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變風量末端裝置節(jié)能最佳模型研究
本文關鍵詞:空調變風量末端裝置節(jié)能最佳模型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VAV 變風量系統 節(jié)能 最佳模型 控制優(yōu)化
【摘要】:2015年開始中國在建筑節(jié)能方面的投入將超過50億元,而五年后到2020年中國城鎮(zhèn)綠色建筑占新建設的建筑比重將提升到50%。在過去的10年里面,中國出現的一批綠色建筑中,實際運行過程中能耗都高于一般建筑,而在美國,獲得綠色建筑評估體系LEED認證的綠色建筑中,70%的綠色建筑實際運行過程能耗高于同功能一般建筑。另外一方面,中國環(huán)境質量不容樂觀,中國在2014年開始北方地區(qū)不同程度出現的霧霾天氣,讓PM2.5逐漸為大家所認識,室內外空氣品質的提升逐步成為研究的主題。而針對VAV變風量空調系統的研究符合了上述兩個主題:節(jié)能和環(huán)保。變風量末端裝置,英文簡稱VAV,是變風量空調系統(Variable Air Volume System)的主要設備?照{系統通過末端裝置調節(jié)一次風送風量,根據室內負荷變化,調節(jié)VAV送風量達到提升室內空氣品質舒適的目的。VAV系統已經在國外應用非常廣泛,因為VAV系統可以根據室內風量負荷的變化自動調節(jié)送風量達到節(jié)能和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目的(無級調節(jié)),所以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VAV系統的應用逐步替代了能耗高的風機盤管系統。而在中國市場,隨著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大戰(zhàn)略逐漸成為國家戰(zhàn)略,VAV系統的應用也逐步盛行,但VAV系統的主要部件如控制器基本上都是進口品牌,如西門子、江森自控、霍尼韋爾,國內對VAV的系統應用、控制技術、節(jié)能方案等的研究還不成熟,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而國外對這一產品的研究已經相對成熟,所以可以借鑒一部分國外研究的經驗來解決這些問題。VAV系統影響節(jié)能的主要因素分為兩個方面:系統送風機和系統控制。系統送風機的問題主要探討送風機選型、影響送風機能耗的主要因素,以便給到實際的工程應用有價值的參考意見;而控制邏輯的問題主要是研究控制器如何控制最佳的開機、運行、停機等時間以達到最佳節(jié)能效果。本論文的研究會結合實際應用中的案例以及實驗室測試驗證的方法,并收集國內外相同領域的研究成果一起建立出影響風機節(jié)能的最佳模型。
【關鍵詞】:VAV 變風量系統 節(jié)能 最佳模型 控制優(yōu)化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B657.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緒論9-12
- 1.1 VAV變風量系統在國內外的發(fā)展狀況9-10
- 1.2 VAV變風量末端裝置在國內外的研究文獻10-11
- 1.3 本文需要主要解決的問題11
- 1.4 論文框架結構11-12
- 第二章 VAV變風量空調控制系統12-22
- 2.1 VAV系統基本原理12-18
- 2.1.1 VAV冷量計算方法13
- 2.1.2 VAV末端變風量系統的自動原理13-14
- 2.1.3 變風量空調機組的控制14-18
- 2.2 JCI VAV實驗室監(jiān)控數據平臺18-21
- 2.2.1 JCI VAV實驗室布局圖18-21
- 2.2.2 JCI VAV實驗室控制系統原理21
- 2.3 小結21-22
- 第三章 VAV變風量空調系統能耗分析方法22-33
- 3.1 中央空調系統能耗分析三種方法22-24
- 3.1.1 度日方法22-23
- 3.1.2 當量滿負荷運行時間周期法23-24
- 3.1.3 負荷頻率表法24
- 3.2 VAV末端能耗分析方法24-31
- 3.2.1 VAV變風量系統各部分設備的能耗分析26-31
- 3.3 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能耗31-32
- 3.4 定風量CAV空調系統32
- 3.5 小結32-33
- 第四章 變風量(VAV)系統風機節(jié)能模型研究33-46
- 4.1 變風量風機能耗仿真模塊的建立33-41
- 4.1.1 VAV變風量空調系統歷史數據33
- 4.1.2 針對歷史數據的耦合關系分析33-34
- 4.1.3 影響風機能耗的變量相關性分析34-41
- 4.2 VAV變風量系統風機能耗仿真模型建模41-43
- 4.3 數據的驗證43-44
- 4.4 風機能耗相關影響因素進一步驗證分析44-45
- 4.5 小結45-46
- 第五章 VAV變風量空調系統控制優(yōu)化46-55
- 5.0 VAV控制器應用過程常見故障分析46-47
- 5.1 開機階段模糊PID優(yōu)化控制]47-48
- 5.2 運行期間的控制優(yōu)化48-52
- 5.3 停止使用時的控制優(yōu)化52-54
- 5.3.1 利用PID模糊控制邏輯的提早下班停機控制53-54
- 5.4 小結54-55
- 總結55-56
- 參考文獻56-58
- 附錄58-60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60-61
- 致謝61-62
- 附件6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偉軍,王昊,徐登峰,黃文君;變風量控制技術的應用研究[J];儀器儀表標準化與計量;2003年06期
2 王tq,張國強,陳兆平;變風量空調系統控制程序應用研究[J];建筑熱能通風空調;2004年05期
3 張琪;李綱;;變風量系統控制策略和調試[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06年06期
4 姜士凱;吳成東;張麗丹;;變風量空調自動控制系統設計[J];低壓電器;2008年12期
5 ;變風量的魅力[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08年09期
6 王俊;陳劍波;王銀華;陳丹;;變風量末端噪聲測量實驗及分析[J];建筑科學;2009年12期
7 李晉鵬;;變風量空調及其控制系統的研究[J];中國建材科技;2010年06期
8 楊紹輝;王玉剛;張謙;張林友;;蓄能變風量空調能源管理與監(jiān)控系統[J];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9 ;用專業(yè)打造完美的變風量空調系統演示及培訓中心——訪美國皇家集團總經理余紹培先生[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11年03期
10 雷曉鳳;任慶昌;;變風量空調分戶計費方法探討[J];建筑熱能通風空調;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劉冰;趙哲身;;運行工況下變風量空調機頻率-靜壓-風速特性的測試和建模[A];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2006年度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2 王海濤;陳友明;陳永康;秦建英;;真實建筑中變風量空調末端裝置故障在線檢測與診斷研究[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10年學術年會學術文集[C];2010年
3 李曉誼;;變風量空調在工業(yè)廠房中的應用實例[A];第13屆全國暖通空調技術信息網技術交流大會文集[C];2005年
4 宋宏光;;變風量空調(VAV)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A];首屆海峽兩岸制冷空調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2年
5 王金華;陳友明;王海濤;崔博睿;;變風量空氣處理機組故障檢測與診斷方法研究[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施志鋼;胡松濤;王剛;李安桂;;基于MATLAB的變風量(VAV)空調系統的控制新策略的理論分析及研究[A];2006年山東省制冷空調學術年會“格力杯”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7 施志鋼;胡松濤;王剛;李安桂;;基于MATLAB的變風量(VAV)空調系統的控制新策略的理論分析及研究[A];山東制冷學會2008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高蕾;智能化實驗室是一臺“孵化器”[N];中華建筑報;2005年
2 馬琳;偽節(jié)能癥的痛與治:一棟建筑的自白[N];中國房地產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軍;基于LonWorks技術的變風量空調多變量解耦控制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3年
2 黃永紅;基于遞階結構的變風量空調系統故障檢測與診斷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閆婷;基于蟻群與神經網絡算法的變風量空調末端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年
2 闕文堂;空調變風量末端裝置節(jié)能最佳模型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3 張雨玲;基于模糊理論的變風量空調系統控制策略仿真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4 閆劍英;變風量空調控制系統的設計與應用[D];西安理工大學;2007年
5 劉岱巖;變風量空調多變量解耦控制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3年
6 劉福強;變風量空調變靜壓控制節(jié)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7 朱為明;基于神經網絡的變風量空調智能控制系統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008年
8 劉艷杰;基于風量預測控制的變風量空調系統控制策略的實驗研究[D];中原工學院;2014年
9 彭瓊林;客房變風量空調末端智能控制系統的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4年
10 楊芮;地溫中央空調系統變風量智能控制應用研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9539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95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