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策問題界定”公共性取向的現(xiàn)實偏離
[Abstract]:Public policy is the main way and means for the government to manage public affairs. The public policy takes the public policy question as the object, through the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then maintains the public interest. Publicity is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e of public policy.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policy process and the carrier of social public interest, public policy issues also express its social value through public sexual orientation. Therefore, when social issues enter the government agenda and become policy issues, we must take publicity as the fundamental value orientation, define the policy issues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as the basic premise, and ensure the publicity and equality of the definition of policy issues. Democracy and legitimacy. However,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public policy in our country, social problems do not enter the government agenda according to the public will, according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The legitimacy of the result is insufficient and so on.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eturn of defining public sexual orient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main contents of public sexual orientation and to reflect objectively and rationally on the process of defining policy issues.
【作者單位】: 東北大學文法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基于協(xié)商民主理論的公共政策問題構(gòu)建研究》(09YJA630017)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中國公眾參與環(huán)境決策的影響因素分析與參與績效評價》(12YJC630296) 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環(huán)境群體性沖突及其對策研究》(L11BZZ015)
【分類號】:D63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王鑫;周育國;;公共性的解讀[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2 詹中原;;公共政策問題建構(gòu)過程中的公共性研究[J];公共管理學報;2006年04期
3 高富鋒;;服務(wù)型政府建設(shè)過程中的政府回應性分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李強彬;;和諧語境下協(xié)商民主在公共政策問題治理中的價值[J];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06期
5 靳媛媛;;論“問題界定”的公共性取向——基于中國公共政策語境下的考量[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秀麗;;論高校人才激勵機制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2 謝靜;;精英模型公共政策分析中媒體作用的反思[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3 徐湘林;面向21世紀的中國政策科學[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4 崔金云;;合法性與政府權(quán)威[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S1期
5 葉大鳳;;論公共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的公民參與[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S1期
6 陳海嵩;;風險預防原則理論與實踐反思——兼論風險預防原則的核心問題[J];北方法學;2010年03期
7 岳公正,閻中興;養(yǎng)老保險的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及其矯正路徑[J];北方論叢;2005年05期
8 劉道遠;;土地征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研究——基于《物權(quán)法》的若干思考[J];北方論叢;2007年05期
9 周莉,蘇寧,陳麗榮;林業(yè)財政貼息政策的綜合效益分析[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10 勞凱聲,劉復興;論教育政策的價值基礎(chǔ)[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宇;;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博弈分析[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研究——重慶市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劉雪華;;論公共政策的民意基礎(chǔ)[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范帥邦;;小團體選舉決策的形成機制與實驗經(jīng)濟學分析[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謝慶奎;王懂棋;;中國府際財政關(guān)系研究:憲政分權(quán)的視角[A];第二屆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郭凱峰;;基于生態(tài)文明理念的昆明市產(chǎn)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分析[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1)[C];2009年
6 陳海嵩;;風險預防原則理論與實踐反思——兼論風險預防原則的核心問題[A];生態(tài)安全與環(huán)境風險防范法治建設(shè)——2011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一冊)[C];2011年
7 歐陽云玲;;大眾媒體參與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徑分析——以廣州垃圾焚燒事件報道為例[A];中國傳媒大學第四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謝慶奎;王懂棋;;中國府際財政關(guān)系研究——憲政分權(quán)的視角[A];第二屆“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龍海波;;西部大開發(fā)的政策支撐、質(zhì)量標準與實際測度[A];西部省區(qū)市社科聯(lián)第四次協(xié)作會議暨西部發(fā)展能力建設(shè)論壇論文集[C];2011年
10 杜亮;;論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參與[A];科學發(fā)展觀與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錢玉英;制度建設(shè)與中國地方政府決策機制優(yōu)化[D];蘇州大學;2010年
2 周W,
本文編號:22879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287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