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術壓縮提前期對供應鏈收益的影響與協(xié)調
本文選題:兩級供應鏈 + RFID技術 ; 參考:《中國管理科學》2013年02期
【摘要】:RFID技術能夠壓縮供應鏈的提前期,提高零售商的服務水平,同時也會增加供應鏈的成本,如何協(xié)調采用RFID技術后供應鏈成員的收益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單供應商和單零售商的兩級供應鏈,考慮提前期變化對供應鏈及其成員收益的影響,在假定RFID單位標簽成本為一定值的情況下,研究了采用RFID技術前后分散式供應鏈和集中式供應鏈的收益,并探討了契約參數的變化對供應鏈協(xié)調的影響。結果表明,收益共享契約能有效地協(xié)調采用RFID技術后的供應鏈,實現供應鏈成員的共贏,但是采用RFID技術后,能夠協(xié)調供應鏈的契約參數的區(qū)間縮小,零售商的最優(yōu)訂貨量減少,供應商的批發(fā)價格上升。最后得出供應鏈采用RFID技術后提前期壓縮量的閾值,通過數值分析對結論進行了驗證,該研究為供應鏈企業(yè)采用RFID技術提供了相應的管理啟示。
[Abstract]:RFID technology can reduce the lead time of supply chain,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of retailers, but also increase the cost of supply chain. How to coordinate the benefits of supply chain members after the adoption of RFID technology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is paper,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lead time on the revenue of the supply chain and its members, we assume that the unit label cost of RFID is a certain value for the two-level supply chain of single supplier and single retailer. This paper studies the benefits of 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 and centralized supply chain before and after adopting RFID technology,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variation of contract parameters on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can effectively coordinate the supply chain with RFID technology and realize the win-win of the supply chain members. However, with the adoption of RFID technology, the range of contract parameters of the supply chain can be reduced. The retailer's optimal order volume decreased and the supplier's wholesale price rose. Finally, the threshold of the amount of lead time compression in supply chain after adopting RFID technology is obtained, and the conclusion is verified by numerical analysis, which provides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inspiration for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to adopt RFID technology.
【作者單位】: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中油吉林石化公司動力一廠;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1171082) 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NCET-11-0637) 中央高?蒲谢緲I(yè)務費專項基金
【分類號】:F224;F2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張李浩;胡繼靈;;VMI下采用RFID技術對供應鏈收益的影響與協(xié)調[J];管理學報;2013年04期
2 宋華明;馬士華;;二階段供應鏈中提前期壓縮的影響與協(xié)調[J];管理科學學報;2007年01期
3 丁胡送;徐曉燕;;收益共享協(xié)調機制下兩階段供應鏈提前期壓縮的博弈分析[J];系統(tǒng)管理學報;2009年05期
4 蔡清波,魯其輝,朱道立;預測精度隨時間變化的報童問題模型分析[J];預測;2003年05期
5 張李浩;胡繼靈;范體軍;楊惠霄;;基于臨界價格的易變質產品生產企業(yè)RFID技術投資決策[J];中國管理科學;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國華;方志俊;羅安全;;基于報童模型的供應鏈企業(yè)不匹配成本及其改進[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9年03期
2 宋華明,馬士華;考慮訂貨時間影響的擴展供應鏈收入共享契約[J];系統(tǒng)工程;2005年09期
3 宋華明;楊慧;羅建強;;基于Bayes需求預測更新的供應鏈合作策略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11年02期
4 李怡娜;徐學軍;林強;;含模糊服務水平的可控提前期供應鏈庫存優(yōu)化[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10年03期
5 張李浩;胡繼靈;;VMI下采用RFID技術對供應鏈收益的影響與協(xié)調[J];管理學報;2013年04期
6 蓋玉娥;;政府限價、交叉補貼、稅收調整對天然氣管輸商的影響[J];財會月刊;2013年10期
7 范體軍;張麗;李琳;徐燕翼;;基于RFID技術的零售型供應鏈投資決策研究[J];管理學報;2013年08期
8 丁浩;董光亮;杜吉家;張琪;;基于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的天然氣管輸定價研究[J];河南科學;2012年04期
9 宋華明;馬士華;;二階段供應鏈中提前期壓縮的影響與協(xié)調[J];管理科學學報;2007年01期
10 陳劍;張楠;;針對等待敏感顧客的缺貨補償與庫存策略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高雷阜;吳國通;;需求不確定下季節(jié)性商品的最優(yōu)訂貨策略研究[A];第三屆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q;基于Supply-Hub的供應物流協(xié)同運作策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佟斌;RFID對供應鏈管理的影響及實施決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3 溫小琴;收益管理及供應鏈管理中的多階段問題研究[D];上海大學;2009年
4 王圣東;基于多種生產和訂購模式的Newsvendor型產品供應鏈協(xié)調問題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5 邱晗光;部分短缺量拖后下庫存模型構建及控制策略優(yōu)化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6 公彥德;基于博弈分析的供應鏈協(xié)調激勵機制及外包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7 丁胡送;分布制造系統(tǒng)中柔性的作用及其投資策略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8 孟炯;消費者驅動的制銷供應鏈聯(lián)盟產品安全責任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9 周艷山;基于供應鏈競爭的擾動應對策略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1年
10 楊明珠;商業(yè)現金墊款下的中小企業(yè)融資運營策略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笑;基于合作的供應鏈利益分配機制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鄭志雄;模糊環(huán)境下的二層報童問題模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3 楊潔;敏捷供應鏈庫存風險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林強;隨機產出與需求下“公司+農戶”型訂單農業(yè)供應鏈的收益共享機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5 王駿;LP公司庫存控制優(yōu)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6 鄭衛(wèi)鋒;金輝船舶修造廠倉庫管理系統(tǒng)優(yōu)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張靖;基于提前期的A型保稅物流中心庫存控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余盼盼;制造商主導的競爭供應鏈決策與協(xié)調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2年
9 張坤;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報童模型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6年
10 羅玉霞;考慮訂貨時間影響的兩種供應鏈協(xié)調契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森;;開放系統(tǒng)成本相同企業(yè)博弈定價模型[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2 宋培建;張宏斌;;網絡外部性、采購商策略與供應商采用RFID技術的決策[J];管理工程學報;2008年01期
3 劉志學,儲力;基于供應鏈缺貨的VMI激勵機制研究[J];管理學報;2005年02期
4 林家寶;魯耀斌;張龍;;移動服務供應鏈的收益分配機制研究[J];管理學報;2009年07期
5 柏慶國;張玉忠;徐健騰;;易變質產品在帶運輸時間的二級供應鏈中的訂購策略研究[J];管理學報;2011年02期
6 劉凱飛;邵魯生;劉曉;;基于質量控制的易腐食品供應鏈計劃問題[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11年03期
7 魯其輝,朱道立,林正華;帶有快速反應策略供應鏈系統(tǒng)的補償策略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4年04期
8 郭焱;郭彬;;不同競合模式的戰(zhàn)略聯(lián)盟形式選擇[J];管理科學學報;2007年01期
9 劉春林;;多零售商供應鏈系統(tǒng)的契約協(xié)調問題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7年02期
10 廖燕;魯耀斌;;RFID技術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物流科技;2008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玲,潘曉弘,董天陽;制造企業(yè)ERP的柔性化提前期研究[J];工程機械;2004年02期
2 徐建萍,郭鋼,蕭倩;基于流轉批量的動態(tài)制造提前期算法研究[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04年05期
3 林勇;陳凱;樂曉娟;;基于提前期的需求信息放大效應定量研究[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06年03期
4 陳志剛;徐渝;賈濤;;基于可控提前期和可變押后訂單比例的庫存問題研究[J];運籌與管理;2007年01期
5 梅晚霞;馬士華;;服務水平約束下的提前期壓縮問題的研究[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07年05期
6 代穎;;具有模糊提前期內需求的庫存模型[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7 計明軍;靳志宏;;基于可控提前期的庫存優(yōu)化模型[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8 劉志學;張艷;鄭長征;;供應鏈提前期風險空間傳遞機理與控制策略[J];管理評論;2012年06期
9 劉思婧;張錦;李國旗;;快速時尚消費品交付提前期的壓縮模型[J];統(tǒng)計與決策;2012年13期
10 李華,李益強,徐國華;供應鏈配送中的提前期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牟瓊;程云龍;;提前期可控的集成化庫存模型[A];第十一屆中國青年信息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9年
2 譚思彤;涂奉生;;隨機串行生產系統(tǒng)提前期的優(yōu)化設計[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進展——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4卷)[C];1997年
3 佘光;王海燕;;多供應商不同提前期供應鏈系統(tǒng)的動力學行為研究[A];江蘇省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宋華明;楊慧;;需求分布未知且提前期可控的聯(lián)合庫存決策[A];江蘇省現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11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劉永勝;席得讓;;需求不確定下提高采購與供應柔性途徑研究[A];2012管理創(chuàng)新、智能科技與經濟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企業(yè)信息化典型實施方案[N];中國包裝報;2003年
2 快步易捷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物流顧問 張_g;專業(yè)·協(xié)同·創(chuàng)新[N];國際經貿消息;2002年
3 李氏帽廠有限公司信息中心IT主管 車待勤;管理是數據維護之根本[N];中國計算機報;2009年
4 APSS協(xié)會首席顧問 蔡穎 安達發(fā)公司資深顧問 淡賢鋒;高級計劃與排程實現精益制造[N];中國計算機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小莊;制造企業(yè)庫存成本控制的JIT方法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賢云;基于可控采購提前期庫存模糊控制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2 朱宇名;隨機庫存環(huán)境下有需求提前期商品的定價策略[D];大連海事大學;2006年
3 榮文嘉;模糊需求可控提前期庫存策略[D];青島大學;2010年
4 段子s,
本文編號:18384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83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