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杠桿率與流動性危機
本文關鍵詞: 金融機構 杠桿率 資產(chǎn)負債表 投資銀行 在險價值 流動性危機 資產(chǎn)價格 美國商業(yè)銀行 金融資產(chǎn) 金融體系 出處:《投資研究》2010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 一、杠桿率的順周期特征杠桿率一般是指資產(chǎn)負債表中總資產(chǎn)與權益資本的比率。高杠桿率意味著在經(jīng)濟繁榮階段,金融機構能夠獲得較高的權益收益率,但當市場發(fā)生逆轉時,將會面臨收益大幅下降的風險。商業(yè)銀行、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一般都采取杠桿經(jīng)營模式。次貸危機爆發(fā)前,美國商業(yè)銀行的杠桿率一般為10~20倍,投資銀行的杠桿率通常在30倍左
[Abstract]:First, the procyclical characteristic of leverage is generally the ratio of total assets to equity capital in the balance sheet. High leverage means tha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able to achieve higher returns on equity during the boom period. But when the market reverses, there is the risk of a sharp drop in earning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ch as commercial banks, investment bank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ypically adopt a leveraged business model. Before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U. S. commercial banks typically had a leverage ratio of 10 to 20 times. The leverage ratio of investment banks is usually 30 times left
【作者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項目批準號09YJC790094)) 廣東省哲學社科“十一五”規(guī)劃2009年度學科共建項目(項目批準號09GD-01) 華南理工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批準號2009SM0044)資助
【分類號】:F822.0;F83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德洪;西方投資銀行“三大創(chuàng)新”90年代將大有進展[J];西南金融;1990年07期
2 鐘偉;顧弦;;從金融危機看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及其風險[J];中國金融;2009年02期
3 劉宏;;淺析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轉型[J];中國信用卡;2008年24期
4 鄭梨莎;;杠桿收購在中國發(fā)展的障礙分析——杠桿收購在中美實現(xiàn)條件的比較[J];世界經(jīng)濟情況;2008年10期
5 鐘偉;張薇巍;;憂思杠桿化[J];中國金融家;2009年07期
6 蔡恩澤;;高盛——善變的舞者[J];中外企業(yè)文化;2009年02期
7 吳曉求;左志方;尹志峰;;金融高杠桿何去何從?[J];現(xiàn)代審計與經(jīng)濟;2009年02期
8 喬新生;;華爾街危機的法律思考之七 美國7000億元救市方案意味著什么[J];財經(jīng)政法資訊;2009年01期
9 祁斌;王歐;張達;;“華爾街沉淪”啟示錄[J];今日財富(金融版);2008年09期
10 子昱;;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短暫性勝利?[J];當代經(jīng)理人;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資產(chǎn)負債表[A];中國扶貧基金會2003年度報告文集[C];2003年
2 劉義民;張宏權;曲中華;;企業(yè)資產(chǎn)負債表信息的披露及思維辯析[A];現(xiàn)代企業(yè)運行機制與思維創(chuàng)新——企業(yè)運行機制與思維創(chuàng)新研討會議論文[C];2003年
3 李立新;;從美國次級債風波看金融機構破產(chǎn)中的政府法律責任[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4 胡江華;;創(chuàng)新金融機構,加強金融系統(tǒng)服務企業(yè)發(fā)展的能力[A];廣西服務企業(yè)年問題研究[C];2009年
5 王艷華;;金融安全與金融機構破產(chǎn)[A];中國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現(xiàn)代化[C];2008年
6 孫天琦;;改進杠桿率監(jiān)管:次貸危機給監(jiān)管當局提出的重要任務[A];2008年度中國總會計師優(yōu)秀論文選[C];2009年
7 丁建明;;試論我國投資銀行當前業(yè)務的重點[A];新世紀優(yōu)秀學術成果評選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0年
8 王傳仕;張兵;邱益中;;我國企業(yè)集團的現(xiàn)實與演變[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進展——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4卷)[C];1997年
9 韋耀瑩;鐘鳳艷;;金融機構支持農(nóng)業(yè)問題研究[A];廣西農(nóng)村經(jīng)營機制創(chuàng)新與國際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張嘉懿;;我國投資銀行業(yè)的戰(zhàn)略發(fā)展分析[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薛亞芳;國內金融機構醞釀海外引才[N];人才市場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成淇平;金融機構各顯身手[N];云南日報;2005年
3 記者 沈軼倫;上海金融機構發(fā)展總體健康[N];解放日報;2008年
4 記者 王躍剛 通訊員 米克春;克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突破40億元[N];克孜勒蘇報;2008年
5 首席記者 于航;牽手境外金融機構 全力推進金融強市[N];牡丹江日報;2008年
6 海欣;上海金融機構支持“中心”建設[N];中國船舶報;2009年
7 京季;1月份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同比增長29.9%[N];青海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傅蘇穎;自家經(jīng)濟雖惡化 日本仍抄底海外金融機構[N];證券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2月份全州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62.86億元[N];甘孜日報(漢文);2009年
10 本報記者 石貝貝;渣打冼博德:中國金融機構全球擴展是必然[N];上海證券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方秀麗;投資銀行國際比較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2 徐明圣;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金融機構利率風險管理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3 葉濤;全球金融機構反洗錢制度比較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4 李柏洲;我國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5 劉東;投資銀行在中國的功能定位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6 俞海;現(xiàn)代投資銀行的理論分析及其應用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7 曹昱;契約型儲蓄金融機構與資本市場的互動關系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8 張云峰;投資銀行并購業(yè)務及其競爭力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張雯;中國房地產(chǎn)信貸風險的度量與控制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10 江建華;投資銀行業(yè)創(chuàng)新與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淼;投資銀行監(jiān)管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0年
2 李元喜;我國投資銀行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中南林學院;2001年
3 盧曉麗;投資銀行并購業(yè)務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4 李芊蕾;我國投資銀行市場營銷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5 周耀輝;投資銀行核心競爭力分析與培育[D];中南大學;2003年
6 張沐;論投資銀行在我國的發(fā)展及其相關法律問題[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7 蔣纓;投資銀行在企業(yè)并購中的作用、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8 張峻崧;投資銀行核心能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3年
9 劉銀松;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湖南大學;2001年
10 趙華偉;中國投資銀行發(fā)展問題的思考[D];河南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4988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49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