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模型之殤與對金融風險監(jiān)管的審視——根植于這場金融危機的考察
本文關鍵詞: 風險模型 監(jiān)管 “外包” 設計缺陷 實施缺陷 完善 出處:《國際金融研究》2010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在過去數(shù)十年里,數(shù)量金融革命產生的模型在為金融機構提供衡量和控制風險工具的同時,也使許多國家的監(jiān)管者將防控金融風險之重任托付給金融機構的模型,新巴塞爾協(xié)議還將規(guī)制資本的確定以標準法和內部模型法實行"外包"。這場金融危機宣告了這些風險模型的失敗。究其原因,這些模型存在著設計缺陷和實施缺陷。風險模型失敗的重要原因是作為模型基礎的假設存在缺陷,風險模型在進行預測時做出了不切合實際的假設。此外,人們在實施這些模型時也存在誤差,如輸入風險模型的信息有誤等。故對風險模型做出的預測宜作為風險管理的參考,而不宜作為圭臬,金融監(jiān)管機關更不宜以此推脫監(jiān)管責任。
[Abstract]:In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 number of financial revolution model in measure and risk control tools at the same time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ut also make many national regulators will entrust the task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financial risk to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f the model, the new Basel agreement will also regulate the capital are given with standard method and the internal model method to implement the "outsourc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announced these risk models failed. The reason, these models exist defects i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efect. An important reason is the failure risk model as a model based risk model assumes the existence of defects, make unrealistic assumptions in the forecast. In addition, there are also erro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these models, such as the input model of risk information is incorrect. The prediction risk model of risk management should be taken as the reference, but not as a standard,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machine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push off the regulatory responsibility.
【作者單位】: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廣東發(fā)展銀行鄭州分行;
【基金】:韓龍教授主持的2008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防范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和危機的制度建構研究(批準號:08AJY0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2007年國家法治和法學理論研究項目:金融風險防范法律制度研究——以我國金融業(yè)對外開放為重心(批準號:07SFB204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F83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聰;;百年迷失[J];中國企業(yè)家;2011年18期
2 朗月;;對監(jiān)管事業(yè)始終如一——記深圳銀監(jiān)局國有資產監(jiān)管處副處長葉良才[J];中國金融家;2011年08期
3 劉鳳元;;跨市場沖擊與擴散的應對與監(jiān)管研究[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4 何玉梅;;資本市場開放考驗監(jiān)管層的創(chuàng)新水平[J];董事會;2011年07期
5 黃毅;;銀行業(yè)監(jiān)管者的憂患意識[J];中國金融家;2011年08期
6 黃人杰;;中國資本市場監(jiān)管有效性研究[J];投資研究;2010年07期
7 夏立軍;;監(jiān)管部門應自律[J];董事會;2011年07期
8 馮一萌;;悲催的國際板[J];IT經理世界;2011年12期
9 胡明國;;信息技術應用:業(yè)務運營風險管理新途徑[J];中國城市金融;2011年04期
10 ;美國存款類金融機構的主要類型和監(jiān)管框架[J];金融發(fā)展評論;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江會;劉興堂;;銀行俘獲行為與監(jiān)管者聲譽關系研究[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10)[C];2010年
2 喬磊;黃曉霞;;風險曲線及均值—風險模型在實踐中的應用[A];第九屆中國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第五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第十三屆中國青年信息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11年
3 劉悅芹;;銀行業(yè)改革與監(jiān)管新挑戰(zhàn)[A];2007環(huán)渤海區(qū)域金融合作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沈玉晗;喬磊;姚晨;;基于均值-風險模型和因子分析法的積極投資組合實證研究[A];第九屆中國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第五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第十三屆中國青年信息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11年
5 彭錦;董文;;不確定環(huán)境下的風險分析理論與方法[A];第七屆中國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姜鵬;韓松;;不對稱信息條件下資本市場監(jiān)管的兩種模式[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7 黃輝;;金融監(jiān)管現(xiàn)代化:英美法系的經驗與教訓[A];中國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現(xiàn)代化[C];2008年
8 馬紅霞;;美國混業(yè)金融集團的風險特點及其監(jiān)管創(chuàng)新[A];美國新經濟周期與中美經貿關系——全國美國經濟學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9 羅孝玲;蘇代雄;;股票組合投資的風險模型研究[A];2000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0年
10 徐尚彪;;認真踐行“三個代表”切實加強金融監(jiān)管[A];柴達木金融服務論壇?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媒體從業(yè)者 龍敏飛;手機“僵尸病毒”橫行 監(jiān)管者不能坐視不管[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2 記者 侯美麗;我們需要能力更強的監(jiān)管者[N];中國經濟時報;2011年
3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教師 魏武揮;誰是監(jiān)管者?[N];經濟觀察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李雨謙;超級監(jiān)管者 美聯(lián)儲能否擔當重任?[N];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
5 本報評論員 張立偉;“監(jiān)督”監(jiān)管者[N];21世紀經濟報道;2010年
6 鄧嫻;糟糕的成績單也給監(jiān)管者出了題[N];中國經營報;2011年
7 ;公示“黑名單”:監(jiān)管者是否越位?[N];財經時報;2004年
8 吳學安;“超級監(jiān)管者”角色緣何備受質疑[N];法制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蔣云翔;昨日監(jiān)管者再談“四維論”[N];21世紀經濟報道;2008年
10 牛娟娟;監(jiān)管者對經濟繁榮期積聚的風險不可掉以輕心[N];金融時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升選;我國證券監(jiān)管的效率改進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2 羅葵;最優(yōu)投資策略選擇和負風險模型相關課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3 劉雪蓮;基于博弈論的中國農村小額信貸問題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9年
4 趙飛;金融保險中的若干模型與分析[D];上海大學;2009年
5 向中興;中國股票市場價格操縱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陳曦;中國金融監(jiān)管尋租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7 趙翔華;幾類風險模型的風險理論及相關問題[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8 岑雅衍;中國債券市場監(jiān)管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9 王家輝;中國證券市場監(jiān)管的博弈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10 傅英略;激勵相容:中國有效銀行監(jiān)管機制構建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燕;基于結構化風險模型的上海證券市場證券投資組合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2 王旭東;多置信水平Worst-case條件風險模型及其應用[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上官文力;中國證券業(yè)監(jiān)管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4 劉維民;論我國銀行監(jiān)管法制體系的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5 尹輝;資本市場中介機構違規(guī)動因及其規(guī)制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6 葉恩澤;中國證券市場內幕交易特征與監(jiān)管分析[D];重慶大學;2008年
7 田濤;基于監(jiān)管者聲譽視角的證券監(jiān)管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8 趙志明;基于稅收和利率條件下馬氏環(huán)境中的風險模型[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振力;利率環(huán)境下幾類金融風險模型的破產問題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10 萬聰;帶部分投資收益的風險模型的破產問題[D];海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137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513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