海萍;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yè)高管薪酬制度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莉;我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對公司經營業(yè)績影響的實證分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8 肖怡;銀行債權的公司治理效應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9 代朋麗;公司治理視角下的商業(yè)銀行績效分析[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10 韓瑞強;強勢董事會、總經理影響力與銀行風險承擔[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侯曉輝;張國平;;政策性負擔、戰(zhàn)略引資與國有商業(yè)銀行的公司治理[J];當代經濟科學;2009年02期
2 于東智;資本結構、債權治理與公司績效:一項經驗分析[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3年01期
3 劉峰,賀建剛,魏明海;控制權、業(yè)績與利益輸送——基于五糧液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4 孫錚;李增泉;王景斌;;所有權性質、會計信息與債務契約——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5 柳建華;魏明海;鄭國堅;;大股東控制下的關聯(lián)投資:“效率促進”抑或“轉移資源”[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6 陸正飛;祝繼高;孫便霞;;盈余管理、會計信息與銀行債務契約[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7 樊綱;中國的國有企業(yè)為什么虧損[J];價格與市場;1995年06期
8 秦池江;景學成;鐘起瑞;張新澤;;金融體制改革紀實[J];經濟研究參考;2008年50期
9 肖作平;對我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影響因素的分析[J];經濟科學;2005年03期
10 呂景峰;債權的作用與我國國有企業(yè)治理結構的改進[J];經濟科學;1998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秦國樓;現(xiàn)代金融中介論[D];廈門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毓海;張立強;;公司并購中目標公司估價的信號傳遞博弈[J];財會月刊;2009年12期
2 黃蓮琴;傅元略;;管理者過度自信與公司融資策略的選擇[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任軻;成都珠江地產應對地震及金融危機的企業(yè)戰(zhàn)略研究[D];中山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676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767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