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臺市場培育與證券公司市場組織功能的延伸與拓展
本文關鍵詞:柜臺市場培育與證券公司市場組織功能的延伸與拓展
更多相關文章: 柜臺市場 證券公司 金融中介理論 市場組織功能 做市商
【摘要】:在金融中介理論分析范式的推論下,證券公司理應具有市場組織這一拓展功能。通過深入考察海外柜臺市場建設的實踐做法,我們認為我國證券公司應當認真借鑒和學習海外證券公司在柜臺市場培育和建設中功能發(fā)揮的成功經驗,提出證券公司的市場組織功能具體表現在承擔做市商職能、企業(yè)孵化器職能、電子議價點選職能和自律監(jiān)督職能等四個方面;在"試點先行,穩(wěn)步推開"原則的指導下,證券公司應當在區(qū)域性試點階段和常規(guī)化統(tǒng)一階段發(fā)揮不同的功能;證券公司應當在組織架構、產品創(chuàng)新與業(yè)務拓展、風險管理等實際操作層面加強內部建設。最后,本文在法律法規(guī)、政策環(huán)境、市場監(jiān)管和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以促使我國證券公司主導柜臺市場的培育和建設,進而充分、有效地發(fā)揮其市場組織功能。
【作者單位】: 海通證券研究所;
【分類號】: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目前我國柜臺市場(OTC)主要包括兩個層次:一是全國性OTC市場即正在試點擴容改革的“新三板”,如北京中關村、武漢東湖、上海張江和天津濱海等4家高新技術園區(qū);二是地方性OTC市場,如天津股權交易所、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重慶股權交易中心和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等,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元萍;李穎;;中國股票市場的做市商制度探討——基于信息不對稱下市場參與者整體福利和交易成本的分析[J];經濟問題;2011年09期
2 金永軍;揚遷;劉斌;;做市商制度最新的演變趨勢及啟示[J];證券市場導報;2010年10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證券時報記者 張廣明;[N];證券時報;2008年
2 本報實習記者 毛建宇 本報記者 蔡宗琦;[N];中國證券報;2012年
3 本報記者 曉晴;[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政輝;;場外交易市場:路徑依賴與制度創(chuàng)新[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2 過文俊;;地方產權交易市場整合與轉型論綱——以湖北的改革實踐為例[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3 聶新正;中國二板市場體系構思[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1999年05期
4 白冰;逯云嬌;;中國場外市場發(fā)展研究——基于國內外場外交易市場的比較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2年04期
5 張艷;;試論我國場外證券交易市場的功能缺失與制度設計[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年S1期
6 張艷;;我國證券場外交易市場發(fā)展模式探析[J];開放導報;2009年05期
7 過文俊;;武漢城市圈區(qū)域性場外交易市場(OTC)建設論綱[J];科學發(fā)展;2010年01期
8 過文俊;毛睿;;論中小高新技術企業(yè)集群式創(chuàng)新與風險投資的聯動[J];中大管理研究;2007年03期
9 方浩;二板市場“做市商”制度淺析——兼論中國二板市場的建設[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10 張宗新;徐冰玉;;上海場外交易市場(OTC)發(fā)展模式與路徑研究[J];上海金融;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過文俊;;武漢城市圈區(qū)域性場外交易市場(OTC)建設論綱[A];第二屆中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qū)論壇暨紀念建國六十周年高層經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鐘興文;積極財政政策下的中國政府債務管理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2 吳新葉;轉型農村的政治空間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3 崔志娟;柜臺市場(OTC)會計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9年
4 曾繁振;國際化背景下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及其構建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楚鵬;中國場外交易市場做市商制度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0年
2 安璐;我國場外交易市場構建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0年
3 張蓓;天津濱海多層次OTC市場機制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0年
4 蔣宇;“新三板”做市商制度之法律建構[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吳曄;我國場外交易市場監(jiān)管法律制度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董林;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資本市場發(fā)展現狀及完善途徑[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年
7 李乾坤;完善中國場外交易市場的對策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8 阮婷婷;我國證券場外交易市場法律規(guī)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9 張燦;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中的場外交易市場構建分析[D];天津大學;2010年
10 閆小飛;我國三板市場流動性實證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李學峰;;國際資本市場中的做市商制度:功能、影響與趨勢研究[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2 孫培源,施東暉;微觀結構、流動性與買賣價差:一個基于上海股市的經驗研究[J];世界經濟;2002年04期
3 隆武華,陳煒,吳林祥;海外做市商雙向報價規(guī)則及其借鑒[J];證券市場導報;2005年07期
4 金永軍;;債券市場場內外微觀交易結構的趨勢分析[J];證券市場導報;2009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動向[J];中國貨幣市場;2004年08期
2 胡隆俊;;做市商制度的優(yōu)缺點分析[J];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S1期
3 方浩;二板市場“做市商”制度淺析——兼論中國二板市場的建設[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4 過文俊;;臺灣柜臺市場的成長與變革(上)[J];產權導刊;2006年02期
5 聞岳春;陶敬剛;;證券場外交易制度和業(yè)務創(chuàng)新及風險控制研究[J];浙江金融;2007年10期
6 朱毅;;證券市場流動性風險防范問題探析[J];華北金融;2010年09期
7 何春梅;;宏源證券傍大股東轉型[J];英才;2011年06期
8 秦冬杰;;構建我國債券市場體系探討[J];科技經濟市場;2007年08期
9 陳敏;;申銀萬國的投資銀行業(yè)務[J];資本市場;1997年Z1期
10 高鳳清,張桂梅;試析90年代日本證券業(yè)危機的原因[J];黑龍江對外經貿;199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怡;;證券公司投資組合市場風險與適足資本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2 ;我國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探析[A];證券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會議資料[C];2002年
3 陳平;;對《金融機構退出機制研究:南方證券接管案》一文的評論[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廣東卷)(第六集)[C];2008年
4 馮國榮;;證券公司的經營環(huán)境和發(fā)展思路[A];證券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會議資料[C];2002年
5 ;證券公司研究咨詢業(yè)務發(fā)展的幾個問題[A];證券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會議資料[C];2002年
6 劉軍航;趙惠芳;姚祿仕;;近年來我國證券公司盈利模式與虧損的關系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委托資產管理業(yè)務對證券公司經營的影響[A];證券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會議資料[C];2002年
8 梁軍;;實現業(yè)務轉型 適應市場發(fā)展——淺談證券公司及營業(yè)部在新形勢下的發(fā)展問題[A];濟寧市技術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論文選編[C];2005年
9 何誠穎;;證券公司盈利模式創(chuàng)新與業(yè)務整合路徑[A];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三分會場論文集[C];2006年
10 欒光旭;;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制度的經濟學分析[A];全國高等財經院校《資本論》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山東經濟學院與會人員論文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兆寰;15家做市商年內推出證監(jiān)會密集調研臺灣三板模式[N];華夏時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侯捷寧;代辦股份轉讓系統(tǒng)調整 放寬公司掛牌條件[N];證券日報;2009年
3 本報產經中心記者 陳黛;融資融券交易須加強監(jiān)管[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4 縹緲;教父之死[N];中國經營報;2010年
5 實習記者 鄭智 本報記者 張建;天交所推行“做市商”模式 各地搶設股權交易所[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
6 本報記者 謝嵐;花旗獲批成銀行間債券做市商[N];證券日報;2009年
7 中信實業(yè)銀行 王偉;國外做市商的風險管理及啟示[N];金融時報;2000年
8 本報記者 包涵;拼搶“大小非”客戶 券商開發(fā)產業(yè)資本[N];華夏時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于海濤;三板引入做市商存在法律障礙[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
10 楊德龍 于建忠;債券買賣越做越火[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鄒平;我國證券公司發(fā)展的制度研究[D];中南大學;2001年
2 劉加;證券公司市場營銷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姜洋;中國證券商監(jiān)管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
4 何曉斌;中國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評價與提升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年
5 孫明明;我國證券公司風險處置中的重組模式選擇[D];復旦大學;2007年
6 李進安;證券公司風險管理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5年
7 劉增學;中國證券公司激勵約束機制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5年
8 伍兵;中國證券公司投資行為偏差的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9 劉華;證券公司內部控制系統(tǒng)研究[D];上海財經大學;2001年
10 何君光;我國證券公司風險控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梁健佩;招商證券公司股票投資價值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李白云;基于DEA原理的我國證券公司評價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2年
3 朱建軍;證券公司風險投資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2年
4 馬文海;齊魯證券公司發(fā)展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5 陳錦旗;證券公司風險管理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1年
6 張偉;證券公司業(yè)務結構及風險管理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陶巍;我國證券公司激勵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8 王定國;證券公司風險管理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3年
9 馬成;入世后我國證券公司創(chuàng)新發(fā)展實證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3年
10 魏晉才;國泰君安證券公司員工培訓管理體系的建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1910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191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