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不同風險偏好下混合渠道供應鏈創(chuàng)新協(xié)作策略
本文選題:供應鏈 + 風險偏好; 參考:《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17年06期
【摘要】:當制造商在線直銷渠道和零售商傳統(tǒng)渠道產品銷售價格存在不確定性,利用CVaR構建的決策者不同風險態(tài)度模型,研究了零售商具有不同風險偏好時,零售商訂貨與混合渠道供應鏈制造商創(chuàng)新投入降低邊際運作成本的決策問題。研究結果表明,與傳統(tǒng)供應鏈下游競爭有利制造商創(chuàng)新投入不同,由于制造商直銷渠道直接參與市場競爭,當混合渠道間競爭強度增大,制造商創(chuàng)新投入力度反而減小;制造商直銷渠道潛在需求份額更大時,對其創(chuàng)新投入力度有促進作用。而零售商喜好風險,將使供應鏈的創(chuàng)新投入力度增強、渠道的總需求增加、消費者福利得到提高。接著對創(chuàng)新成本分擔對供應鏈的影響進行分析,提出了成本分擔與二部定價混合契約的供應鏈創(chuàng)新協(xié)作策略。
[Abstract]:When there is uncertainty in the selling price of manufacturers' online direct selling channels and retailers' traditional channel products, the different risk attitude models of decision makers constructed by CVaR are used to study the different risk preferences of retailers. The decision problem of retailer ordering and mixed channel supply chain manufacturers' innovative input to reduce marginal operating co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supply chain downstream competition is beneficial to manufacturers innovation investment, because manufacturers directly participate in market competition, when the competition intensity between mixed channels increases, manufacturers innovation investment intensity decreases; When the manufacturer direct marketing channel potential demand share is bigger, to its innovation investment dynamics has the promotion function. But the retailer likes the risk, will make the supply chain innovation investment strength enhancement, the channel aggregate demand increases, the consumer welfare obtains the enhancement.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cost sharing on supply chain, and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on cooperation strategy of supply chain based on cost sharing and two pricing mixed contracts.
【作者單位】: 廣西財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1461001,41461110) 廣西高?茖W技術研究項目(2013YB211) 廣西社科規(guī)劃項目(13FGL002)
【分類號】:F2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樹楨;熊中楷;李根道;文海鴻;;策略性補償下混合渠道下游企業(yè)創(chuàng)新激勵研究[J];管理科學;2009年03期
2 梁喜;熊中楷;;汽車制造商的零售與租賃混合渠道管理策略[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10年01期
3 曲道鋼;郭亞軍;;分銷商需求與其努力相關時混合渠道供應鏈協(xié)調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8年03期
4 姜金德;李幫義;;貼牌生產供應鏈混合渠道構建基礎及優(yōu)化機理研究[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4年11期
5 曲道鋼;郭亞軍;;需求與銷售努力相關下混合渠道供應鏈協(xié)調研究[J];運籌與管理;2010年04期
6 郭春榮;陳功玉;鐘祖昌;;供應鏈混合渠道分銷研究述評[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8年09期
7 梁喜;熊中楷;陳樹楨;;零售與租賃混合渠道下的汽車制造商定價策略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9期
8 劉偉;楊照;;基于經銷商增值服務的混合渠道沖突解決策略[J];工業(yè)工程;2011年02期
9 申成霖;侯文華;張新鑫;;顧客異質性渠道偏好下橫向競爭對零售商混合渠道模式的價值[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13年12期
10 郭春榮;陳功玉;王夏陽;;供應鏈中混合渠道分銷的庫存競爭效應分析[J];軟科學;2009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方志梅;葉飛帆;;敏捷制造環(huán)境下供應鏈管理的幾個新問題[A];面向制造業(yè)的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創(chuàng)新設計的基礎技術——2001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2 孫濤;劉仲英;;電子化供應鏈管理[A];第二屆中國物流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趙晉陽;孫雷;向陽;任小婧;;供應鏈系統(tǒng)效能及其評定方法初探[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7年
4 郭俐;;基于向量夾角余弦的供應鏈穩(wěn)定性研究[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C];2009年
5 沈默;趙鵬飛;;“三鹿奶粉”供應鏈管理缺失和優(yōu)化對策[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二)[C];2009年
6 莫云生;;社會網絡分析與供應鏈管理——一些粗略的想法與未來的研究方向[A];“資源環(huán)境與區(qū)域發(fā)展中的計算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張敏;程文明;林炳q;;大規(guī)模定制下供應鏈延遲生產模式的研究[A];物流工程三十年技術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道[C];2010年
8 駱建文;黃培清;;供應鏈管理中的一個協(xié)作模型[A];2001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9 孫濤;劉仲英;;電子化供應鏈管理[A];第三屆中國西部現代物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10 毛薇;金俊武;;供應鏈管理中信息共享的模型及其優(yōu)化[A];2003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曉;優(yōu)化供應鏈從采購開始[N];現代物流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王亮;供應鏈“認識論”[N];國際商報;2003年
3 QAD公司大中國區(qū)總經理 吳漸權;善用互聯技術加快供應鏈的運作[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4 彭茜薇 王夢雅 湖南農業(yè)大學商學院;電商成功的“殺手锏”:供應鏈管理[N];現代物流報;2013年
5 記者 何秀芳 劉宇 吳文斌;2013年中國供應鏈高峰論壇在滬圓滿落幕[N];中國貿易報;2013年
6 記者 馬翠蓮;2013中國供應鏈發(fā)展高峰論壇在滬舉行[N];上海金融報;2013年
7 聯邦快遞集團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 黃賡;供應鏈壁壘亟待破除[N];北京商報;2013年
8 程曉華 曉華系《制造業(yè)庫存控制技巧》《CMO-首席物料官》著作者 《制造業(yè)庫存控制技術與策略》課程創(chuàng)始人 首席講師 “TIM-全面庫存管理”首席咨詢師 中物聯專家委員;供應鏈管理中的幾個“計劃”[N];現代物流報;2013年
9 平安銀行等機構;供應鏈管理關鍵詞:成本、融資與供應穩(wěn)定[N];現代物流報;2013年
10 ;供應鏈管理關鍵詞:成本、融資與供應穩(wěn)定[N];現代物流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慶華;Internet時代的混合營銷渠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2 潘華;基于云平臺的多供應鏈協(xié)同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3 唐金環(huán);基于減排驅動的選址—路徑—庫存集成問題模型與求解研究[D];東北大學;2015年
4 沈凱;基于藥品安全的中國藥品供應鏈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5 劉剛;制造企業(yè)供應鏈管理的交易費用與決策優(yōu)化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姚建明;大規(guī)模定制模式下供應鏈調度的主導矛盾分析及優(yōu)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7 孔鵬舉;控制方式和供應鏈協(xié)同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8 劉永勝;供應鏈管理中協(xié)調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9 曹武軍;供應鏈契約機制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王珂;基于需求擾動情形的供應鏈博弈與契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玲玲;混合渠道下二級供應鏈庫存系統(tǒng)優(yōu)化與協(xié)調模型研究[D];東北大學;2013年
2 吳亞萍;混合渠道下銷售商的價格競爭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3 章蕊蕊;混合渠道下產品定價與縱向合作廣告博弈[D];青島大學;2009年
4 李琳;基于混合渠道的貼牌生產供應鏈決策優(yōu)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5 高艷芳;不同價格模式下雙重混合渠道定價策略研究[D];東北大學;2011年
6 胡宗峰;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混合渠道供應鏈定價博弈及協(xié)調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胡燕娟;混合渠道兩級供應鏈決策優(yōu)化模型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9年
8 李志進;供應鏈信任研究[D];安徽大學;2005年
9 李濤;F貿易公司的供應鏈管理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10 李乾坤;連鎖超市供應鏈構建研究[D];武漢工業(yè)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20299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02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