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中目標復合探測技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淺水中目標復合探測技術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水聲傳播和地震波傳播的背景和意義,闡述了水聲技術和地震波技術的國內外的歷史發(fā)展和研究現(xiàn)狀,提出了利用水聲和地震波復合探測技術對淺海目標探測定位的方法。研究了淺海中的水聲傳播理論,對淺海聲場建立適當?shù)哪P?并對淺海中聲傳播損失進行相關的計算。同時研究了淺海海底地震波的傳播理論,闡述了地震波的傳播特性和規(guī)律,采用了能量比值的方法對淺海海底地震發(fā)生后的初至波進行提取,研究了淺海海底面波的特性,它的特點是能量高,而頻率低,速度和其它的波相比很慢,利用了時頻分析的方法對海底面波進行了提取。然后得到了初至波與面波到達的時間差,可以算出檢測點距離震源的海底距離,又可以通過矢量水聽器得到淺海海水的直達波到達矢量水聽器的時間,因此可以得到此時的垂直距離。矢量水聽器可以同時給出目標的振速和聲壓信息,通過矢量水聽器我們可以獲得目標在空間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此外我們可以利用矢量水聽器的測速原理對目標的徑向速度進行測量。此時我們利用得到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將目標的徑向速度和徑向位移分解到直角坐標系當中,最后利用卡爾曼濾波跟蹤技術對目標進行跟蹤。
【關鍵詞】:復合探測 傳播損失 卡爾曼濾波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B56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緒論10-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10-11
- 1.2 國內外發(fā)展的現(xiàn)狀11-13
- 1.3 本文的結構安排13-14
- 第2章 振動目標在淺海水中垂直方向傳播特性研究14-28
- 2.1 淺海中的聲傳播速度14-15
- 2.2 淺海水中聲的傳播損失15-17
- 2.2.1 淺海聲波傳播的擴展損失16-17
- 2.2.2 淺海聲波傳播的吸收損失17
- 2.3 基于波動理論的方法對淺海水聲信號的研究17-27
- 2.4 本章小結27-28
- 第3章 海底地震波傳播特性的研究28-52
- 3.1 地震波處在彈性介質中時的傳播規(guī)律28-30
- 3.2 彈性波的能量研究30-39
- 3.3 有限差分方法對波動方程數(shù)值模擬的研究與仿真39-51
- 3.3.1 有限差分的原理39-40
- 3.3.2 波動方程的建立40-43
- 3.3.3 波動方程的差分格式方程的推導和建立43-46
- 3.3.4 初始條件46
- 3.3.5 震源函數(shù)46-47
- 3.3.6 邊界條件47-51
- 3.4 本章小結51-52
- 第4章 初至波和面波的提取方法研究52-59
- 4.1 初至波的提取52-53
- 4.1.1 初至波性質52
- 4.1.2 基于能量因子法的初至波拾取52-53
- 4.2 面波的提取53-58
- 4.2.1 面波的介紹53-54
- 4.2.2 時頻分析方法研究54-58
- 4.3 本章小結58-59
- 第5章 矢量水聽器定位和測速原理方法研究59-68
- 5.1 矢量水聽器的組成及其功能59-60
- 5.2 介質質點振速60-61
- 5.3 矢量信號的抗各向同性噪聲61-62
- 5.4 關于矢量水聽器對目標方位估計的研究62-65
- 5.5 矢量水聽器的測速原理65-66
- 5.6 本章小結66-68
- 第6章 目標復合探測技術的研究與仿真68-86
- 6.1 對艦艇目標跟蹤模型的分析68-69
- 6.2 非線性的卡爾曼濾波69-72
- 6.3 擴展卡爾曼濾波72-76
- 6.3.1 連續(xù)擴展卡爾曼濾波72-74
- 6.3.2 混合擴展卡爾曼濾波74-75
- 6.3.3 離散擴展卡爾曼濾波75-76
- 6.4 對艦艇目標進行跟蹤仿真76-82
- 6.5 復合探測與水聲探測以及地震波探測的比較82-85
- 6.6 本章小結85-86
- 結論86-88
- 參考文獻88-92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和獲得的科研成果92-93
- 致謝93-9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麗潔;楊士莪;;矢量水聽器測試模型及拾振條件探討[J];應用聲學;2006年06期
2 喬慧;劉俊;張斌珍;張文棟;熊繼軍;薛晨陽;;一種新型壓阻式硅微仿生矢量水聽器的設計[J];傳感技術學報;2008年02期
3 彭漢書;李風華;;由矢量水聽器陣列反演淺海地聲參數(shù)[J];聲學技術;2008年02期
4 賈志富;;全面感知水聲信息的新傳感器技術——矢量水聽器及其應用[J];物理;2009年03期
5 關凌綱;張國軍;薛晨陽;藍偉軍;;三維同振柱型矢量水聽器的制作[J];艦船科學技術;2009年09期
6 徐余;孫好廣;;矢量水聽器振子實現(xiàn)研究[J];聲學與電子工程;2010年02期
7 王立;劉文怡;張國軍;;仿生矢量水聽器水下監(jiān)測記錄裝置[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1年01期
8 洪連進;楊德森;時勝國;邢世文;;中頻三軸向矢量水聽器的研究[J];振動與沖擊;2011年03期
9 牛嗣亮;張振宇;胡永明;倪明;;單矢量水聽器的姿態(tài)修正測向問題探討[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10 陳曉昭;陳建峰;王緒虎;張群飛;;矢量水聽器工程局限性剖析[J];聲學技術;201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洪娟;張虎;趙勰;;三維同振球形矢量水聽器的小型化研究[A];2009年全國水聲學學術交流暨水聲學分會換屆改選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孫梅;李風華;;一種矢量水聽器俯仰姿態(tài)校正方法研究[A];中國聲學學會2009年青年學術會議[CYCA’09]論文集[C];2009年
3 許欣然;葛輝良;孟洪;白琳瑯;鄭震宇;;矢量水聽器聲性能的理論建模分析[A];2009年中國東西部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4 高源;杜選民;;單個矢量水聽器空間處理增益分析[A];2004年全國水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5 熊水東;羅洪;胡永明;倪明;孟洲;;三維光纖矢量水聽器實驗研究[A];中國聲學學會2005年青年學術會議[CYCA'05]論文集[C];2005年
6 胡永明;倪明;孟洲;熊水東;;光纖矢量水聽器研究進展[A];中國聲學學會2006年全國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馬莉;;基于矢量水聽器的目標定向技術研究[A];湖北省聲學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文集[C];2006年
8 李風華;彭漢書;;矢量水聽器陣列反演淺海地聲參數(shù)[A];2007年全國水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費騰;;矢量水聽器校準裝置[A];2005年全國水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陳洪娟;趙鵬濤;;10~100Hz矢量水聽器校準系統(tǒng)研究[A];2008年全國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唐曉偉 記者 姜雪松;冰城聲吶技術裝備造就“水下千里眼”[N];哈爾濱日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麗潔;微型矢量水聽器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2 莫世奇;矢量水聽器的數(shù)據(jù)融合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3 張國軍;纖毛式MEMS矢量水聽器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李思純;基于矢量水聽器的目標特征提取與識別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5 呂文磊;壓差式光纖矢量水聽器基元與測試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6 呂云飛;甚低頻矢量水聽器潛標探測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時勝國;矢量水聽器及其在平臺上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8 吳艷群;拖線陣用光纖矢量水聽器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9 陳宇中;開環(huán)光纖陀螺性能改進及其在光纖矢量水聽器姿態(tài)測量上的應用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10 饒偉;光纖矢量水聽器海底地層結構高分辨率探測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武甜甜;三維壓電矢量水聽器小型化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2 邢世文;三維矢量水聽器及其成陣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3 李金亮;三軸向電容式矢量水聽器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4 袁林;矢量水聽器智能化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5 趙鵬濤;10-100Hz矢量水聽器研制及其測試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6 趙勰;三維矢量水聽器及其低頻校準方法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7 楊松濤;深水矢量水聽器的研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邢建軍;矢量水聽器測向技術的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9 周益明;二維同振柱形矢量水聽器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10 吳祥興;超低頻矢量水聽器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9696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969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