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服務理論研究溯源:SSCI相關文獻的學術滲透圖景
本文關鍵詞:教育公共服務理論研究溯源:SSCI相關文獻的學術滲透圖景
更多相關文章: 教育公共服務 公共教育 學術滲透圖景 研究溯源
【摘要】:教育公共服務理論研究源流可以概括為兩個,即近代的公共教育理論、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理論。選擇SSCI以"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為主題的相關文獻,利用CitespaceⅢ呈現(xiàn)文獻之間因學術共識而呈現(xiàn)的理論滲透的知識圖景,探索發(fā)現(xiàn)教育公共服務理論從新公共管理理論、公共選擇理論、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協(xié)同治理理論、吸收能力理論等理論中獲得了富有啟示的理論滋養(yǎng)和決策支持。
【作者單位】: 大連大學;
【關鍵詞】: 教育公共服務 公共教育 學術滲透圖景 研究溯源
【基金】:遼寧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基礎教育重大決策咨詢攻關課題“省域內縣區(qū)基礎教育發(fā)展水平評價與動態(tài)監(jiān)測研究”(JGZDGG)之子課題“省域內縣區(qū)教育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評價研究”(JG14CA02)
【分類號】:G40-05;G353.1
【正文快照】: 一、研讀相關文獻的啟示隨著教育制度和現(xiàn)代學校的建立以及政府職能的逐漸轉變,“教育公共服務”應運而生。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對教育公共服務觀點分歧尚未統(tǒng)一,以借用公共服務的概念居多。公共服務(public service)這一概念可以追溯于經(jīng)濟學對公共物品特征的分析,所謂公共服務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進寶;畢海濱;;創(chuàng)新擴散視角下的教育技術應用推廣機制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富良,劉書英;從治理主體角度透視鄉(xiāng)村治理危機——河南省Z縣村支書、村主任現(xiàn)狀調查[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2 王萃萃;劉宏杰;;大安全觀下邊疆民族地區(qū)公共安全指標體系的建構[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3期
3 張義忠;;《行政許可法》的善治理念與制度[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2期
4 劉箴;論新時期我國公共決策中的公眾政治參與[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史楊;徐美珠;;強化政府公共服務 加快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6 金家厚,吳新葉;社區(qū)治理:對“社區(qū)失靈”的理論與實踐的思考[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7 雷歲江;孫榮;;“村權三分,三會村治”治理機制思考——對江蘇海州模式的考察[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2期
8 孟雷;王彥囡;李民;宋麗芬;;土地征收過程中的農民參與[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02期
9 吳昕春;;治理的層次及其基本內容[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10 姚宏志;;從“敢治”、“能治”到“善治”——建國后中國共產(chǎn)黨治國理念的躍遷[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齊冬梅;王曉霞;;網(wǎng)絡群體事件預防與政府網(wǎng)站功能研究[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詹承豫;劉星宇;;食品安全突發(fā)事件預警中的社會參與機制研究[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周耀虹;;合作共治:社會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帥學明;徐濤;;培育非政府組織推進我國行政體制改革[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四輯)[C];2009年
5 李平;余健明;;基層政府如何應對農村群體性事件[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6 程瑩;歐丹;;潮汕地區(qū)農村治理模式探析——以汕頭市澄海區(qū)溪南鎮(zhèn)西社村為個案[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7 李平;章少偉;;論政府流程再造與服務型政府建設[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七輯2011)[C];2012年
8 李平;章少偉;;論政府流程再造與服務型政府建設[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9 陳生;陳依靜;;地方政府網(wǎng)絡輿論危機及其治理研究——基于南京“梧桐保衛(wèi)戰(zhàn)”的案例分析[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10 牛天秀;;首問問責:內涵、困境與對策[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前安;社區(qū)體育俱樂部與政府、市場、社區(qū)關系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王巖;職業(yè)體育聯(lián)盟的經(jīng)濟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劉明生;公共服務背景下城市社會體育組織發(fā)展模式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4 徐婷;全球氣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國際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李俊義;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國際法律地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錢玉英;制度建設與中國地方政府決策機制優(yōu)化[D];蘇州大學;2010年
7 陳婧;政府公共信息資源協(xié)作管理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陳春常;轉型中的中國國家治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馬勇;歐盟科技一體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袁日新;經(jīng)營者集中救濟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周曉郁;論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建構[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喬宇;基于社會資本視角的都市社區(qū)治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饒亞娟;研究型大學教師參與學術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郭俊梅;城市社區(qū)非政府公共組織及其機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成麗詩;論服務型政府的道德責任[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艷;山東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體制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8 陳建偉;公私合作制在我國市政公用事業(yè)改革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張曉云;我國基層政府回應能力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馬娜;我國地方政府環(huán)境政策執(zhí)行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汪瓊;迎接數(shù)字化校園的挑戰(zhàn)——教育變革模型及其應用[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3期
2 黃榮懷;江新;張進寶;;創(chuàng)新與變革:當前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焦點[J];中國遠程教育;2006年04期
3 蔡耘,張耀先,趙力;談創(chuàng)新推廣機制的作用與建立[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4 鄭旭東;領袖群倫:唐納德·伊利教育技術學學術思想研究論綱[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易凌云;左明章;;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與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信息文化教育[J];教育信息化;2006年01期
6 宮淑江,焦建利;創(chuàng)新推廣理論與信息時代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2年Z1期
7 劉曉斌;創(chuàng)新推廣理論——教育技術學與傳播學的新結合點[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3年02期
8 王春蕾;劉美鳳;;宏觀因素對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育中應用的有效性實現(xiàn)的影響[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7年1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附錄2 SCI與SSCI的部分管理科學期刊及其影響因子[J];管理科學學報;2000年04期
2 黨生翠;美國標準能成為中國人文社科成果的最高評價標準嗎?——以SSCI為例[J];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04期
3 嚴春友;質疑SSCI[J];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04期
4 石勇妮;;由SSCI想到的——兼談語言與文化[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6年04期
5 劉莉;劉念才;;我國大陸高校SSCI論文定量分析:1978-2007[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6 劉莉;劉念才;;1978-2007年我國大陸與我國臺灣、韓國、日本高校SSCI論文的比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7 ;我校1978-2007年SSCI論文數(shù)居“985工程”高校第二位[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8 ;我校教師論文首次被SSCI收錄[J];宿州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9 汪壽陽,金碧輝;SCI、SSCI與管理科學期刊[J];管理科學學報;2000年04期
10 劉文娟,王會寨,盧石;SCI、SSCI收錄我國體育科技論文的統(tǒng)計與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張俊瑞;;基于SSCI會計雜志的國際會計學術研究評價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4年
2 甘輝亮;朱燮良;吳慧;蘇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及其收錄醫(yī)學期刊的概況[A];第5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欒春娟;侯海燕;;世界創(chuàng)新地圖——SSCI創(chuàng)新主題文獻計量與信息可視化[A];科學學理論與科學計量學探索——全國科學技術學暨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2008年聯(lián)合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陸宏弟;顧江;;上海、西安、臺灣三所交通大學科研現(xiàn)狀比較——基于SCI-E、SSCI數(shù)據(jù)庫的定量分析[A];2011年中國索引學會年會暨成立二十周年慶典論文集[C];2011年
5 佘世紅;;百年世界廣告研究的梳理和反思——基于1901年-2010年SSCI期刊廣告文獻的分析[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潘黎;侯劍華;;21世紀以來國際高等教育研究的熱點主題和研究前沿——基于8種SSCI高等教育學期刊2000-2011年文獻共被引網(wǎng)絡圖譜的分析[A];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暨第四屆中青年學者論壇論文摘要集[C];2013年
7 周祝瑛;;SSCI下的臺灣高教競爭力:以政大學術評鑒為例[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變革時代的教育改革與教育研究:責任與未來”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覃紅霞 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過度強調SSCI評價功能不利本土學術發(fā)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記者 平萍;《運動與健康科學》(英文版)雜志被SCI和SSCI數(shù)據(jù)庫同時收錄[N];中國體育報;2014年
3 ;增強國際學術交流能力 促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發(fā)展[N];新清華;2005年
4 諸大建 同濟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寫論文要有精致的創(chuàng)新[N];解放日報;2013年
5 本報記者 李文珍;理性看待SSCI、A&HCI熱(上)[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6 本報記者 李文珍;理性看待SSCI、A&HCI熱(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7 譚偉強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編輯;《中國評論》:五年進入SSCI[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8 記者 李大慶;我國社科研究成果需走向世界[N];科技日報;2005年
9 南京大學學報執(zhí)行主編 朱劍;學術期刊的“國際化”之惑[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莉;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大陸SSCI論文定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2 余莉;SSCI收錄我國社會科學文獻的基本狀況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澤蘅;我國SSCI國際合作文獻特征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2 張荷;基于SSCI的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狀況的定量分析[D];河南師范大學;2012年
3 朱俊義;SSCI高新技術公司知識型員工激勵方案優(yōu)化設計[D];山東大學;2013年
4 林敏芳;SSCI傳播學期刊的中國元素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702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870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