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藝術實驗場中的現(xiàn)代主義探索
發(fā)布時間:2017-04-10 10:04
本文關鍵詞:先鋒藝術實驗場中的現(xiàn)代主義探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黑山學院,坐落于北卡羅萊納州的西南邊一個偏辟的小鎮(zhèn)上。1933年由約翰·賴斯創(chuàng)立,僅存23年。但就是這樣一所在藝術設計史中猶如曇花一現(xiàn)般的看似松散、不像學校的學院,不但吸引了約瑟夫·阿爾伯斯、馬歇·布勞耶、費爾南德·萊熱、利奧尼·費寧格、桑迪·沙文斯基等包豪斯著名的藝術家到學院執(zhí)教,還培養(yǎng)出了大量的美國現(xiàn)代藝術的領軍人物,如羅伯特·勞申伯格、約翰·凱奇、雷·約翰遜、肯尼斯·諾蘭德。在這所大小僅能容納50名學生的學院里,黑山學院和紐約市之間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佩姬·古根海姆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查爾斯·伊根畫廊,薩姆·科茨畫廊和貝蒂·帕森畫廊作展覽的藝術家也曾在學院執(zhí)教,學院吸引了大批有遠大理想的藝術家去共同創(chuàng)造“自由的實驗性的社團”。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的黑山文化就越來越受到關注。直至21世紀初,幾位原先黑山學院知名的教師、學生相繼離世,黑山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國外對于黑山學院的研究成果相當豐裕,時至今日,在阿什維爾的市中心還有專門致力于探索黑山學院歷史的博物館。但關于藝術設計教育的研究相對零散,與此同時,國內學者往往只談包豪斯,對于包豪斯之后的設計教育是怎樣發(fā)展的以及包豪斯的思想和理念是怎樣傳播的卻沒有過多的研究。本文嘗試通過對相關歷史、文獻資料的梳理,再現(xiàn)黑山學院的設計教育成果及其發(fā)展軌跡,兼論黑山學院對美國戰(zhàn)后設計教育的影響。
【關鍵詞】:黑山學院 約瑟夫·阿爾伯斯 設計藝術教育 實驗性 社團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藝術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50-4;G64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1
- 第一節(jié)、課題的源起7-8
- 第二節(jié)、研究現(xiàn)狀評述8-9
- 第三節(jié)、相關概念的界定9-10
- 第四節(jié)、研究方法與基本結構10-11
- 第一章 黑山學院的創(chuàng)建11-17
- 第一節(jié)“有污點”的青年教育家約翰·安德魯·賴斯11-14
- 第二節(jié) 學院創(chuàng)建之初的模式14-16
- 本章小結16-17
- 第二章 早期的黑山學院17-27
- 第一節(jié) 早期包豪斯教學模式的延續(xù)17-23
- 第二節(jié) 執(zhí)教藝術家風格的轉變23-26
- 本章小結26-27
- 第三章 盛期的黑山學院27-47
- 第一節(jié) 藝術家的融合27-38
- 第二節(jié) 20世紀中期藝術展對黑山學院的影響38-44
- 第三節(jié) 全員共同參與的展演活動44-46
- 本章小結46-47
- 第四章 晚期的黑山學院47-54
- 第一節(jié) 查爾斯·奧爾森時期黑山學院的轉變47-50
- 第二節(jié) 學院的結束50-53
- 本章小結53-54
- 第五章 黑山學院對美國戰(zhàn)后設計教育格局的影響54-60
- 第一節(jié) 黑山學院再思考54-57
- 第二節(jié) 黑山學院與美國戰(zhàn)后設計教育格局57-59
- 本章小結59-60
- 結語60-63
- 致謝63-64
- 參考文獻64-66
- 附錄一:黑山學院大事年表66-67
- 附錄二:黑山學院教師作品集67-10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劉小路;;致方形的禮贊——約瑟夫·艾爾伯斯裝飾語言的三個階段[J];裝飾;2012年12期
2 陳建榮;陳雨;;論阿爾博斯的設計基礎教學[J];科技信息;2009年35期
3 吳秋野;黑山學院與美國現(xiàn)代藝術[J];榮寶齋;2005年02期
4 鄧和清 ,余勇 ,陳麗萍;陶藝中的后現(xiàn)代轉換[J];世界美術;2005年01期
5 石喬;美國波普藝術家勞申伯[J];外國文學;1993年05期
本文關鍵詞:先鋒藝術實驗場中的現(xiàn)代主義探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64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2964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