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基于公共治理理論視角
本文關鍵詞: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基于公共治理理論視角
【摘要】:新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組織的管理體制經歷并正在經歷著重大的制度創(chuàng)新。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中國社會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而社會組織管理是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中國部分省市已經開始了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的先行先試,贏得了一定社會效益,取得了一定改革經驗,但中國社會組織管理體制仍存在一些困境。站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可以從公共管理理論"治理"的視角來審視我國社會組織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作者單位】: 天津社會科學院;
【關鍵詞】: 社會組織 管理體制 治理
【分類號】:D632.9
【正文快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建設嚴重落后于經濟政治建設,社會改革相對滯后,社會矛盾與社會問題比較突出。胡錦濤同志2011年2月19日發(fā)表的關于加強社會管理的講話中提出:“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管理,明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管理和服務員工的社會責任,推動社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嚴振書;;現(xiàn)階段中國社會組織發(fā)展面臨的機遇、挑戰(zhàn)及促進思路[J];北京社會科學;2010年01期
2 李斌;;國家對于社會的“組織化”管理及其歷史變遷——基于中國經驗的考察[J];理論與改革;2010年04期
3 劉淑珍;;公共治理結構轉型背景下的社會組織發(fā)展與變革[J];理論學刊;2010年12期
4 周紅云;;中國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基于治理與善治的視角[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0年05期
5 金國坤;;論政府對社會組織管理的機制創(chuàng)新——“民辦非企業(yè)單位”引發(fā)的行政法思考[J];法學論壇;2010年06期
6 王思斌;;走向發(fā)展型社會政策與社會組織建設[J];社會學研究;2007年02期
7 戰(zhàn)建華;;我國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的實踐分析——基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社會組織體制改革的思考[J];學會;2009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于成文;建國以來我國社會組織結構的演變與發(fā)展[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富良,劉書英;從治理主體角度透視鄉(xiāng)村治理危機——河南省Z縣村支書、村主任現(xiàn)狀調查[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2 王萃萃;劉宏杰;;大安全觀下邊疆民族地區(qū)公共安全指標體系的建構[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3期
3 張義忠;;《行政許可法》的善治理念與制度[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2期
4 劉箴;論新時期我國公共決策中的公眾政治參與[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金家厚,吳新葉;社區(qū)治理:對“社區(qū)失靈”的理論與實踐的思考[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6 雷歲江;孫榮;;“村權三分,三會村治”治理機制思考——對江蘇海州模式的考察[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2期
7 孟雷;王彥囡;李民;宋麗芬;;土地征收過程中的農民參與[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02期
8 吳昕春;;治理的層次及其基本內容[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9 姚宏志;;從“敢治”、“能治”到“善治”——建國后中國共產黨治國理念的躍遷[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10 林鐘高;于鑫;吳玉蓮;;全球會計治理框架下的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詹承豫;劉星宇;;食品安全突發(fā)事件預警中的社會參與機制研究[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周笑梅;;公共文化服務視域下的學習型政黨建設[A];全國社科院系統(tǒ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屆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C];2009年
3 帥學明;徐濤;;培育非政府組織推進我國行政體制改革[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四輯)[C];2009年
4 李平;余健明;;基層政府如何應對農村群體性事件[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5 程瑩;歐丹;;潮汕地區(qū)農村治理模式探析——以汕頭市澄海區(qū)溪南鎮(zhèn)西社村為個案[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6 陳生;陳依靜;;地方政府網(wǎng)絡輿論危機及其治理研究——基于南京“梧桐保衛(wèi)戰(zhàn)”的案例分析[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7 牛天秀;;首問問責:內涵、困境與對策[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譚英俊;;地方政府公共事務合作治理能力建設的路徑選擇[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王勇;;服務型政府若干問題考量——基于后工業(yè)化不確定性治理的維度[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張雅勤;;轉型時期的地方治理:困境與出路[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前安;社區(qū)體育俱樂部與政府、市場、社區(qū)關系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王巖;職業(yè)體育聯(lián)盟的經濟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徐婷;全球氣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國際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吳奇志;經濟全球化下金融危機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李俊義;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國際法律地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錢玉英;制度建設與中國地方政府決策機制優(yōu)化[D];蘇州大學;2010年
7 陳婧;政府公共信息資源協(xié)作管理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陳春常;轉型中的中國國家治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馬勇;歐盟科技一體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袁日新;經營者集中救濟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喬宇;基于社會資本視角的都市社區(qū)治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汪德榮;北部灣港口產業(yè)集群發(fā)展中的政府治理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饒亞娟;研究型大學教師參與學術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郭俊梅;城市社區(qū)非政府公共組織及其機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楊紫翔;全球治理視野下的國內政府機構改革[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張靜;國際環(huán)境非政府組織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成麗詩;論服務型政府的道德責任[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陳建偉;公私合作制在我國市政公用事業(yè)改革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張曉云;我國基層政府回應能力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士其;“市民社會”、現(xiàn)代國家以及中國的國家與社會的關系[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6期
2 王智;;“黨-政府-社會”三元結構:構建和諧社會的新視角[J];黨政干部論壇;2007年01期
3 王滬寧;;革命后社會政治發(fā)展的比較分析[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4期
4 潘允康;;中國現(xiàn)代組織社會結構和機制[J];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04期
5 白貴一;對過渡時期我國黨政關系演變的歷史考察[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5期
6 劉慶樂;;當代中國村民自治歷史起點問題[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7 李昕璇;;中美非營利組織稅收優(yōu)惠政策比較[J];價格月刊;2006年03期
8 朱守銀,張海陽,閻輝;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和鄉(xiāng)村管理體制改革跟蹤研究報告[J];經濟研究參考;2003年40期
9 金太軍;新世紀中國政治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思考[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10 阮萌;;公共物品非營利組織供給研究[J];開放導報;2009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蕾;;社會組織管理體制研究文獻綜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年08期
2 王玉生;李燕;;中外非政府組織管理體制比較研究——以新加坡和新形勢下的廣東省為例[J];中國社會組織;2013年06期
3 紀盡善,周曉明,王波;創(chuàng)新社區(qū)建設組織管理體制探討[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4年05期
4 周麗;;論慈善組織管理體制的現(xiàn)狀與改革的必要性[J];商情(財經研究);2008年05期
5 王名;孫偉林;;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內在邏輯與發(fā)展趨勢[J];中國行政管理;2011年07期
6 王名;;關于加快出臺三大條例 改革社會組織管理體制的建議[J];學會;2013年09期
7 馬伊里,盛國生,宋憲東;城市社區(qū)組織管理體制的初步研究[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1996年05期
8 ;中國民本問題報告(四)——重構新時代下的中國縣鄉(xiāng)組織管理體制[J];領導決策信息;2003年30期
9 林盛根;;鎮(zhèn)村組織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及改革——以廣東省鎮(zhèn)村為例[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10 郭建華;;我國現(xiàn)行非政府組織管理體制的困境與出路[J];知識經濟;2012年1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龍寧麗;;國外社會組織管理體制的做法和經驗[A];各省市區(qū)水泥協(xié)會秘書長聯(lián)席會議文集[C];2011年
2 ;改革學會組織管理機制 走創(chuàng)新發(fā)展道路[A];全國學會創(chuàng)新發(fā)展試點工作經驗交流材料匯編[C];2009年
3 ;創(chuàng)新社會組織管理體制 促進我市社會組織健康發(fā)展——廈門市社會組織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建議[A];“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4 余暉;;我國行業(yè)組織管理體制的模式選擇[A];中國商會發(fā)展報告 No.2[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志坤 馬想斌;首家省級社會組織黨工委在廣東成立[N];南方日報;2009年
2 余暉;行業(yè)組織管理體制的模式比較與選擇[N];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
3 本報評論員;多為社會組織“培土”“澆水”[N];深圳特區(qū)報;2009年
4 孫榮飛;接力“大部制” 社會組織管理體制醞釀大變革[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5 新聞觀察員 郭麗君;政府放權,社會如何“接好棒”[N];光明日報;2013年
6 廖鴻;德國社會組織:登記依法,,管理有序[N];中國社會報;2008年
7 特派記者 葉志衛(wèi) 楊麗萍 孟迷;應研究起草社會組織“基本法”[N];深圳特區(qū)報;2013年
8 撰稿 記者 韋慧 周竟 艾福梅 趙國華 張京品;登記新規(guī)能否帶來社會組織的春天[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9 馬旦珠;抓服務 抓管理 抓共建[N];中國社會報;2004年
10 本報記者 覃士娟 賈麗娟;公益背后的財務迷局[N];中國會計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趙敬丹;構建服務型政府進程中的第三部門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謙;對洛陽市民防組織管理體制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學;2013年
2 趙霞蔚;嵌入式社會組織管理體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3年
3 李昂;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法治化研究[D];東北大學;2013年
4 于鐵群;我國社會組織管理體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張冠男;高校保衛(wèi)組織管理體制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6 裴小慶;我國慈善組織監(jiān)管法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7 費鈞;當代中國非政府組織管理體制變遷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8 翁俊聰;非政府組織“雙重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9 石磊;論我國慈善資金的運營及其政府監(jiān)管[D];中南大學;2006年
10 王齊梅;我國非政府組織提供公共產品的路徑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668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866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