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下商業(yè)銀行資本監(jiān)管的反思
本文關鍵詞:次貸危機下商業(yè)銀行資本監(jiān)管的反思 出處:《金融論壇》2010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次貸危機 商業(yè)銀行 資本監(jiān)管 資本充足率
【摘要】:次貸危機的爆發(fā)導致《新巴塞爾協(xié)議》三大支柱之首的資本監(jiān)管飽受批評和指責,資本監(jiān)管改革已經勢在必行。本文回顧了商業(yè)銀行資本監(jiān)管的歷史演進,反思次貸危機下商業(yè)銀行資本監(jiān)管表現(xiàn)的種種不足,提出了商業(yè)銀行資本監(jiān)管改革的方向與對策建議:建立商業(yè)銀行資本監(jiān)管逆周期機制,防止資本監(jiān)管加劇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改進商業(yè)銀行資本充足率計量體系,使得資本充足率計算更加簡單化和透明化;強化對商業(yè)銀行高杠桿運作的資本監(jiān)管,從而限制商業(yè)銀行的高杠桿運作行為;建立商業(yè)銀行資本監(jiān)管的激勵機制,減少資本監(jiān)管中的套利行為。
[Abstract]:The outbreak of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led to the capital supervision of the first of the three pillars of the Basel Accord under criticism and criticism, capital regulatory reform is imperativ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apital regulation in commercial banks. Reflecting on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apital supervision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ir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apital supervision reform of commercial banks: establishing the counter-cyclical mechanism of capital supervision in commercial banks. To prevent capital supervision from exacerbating the cyclical fluctuation of the economy; Improving the measurement system of capital adequacy ratio of commercial banks, making the calculation of capital adequacy ratio more simple and transparent; To strengthen the capital supervision on the highly leveraged oper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so as to limit the high-leverage oper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To establish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capital supervision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reduce arbitrage behavior in capital supervision.
【作者單位】: 湖南大學;湖南大學金融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873037) 2009年湖南省研究生創(chuàng)新項目(CX2009B063)
【分類號】:F830.33
【正文快照】: 由次級債券引發(fā)的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現(xiàn)有金融體系所存在的諸多缺陷遭到了各方廣泛的批評,加強商業(yè)銀行監(jiān)管的呼聲不絕于耳,全球主要經濟體已經開始著手研究商業(yè)銀行監(jiān)管改革的問題。此次危機中,大量商業(yè)銀行出現(xiàn)了資本金損失嚴重,許多商業(yè)銀行倒閉或者瀕臨破產,暴露出了商業(yè)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金山;;淺析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啟示[J];中國外資;2011年16期
2 王俊婷;;美元,金融危機的贏家?(英文)[J];中國外資;2011年18期
3 張琳琳;;論我國商業(yè)銀行貸款存在的問題[J];才智;2011年16期
4 王倩;;淺析資產證券化的理論與實踐[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04期
5 張東琴;葉藝超;;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企業(yè)的影響[J];中國證券期貨;2011年07期
6 李公科;;我國發(fā)展資產證券化問題與對策探討[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1年18期
7 鄭芳燕;;從利率政策視角解讀兩次危機[J];山西財政稅務?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8 趙蓓文;;次貸危機后新興經濟體吸收外資政策的新趨勢[J];世界經濟研究;2011年04期
9 張鐵偉;;效率與安全:金融創(chuàng)新與監(jiān)管的協(xié)調發(fā)展[J];現(xiàn)代商業(yè);2011年20期
10 馮慶;曹晶晶;;我國房地產金融市場風險研究——基于美國次貸危機背景下的思考[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黎宇霞;;論金融創(chuàng)新條件下我國商業(yè)銀行監(jiān)管制度的創(chuàng)新[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下)[C];2008年
2 桂銀香;;美國次級債券產品形成機理及風險分析[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C];2009年
3 王興運;;龐氏騙局、資產泡沫與次貸危機[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漆彤;;國際金融秩序改革——歐盟、美國與新經濟體之間的博弈[A];中國歐洲學會歐洲法律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莊瑞鑫;葉中行;;基于最小生成樹的超度量聚類的若干案例分析[A];第三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論文集[C];2009年
6 曹龍騏;;美國次貸危機蔓延為全球金融海嘯:路徑剖析與對策選擇[A];2008年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王曉丹;康凱;;試論美國次級債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加強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建設服務型政府”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8·理論?C];2008年
8 李維安;郝項超;;政治關聯(lián)方式與民營企業(yè)銀行貸款優(yōu)惠[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9 王繼強;;從經濟危機的泛濫看金融在經濟中的作用[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9年學術會議(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龐仙君;;從馬克思的虛擬資本理論看美國金融危機的實質與根源[A];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韓雪萌;對商業(yè)銀行監(jiān)管將有效加強[N];金融時報;2005年
2 證券時報記者 賈壯;國開行改制后納入商業(yè)銀行監(jiān)管體系[N];證券時報;2008年
3 鐘 證;銀監(jiān)會提出完善城市 商業(yè)銀行監(jiān)管的思路[N];中國企業(yè)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范傳貴;銀監(jiān)會7年收商業(yè)銀行監(jiān)管費385億余元[N];法制日報;2011年
5 夏瑩;加強內部審計 發(fā)揮內控作用[N];上海金融報;2003年
6 李均雄 孫巧英 張曉;治本化險[N];金融時報;2002年
7 本報評論部主任 徐以升;匯金債疑問[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8 張小玲 屈紅燕 余倩倩;外資銀行金融監(jiān)管亟需加強[N];上海金融報;2004年
9 本報記者 賀江兵;農行上市沖刺終結超大盤IPO時代[N];華夏時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鄧萍 本報通訊員 卜珉 實習生 周夏 陶穎;開展評議 接受監(jiān)督[N];廣西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緒彪;美元本位制下美國金融危機的形成與國際傳染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李盧霞;FDI、制度變遷與經濟增長[D];復旦大學;2009年
3 米傳民;貸款損失準備金計提與商業(yè)銀行監(jiān)管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4 葉康;金融機構系統(tǒng)性風險管理的知識層面建模[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5 曹棣泉;次貸危機與信貸衍生交易:制度經濟學視角[D];武漢大學;2010年
6 劉玄;資產證券化的風險及其防范[D];南京大學;2011年
7 王e,
本文編號:13962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396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