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虛擬化、資本虛擬化及泡沫經濟
本文選題:資本虛擬化 + 貨幣虛擬化; 參考:《商業(yè)研究》2010年06期
【摘要】:貨幣的虛擬化和信用制度的發(fā)展是資本虛擬化的前提和基礎,而資本虛擬化在大大緩和資本約束的同時,也產生了泡沫經濟等現象,對經濟的穩(wěn)定運行構成了威脅和挑戰(zhàn)。因此,必須對金融發(fā)展的節(jié)奏進行適度控制,防止資本虛擬化的過快和過度增長。
[Abstract]:The virtualization of mone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system are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capital virtualization. While capital virtualization greatly alleviates the restriction of capital, it also produces the phenomenon of bubble economy, which poses a threat and challenge to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economy.Therefore, the rhythm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must be controlled moderately to prevent the excessive growth of capital virtualization.
【作者單位】: 煙臺大學經管學院;
【分類號】:F82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青;農村社會保障的國家責任[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羅培新;;填補公司合同“縫隙”——司法介入公司運作的一個分析框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3 屈曉婷;李效東;;經濟倫理與企業(yè)的社會責任[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4 林建華;論“修正組合型”的自由主義——兼論20世紀40年代中國自由主義思潮的特點[J];北方論叢;2004年04期
5 闕海寶,李曦,顧美玲;教育券:高等教育撥款機制的創(chuàng)新[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6 文東茅;論民辦教育公益性與可營利性的非矛盾性[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1期
7 盛冰;社會資本、市場力量與學校變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8 蔣美云;關于股價指數期貨套期保值功能的理性思考[J];商業(yè)研究;2002年19期
9 李俊江,黃麗萍;政府與企業(yè):加入WTO后國有企業(yè)改革再探討[J];長白學刊;2002年04期
10 聞新國;企業(yè)社會責任與相關會計問題的探討[J];財經論叢;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朱春陽;;西方內部新聞自由研究[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下冊)[C];2002年
2 王巖;;市場·政府·自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民自由的實現[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3 李碧虹;;政府在高等教育融資中職責轉變的原因探析[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王一濤;;教育與公共產品——對一種錯誤觀點的澄清[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王新;;市場經濟——文化整合的出路[A];秩序與進步:社會建設、社會政策與和諧社會研究——浙江省社會學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暨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方興起;;凱恩斯逝世60周年之際的反思[A];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小平;財政合理規(guī)模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2 陳章樂;社會主義法治化初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3 鐘愛軍;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政治權力關系[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4 李茹;政府干預市場的倫理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朱家存;走向均衡[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6 李光勇;東亞社會保障制度的制度主義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2年
7 楊慧;企業(yè)治理系統(tǒng)理論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8 鄧金堂;高技術經濟的制度演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3年
9 祁型雨;利益表達與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10 王寶蒞;斷了線的等價交換?!——合同的倫理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聶華;中國農民收入問題的產權解釋[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魯智勇;政府干預經濟的法理分析[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3 陳昭;論中國貨幣政策操作規(guī)則的選擇[D];黑龍江大學;2002年
4 張海燕;三峽庫區(qū)移民城鎮(zhèn)建設的經濟管理體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5 宋艷林;中國體制變革中非銀行金融機構發(fā)展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李淑俊;現代國際教育貿易探論[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7 鄭江新;我國證券市場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學;2002年
8 壽學軍;政府公共產品供求理論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9 趙夏;有限政府與政府行政權力配置的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10 韓海萌;中國金融深化問題的分析[D];天津財經學院;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伍志文;貨幣供應量與物價反常規(guī)關系的深層原因探討——基于不確定性理論的分析[J];改革;2003年03期
2 喬臣;;貨幣虛擬化進程的歷史考證[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0年09期
3 喬臣;;貨幣虛擬化內涵及其實踐動因[J];改革與戰(zhàn)略;2009年11期
4 喬臣;;關于貨幣虛擬化史證的實踐思考[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5 伍志文;;“中國之謎”——文獻綜述和一個假說[J];經濟學(季刊);2003年04期
6 歐培彬;周鐘山;饒斌;;我國貨幣輸入型通貨膨脹異常的實證分析[J];企業(yè)經濟;2009年02期
7 馬淮;;從美元國際循環(huán)看次貸危機爆發(fā)的必然性[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9年01期
8 歐培彬;王國忠;;貨幣虛擬化條件下的流動性問題[J];開放導報;2009年01期
9 郗修方;;虛擬資本的價格理論與現實[J];中國集體經濟(下半月);2007年04期
10 黃正新;貨幣虛擬化發(fā)展趨勢及其功能變異[J];經濟學家;2001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副研究員 張茉楠;誰來監(jiān)管美聯(lián)儲[N];中國證券報;2010年
2 記者 徐思佳;央行9月新增貸款5167億[N];中華工商時報;2009年
3 倪 宇;對于我國銀行卡業(yè)務發(fā)展問題的思考[N];中國企業(yè)報;2004年
4 潘正彥 上海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防止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N];財會信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呂志燕;經濟危機成因新解:資本擴張性與資本控制力的矛盾[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周偉;我國超額貨幣供給的測量及成因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2 黃彥凱;20世紀70年代后美國虛擬資本演變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3 盛乃貴;虛擬經濟發(fā)展與信用制度建設[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4 季欣;我國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關系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524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75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