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府績效評估的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提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12-10 16:42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健全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的社會信用體系。”黨的十七大報告再次明確指出“健全社會信用體系”。2010年6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不斷提高政府執(zhí)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實現(xiàn)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溫家寶總理2011年2月27日在與網(wǎng)友在線交流時說:“現(xiàn)在影響我們整個社會進步的,我以為最大的是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的誠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這兩個方面解決好了,我們社會就會大大向前邁進一步! 本文以西方國家新公共管理運動和我國政府誠信水平提升為宏觀背景,借鑒和學習西方國家以及我國政府績效評估經(jīng)驗、實踐和理論研究成果,研究了以政府績效評估理論為指導的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與提升問題。研究主要圍繞以下幾個問題展開:一是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的價值是什么?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的標準是什么?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遇到了哪些困難?二是為什么說政府績效評估與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是契合的?三是系統(tǒng)、科學的政府公信力評估體系的結構具有什么樣的本質屬性?如何從績效改善視角提升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 圍繞上述問題,本文完成的研究工作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闡釋了政府公信力與...
【文章頁數(shù)】:11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1.1 選題來源
1.1.2 選題背景
1.1.3 選題的意義與價值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1 國外研究綜述
1.2.2 國內研究綜述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
1.3.1 研究的技術路線
1.3.2 研究的主要內容
1.3.3 研究的重點難點
1.4 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之處
1.4.1 研究方法
1.4.2 創(chuàng)新之處
第2章 政府公信力與政府績效評估基礎理論闡釋
2.1 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內涵
2.1.1 “信”的歷史沉淀
2.1.2 “公信力”的含義
2.1.3 “政府公信力”的內涵
2.2 政府績效評估的基本界定
2.2.1 政府績效是政府行為目標實現(xiàn)的程度及其綜合效益的輸出
2.2.2 政府績效評估是一種推進政府革新的戰(zhàn)略管理工具
2.2.3 政府績效評估體系是政府管理系統(tǒng)中一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tǒng)
2.3 政府績效評估與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的關系分析
2.3.1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對政府績效評估的影響
2.3.2 政府績效評估對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的推進作用
第3章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標準與困境
3.1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價值:構建和諧社會的理性訴求
3.1.1 政府公信力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
3.1.2 政府公信力是構建服務型政府的德性追求
3.1.3 政府公信力是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保障
3.1.4 政府公信力是實現(xiàn)社會誠信的重要條件
3.1.5 政府公信力是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的客觀需要
3.2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標準:遵循“四公”標準
3.2.1 政府對公眾是否懷有良好的動機
3.2.2 政府對公權是否作出忠誠的行動
3.2.3 政府對公益是否承擔切實的責任
3.2.4 政府對公信是否體現(xiàn)充分的誠實
3.3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困境:績效視角的解析
3.3.1 政府公信力建設所處的政治生態(tài)遭到損害
3.3.2 基于信息非對稱視角的政府公信力流失
3.3.3 政府公信力治理結構的不完善
第4章 政府績效評估與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的契合
4.1 價值取向契合:民眾為本、責任政府與工具理性的有機統(tǒng)一
4.1.1 堅持民眾為本
4.1.2 強調政府責任
4.1.3 凸顯工具理性
4.2 理論邏輯契合:服務型政府理論、誠信政府理論與和諧社會理論之維
4.2.1 服務型政府理論之維的契合
4.2.2 誠信政府理論之維的契合
4.2.3 和諧社會理論之維的契合
4.3 實踐運作契合:域外經(jīng)驗與中國實踐
4.3.1 域外經(jīng)驗
4.3.2 中國實踐
第5章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評估體系構建的系統(tǒng)分析
5.1 基于系統(tǒng)整合理論的政府公信力評估體系的系統(tǒng)功能
5.1.1 系統(tǒng)整合理論
5.1.2 評估主體選擇對政府公信力評估的影響
5.1.3 評估指標體系設計對政府公信力評估的影響
5.1.4 評估流程塑造對政府公信力評估的影響
5.2 政府公信力評估主體的選擇
5.2.1 民眾參與理論與評估主體
5.2.2 評估主體多元化模式與評估主體
5.2.3 政府公信力評估主體的確定
5.3 政府公信力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5.3.1 和諧社會與政府公信力評估指標體系設計
5.3.2 科學發(fā)展觀與政府公信力評估指標體系設計
5.3.3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5.4 政府公信力評估流程的設定與完善
5.4.1 政府公信力評估流程
5.4.2 基于標桿管理的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評估流程改善
第6章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提升的績效方略
6.1 更新思想觀念: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的理念塑造
6.1.1 以為民辦實事為基本出發(fā)點
6.1.2 以科學評估為主要手段
6.1.3 走出傳統(tǒng)管制型政府的困局
6.1.4 建立和完善誠信宣傳教育機制
6.2 完善政策法規(guī):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的制度供給
6.2.1 以政府合法化和科學化建設為支點
6.2.2 強化政府行為的行政監(jiān)督與問責制度
6.2.3 加速當代政府公信力法律法規(guī)的建設
6.3 優(yōu)化治理結構: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評估的組織保障
6.3.1 民眾參與政府公信力評估的制度化與規(guī)范化
6.3.2 強化政府及其公務員參與公信力評估的激勵機制
6.3.3 非政府組織參與政府公信力評估活動
6.4 加強信息公開: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的技術支撐
6.4.1 進一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6.4.2 建立政府公信力信息管理系統(tǒng)
第7章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實證研究——基于湖南省岳陽縣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活動的分析
7.1 岳陽縣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活動的開展情況
7.2 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活動開展對于岳陽縣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影響
7.2.1 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推動岳陽縣政府公信力建設
7.2.2 黨政管理績效評估導引岳陽縣政府公信力建設
7.3 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活動開展前后岳陽縣政府公信力水平比較分析
7.3.1 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活動開展前的政府公信力水平
7.3.2 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活動開展后的政府公信力水平
7.3.3 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活動開展前后的政府公信力水平比較分析
研究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3872740
【文章頁數(shù)】:11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1.1 選題來源
1.1.2 選題背景
1.1.3 選題的意義與價值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1 國外研究綜述
1.2.2 國內研究綜述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
1.3.1 研究的技術路線
1.3.2 研究的主要內容
1.3.3 研究的重點難點
1.4 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之處
1.4.1 研究方法
1.4.2 創(chuàng)新之處
第2章 政府公信力與政府績效評估基礎理論闡釋
2.1 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內涵
2.1.1 “信”的歷史沉淀
2.1.2 “公信力”的含義
2.1.3 “政府公信力”的內涵
2.2 政府績效評估的基本界定
2.2.1 政府績效是政府行為目標實現(xiàn)的程度及其綜合效益的輸出
2.2.2 政府績效評估是一種推進政府革新的戰(zhàn)略管理工具
2.2.3 政府績效評估體系是政府管理系統(tǒng)中一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tǒng)
2.3 政府績效評估與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的關系分析
2.3.1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對政府績效評估的影響
2.3.2 政府績效評估對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的推進作用
第3章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標準與困境
3.1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價值:構建和諧社會的理性訴求
3.1.1 政府公信力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
3.1.2 政府公信力是構建服務型政府的德性追求
3.1.3 政府公信力是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保障
3.1.4 政府公信力是實現(xiàn)社會誠信的重要條件
3.1.5 政府公信力是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的客觀需要
3.2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標準:遵循“四公”標準
3.2.1 政府對公眾是否懷有良好的動機
3.2.2 政府對公權是否作出忠誠的行動
3.2.3 政府對公益是否承擔切實的責任
3.2.4 政府對公信是否體現(xiàn)充分的誠實
3.3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困境:績效視角的解析
3.3.1 政府公信力建設所處的政治生態(tài)遭到損害
3.3.2 基于信息非對稱視角的政府公信力流失
3.3.3 政府公信力治理結構的不完善
第4章 政府績效評估與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的契合
4.1 價值取向契合:民眾為本、責任政府與工具理性的有機統(tǒng)一
4.1.1 堅持民眾為本
4.1.2 強調政府責任
4.1.3 凸顯工具理性
4.2 理論邏輯契合:服務型政府理論、誠信政府理論與和諧社會理論之維
4.2.1 服務型政府理論之維的契合
4.2.2 誠信政府理論之維的契合
4.2.3 和諧社會理論之維的契合
4.3 實踐運作契合:域外經(jīng)驗與中國實踐
4.3.1 域外經(jīng)驗
4.3.2 中國實踐
第5章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評估體系構建的系統(tǒng)分析
5.1 基于系統(tǒng)整合理論的政府公信力評估體系的系統(tǒng)功能
5.1.1 系統(tǒng)整合理論
5.1.2 評估主體選擇對政府公信力評估的影響
5.1.3 評估指標體系設計對政府公信力評估的影響
5.1.4 評估流程塑造對政府公信力評估的影響
5.2 政府公信力評估主體的選擇
5.2.1 民眾參與理論與評估主體
5.2.2 評估主體多元化模式與評估主體
5.2.3 政府公信力評估主體的確定
5.3 政府公信力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5.3.1 和諧社會與政府公信力評估指標體系設計
5.3.2 科學發(fā)展觀與政府公信力評估指標體系設計
5.3.3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5.4 政府公信力評估流程的設定與完善
5.4.1 政府公信力評估流程
5.4.2 基于標桿管理的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評估流程改善
第6章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提升的績效方略
6.1 更新思想觀念: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的理念塑造
6.1.1 以為民辦實事為基本出發(fā)點
6.1.2 以科學評估為主要手段
6.1.3 走出傳統(tǒng)管制型政府的困局
6.1.4 建立和完善誠信宣傳教育機制
6.2 完善政策法規(guī):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的制度供給
6.2.1 以政府合法化和科學化建設為支點
6.2.2 強化政府行為的行政監(jiān)督與問責制度
6.2.3 加速當代政府公信力法律法規(guī)的建設
6.3 優(yōu)化治理結構: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評估的組織保障
6.3.1 民眾參與政府公信力評估的制度化與規(guī)范化
6.3.2 強化政府及其公務員參與公信力評估的激勵機制
6.3.3 非政府組織參與政府公信力評估活動
6.4 加強信息公開: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的技術支撐
6.4.1 進一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6.4.2 建立政府公信力信息管理系統(tǒng)
第7章 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實證研究——基于湖南省岳陽縣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活動的分析
7.1 岳陽縣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活動的開展情況
7.2 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活動開展對于岳陽縣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影響
7.2.1 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推動岳陽縣政府公信力建設
7.2.2 黨政管理績效評估導引岳陽縣政府公信力建設
7.3 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活動開展前后岳陽縣政府公信力水平比較分析
7.3.1 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活動開展前的政府公信力水平
7.3.2 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活動開展后的政府公信力水平
7.3.3 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活動開展前后的政府公信力水平比較分析
研究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38727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872740.html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