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農產品城市共同配送中心選址研究
本文關鍵詞:生鮮農產品城市共同配送中心選址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在國民經濟增長中物流產業(yè)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很多專家把降低企業(yè)物流成本認為是減少物資消耗、提高生產效率之后的“第三利潤源”。農產品物流作為物流的一個重要分支,也隨著人們對于農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視受到關注。眾所周知,農產品自身的價值一般較低,但市場的農產品價格卻往往居高不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產品的種類多、產地分散,這就造成農產品在銷售過程中周轉環(huán)節(jié)過多,供應鏈太長,這樣不僅不利于農產品的保鮮,而且各自為戰(zhàn)的配送活動也給城市交通造成了很大壓力。如何通過資源整合,縮短農產品供應鏈長度,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保障食品安全,已經成為實現農產品物流現代化的重要課題之一。根據農產品物流發(fā)展的趨勢,本文主要對生鮮農產品城市共同配送相關內容進行了研究。首先,本文通過對前人研究成果的總結,闡釋了農產品物流、城市共同配送、配送中心選址的基本理論;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我國農產品配送現狀的分析和國內外農產品配送現狀的比較,總結了我國現行的農產品配送模式,根據國外的實踐經驗,對我國實施生鮮農產品城市共同配送的必要性和現實條件進行了SWOT分析;然后重點對生鮮農產品配送中心選址的方法及相關選址模型進行分析比較,結合共同配送模式的特點,應用綜合評價的因次分析法建立了兼顧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的生鮮農產品城市共同配送中心的選址模型,最后通過算例對模型進行應用,并對得到的結果進行了分析總結。實施生鮮農產品城市共同配送,能夠使物流資源得到整合,配送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資源利用率得以提高,最終實現配送成本的降低。本文構建的生鮮農產品城市共同配送中心選址模型是只考慮下游銷售商的單層靜態(tài)模型,因此要使模型更具有實用性,需要對道路狀況等動態(tài)條件綜合考慮的情況下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
【關鍵詞】:生鮮農產品 共同配送 SWOT分析 配送中心選址 因次分析法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326.6
【目錄】:
- 致謝4-7
- 摘要7-8
- 1 引言8-15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目的9-10
- 1.3 選題意義10
- 1.4 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10-13
- 1.4.1 國內外共同配送相關研究現狀10-11
- 1.4.2 國內外配送中心選址相關研究現狀11-13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13-15
- 2 相關基礎理論15-23
- 2.1 農產品物流配送概述15
- 2.1.1 農產品物流配送的概念15
- 2.1.2 農產品物流配送的特點15
- 2.2 城市配送概述15-17
- 2.2.1 城市配送的概念15-16
- 2.2.2 城市配送的種類16-17
- 2.2.3 城市配送的特點17
- 2.3 配送中心選址理論概述17-23
- 2.3.1 配送中心選址的概念17-18
- 2.3.2 配送中心選址的原則18
- 2.3.3 配送中心選址的影響因素18-19
- 2.3.4 配送中心選址的一般方法19-21
- 2.3.5 配送中心選址的一般流程21-22
- 2.3.6 配送中心選址的注意事項22-23
- 3 生鮮農產品城市共同配送比較分析23-34
- 3.1 國內外生鮮農產品配送發(fā)展現狀比較分析23-26
- 3.1.1 國外生鮮農產品配送發(fā)展現狀23-24
- 3.1.2 國內生鮮農產品配送發(fā)展現狀24-26
- 3.2 我國實施生鮮農產品城市共同配送的必要性分析26-31
- 3.3 我國開展生鮮農產品城市共同配送的SWOT分析31-34
- 3.3.1 我國開展生鮮農產品城市共同配送的優(yōu)勢31
- 3.3.2 我國開展生鮮農產品城市共同配送的劣勢31-32
- 3.3.3 我國開展生鮮農產品城市共同配送的機會32
- 3.3.4 我國開展生鮮農產品城市共同配送的威脅32-34
- 4 生鮮農產品城市共同配送中心選址模型的構建34-43
- 4.1 共同配送中心的分類及特點34-35
- 4.2 共同配送中心選址模型的建立35-38
- 4.2.1 經濟因素評價模型的構建36-37
- 4.2.2 非經濟因素評價模型的構建37-38
- 4.3 模型的算例應用38-43
- 4.3.1 算例背景介紹38
- 4.3.2 模型的應用38-42
- 4.3.3 算例結果分析42-43
- 5 結論與展望43-45
- 5.1 研究結論43
- 5.2 前景展望43-45
- 參考文獻45-48
- 英文摘要48-4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秦固;;基于蟻群優(yōu)化的多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算法[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06年04期
2 趙月霞;馬宏偉;吳青松;;配送中心選址方法研究[J];中國制造業(yè)信息化;2007年11期
3 黃慧萍;;淺析連鎖企業(yè)配送中心選址成本控制[J];財會通訊(理財版);2007年07期
4 燕臣穎;董寶田;王兆偉;;基于微粒群優(yōu)化算法的物流配送中心選址問題研究[J];物流科技;2007年10期
5 劉曉惠;景清泉;王永成;;城市配送中心選址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8年35期
6 胡志華;孫志強;郭歡欣;;基于鮑摩-瓦爾夫模型的配送中心選址的研究[J];交通標準化;2008年07期
7 梅鋼;;配送中心選址方法實例研究[J];商業(yè)時代;2009年18期
8 林雄;;基于蟻群算法考慮路線安排的單配送中心選址[J];物流科技;2009年10期
9 崔珊珊;;配送中心選址方法研究[J];現代商業(yè);2010年06期
10 阮清方;繆立新;;零售超市配送中心選址模型及其算法研究[J];中國儲運;2010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申福軍;周建勤;;生產企業(yè)的區(qū)域配送中心選址研究[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2010(1)][C];2010年
2 任曉雯;;配送中心選址問題的均值-方差-熵模型[A];第十一屆中國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第十五屆中國青年信息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13年
3 呂運之;劉婧玨;徐曉璐;;基于神經網絡和SVM配送中心選址研究[A];信息化、工業(yè)化融合與服務創(chuàng)新——第十三屆計算機模擬與信息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孫曉飛;張強;;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的多目標優(yōu)化模型[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2010(1)][C];2010年
5 孫曉飛;張強;;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的多目標優(yōu)化模型[A];第十二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肖健梅;王錫淮;付宇;;改進蟻群優(yōu)化算法求解多配送中心選址問題[A];2009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2)[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郜振華;配送中心選址模型與算法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2 威爾(Wael TRIKI);面向大宗商品電子批發(fā)市場的物流倉庫和配送中心選址及車輛運輸優(yōu)化問題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3 趙萬華;區(qū)域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的評價方法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在長;多目標自營型配送中心選址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2 崔珊珊;不確定環(huán)境下的配送中心選址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3 高竟成;基于遺傳算法的緊急物品配送中心選址問題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4 臧紅;基于定性定量方法的企業(yè)區(qū)域性配送中心選址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5 劉海波;配送中心選址的優(yōu)化決策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6年
6 柴潔瓊;基于庫存優(yōu)化的連鎖零售企業(yè)配送中心選址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2006年
7 許道濤;多時期多配送中心選址點的最優(yōu)變化軌跡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8 陳菡;配送中心選址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07年
9 嚴紅英;農村日用消費品配送中心選址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10 吳麗敏;基于顧客滿意度的配送中心選址研究[D];廣東商學院;2012年
本文關鍵詞:生鮮農產品城市共同配送中心選址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62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326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