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風險、信息與協調
發(fā)布時間:2017-12-16 22:08
本文關鍵詞:信用風險、信息與協調
【摘要】:金融機構的短期債券同時被大小兩種債權人持有。信用風險由流動性不足風險和破產風險組成。我們建立了一個同時包含大小兩種債權人的模型來研究大的債權人、短期債券比例與市場流動性如何影響信用風險。模型的結果顯示:(1)提高大的債權人的信息準確度可以讓小的債權人更愿意繼續(xù)借貸,因此降低了流動性不足風險;(2)短期債券比例的提高會增加流動性不足風險,也就增加了總的信用風險;(3)市場流動性越強,流動性不足風險就越小。
【作者單位】: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
【基金】:西南財經大學211科研項目的經費支持
【分類號】:F830.91;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07—2008年的金融危機突出了債權人續(xù)債協調失敗對信用風險的影響。近年來,商業(yè)銀行、投資銀行、其他類似金融機構等越來越多地依靠短期債務進行融資,如商業(yè)票據、商業(yè)回購等。這種融資方式部分滿足了金融機構持有長期風險資產的資金需求。然而由于債權人之間可能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魏明俠;肖開紅;;管理因素對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的影響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年01期
2 陳維;肖樂萍;;期權理論在公司信用風險定價模型中應用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yè);2008年11期
3 沈友娣;謝春戀;宋冬梅;;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傳導機制研究——來自2005~2006年度ST公司的新證據[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8年09期
4 李中杰;葉留青;肖慶憲;;基于公司收益率的信用風險動態(tài)分析[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8年24期
5 汪穎;;基于壓力測試的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實證研究[J];大眾商務;2009年18期
6 劉富成;;運用CART分析法評估上市公司信用風險[J];現代交際;2009年09期
7 管洲;吳冉;朱松霞;;金融危機下我國信用銷售研究[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8 舒瑾;江麗川;;基于博弈論探析信用風險和信貸管理[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9年02期
9 劉玲;周子元;;基于違約距離的上市公司信用風險研究——以制造業(yè)為例[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10 郭琳R,
本文編號:12976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297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