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經皮給藥機制的計算機仿真研究與實驗
本文關鍵詞:超聲經皮給藥機制的計算機仿真研究與實驗
【摘要】:隨著多肽和蛋白質類藥物等新型藥物被不斷地研制出來并廣泛的應用于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傳統(tǒng)的口服、注射給藥的方式越來越顯現出其不足,尋找更為方便安全有效的給藥途徑也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作為一種重要的經皮給藥方法,超聲促滲具有對皮膚刺激性小、不破壞藥物性質等優(yōu)勢,因而受到廣泛關注,具有很重要的研究價值。超聲經皮給藥是指通過超聲波促進藥物透過皮膚進入組織,被毛細血管吸收進入體循環(huán)。其主要作用機制為超聲空化效應,空化氣泡崩潰瞬間局部產生大量能量,可以破壞皮膚角質層的屏障作用。目前,有關超聲的頻率、強度與促滲效果之間的關系均是基于實驗總結,而缺少相關超聲經皮給藥的數學定量模型的研究,從數值上對超聲頻率、強度與促滲效果之間關系的研究報道也很少;谶@種研究背景,本文進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本論文基于超聲經皮給藥的機制、空化效應及空化氣泡動力學,探究了超聲激勵信號與空化氣泡運動相關的數學方程。使用Matlab工具進行數值求解和空化氣泡運動狀態(tài)的仿真。2.對不同頻率、聲場強度的超聲信號作用下的仿真結果進行分析,以研究超聲的頻率、強度對于超聲促滲效果的影響。依據仿真分析結果,作者對雙頻超聲促滲的機制進行了討論。3.設計了活體小鼠超聲促胰島素經皮給藥實驗,用于研究低頻超聲對肽類藥物經皮轉運的促進作用,驗證了較低頻率的超聲具有更好的促滲效果;設計了超聲信號發(fā)射系統(tǒng),實現了多種頻率且聲壓幅值可調的超聲波的發(fā)射;對低頻超聲經皮給藥的安全性進行了討論。將空化效應的數值研究應用于超聲信號與超聲經皮給藥效果的分析上,由超聲激勵信號與空化氣泡運動的關系,引申到超聲頻率、強度參數對超聲促滲效果的影響。這種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對于超聲經皮給藥的數學定量分析研究也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關鍵詞】:經皮給藥 超聲促滲 空化效應 數值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943;TB559
【目錄】:
- 致謝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緒論15-23
- 1.1 課題研究背景15-18
- 1.1.1 經皮給藥的研究背景15-16
- 1.1.2 經皮給藥的各種促滲方法16-17
- 1.1.3 超聲經皮給藥的優(yōu)勢17-18
- 1.2 超聲經皮給藥研究發(fā)展與應用現狀18-21
- 1.2.1 超聲經皮給藥的研究發(fā)展18
- 1.2.2 國外應用現狀18-20
- 1.2.3 國內應用現狀20-21
- 1.3 課題研究意義與主要工作21
- 1.4 本文結構21-23
- 第二章 超聲經皮給藥機制及影響因素23-28
- 2.1 低頻超聲經皮給藥機制23-26
- 2.1.1 超聲經皮給藥的滲透途徑23-24
- 2.1.2 空化效應24-25
- 2.1.3 熱效應25
- 2.1.4 聲微流效應25-26
- 2.1.5 其他機制26
- 2.2 影響超聲經皮給藥的因素26-27
- 2.3 本章小結27-28
- 第三章 超聲空化的計算機仿真研究28-43
- 3.1 超聲空化效應簡介28-29
- 3.1.1 超聲空化原理28
- 3.1.2 超聲空化研究理論基礎28-29
- 3.1.3 超聲促滲數值研究的意義29
- 3.2 超聲給藥過程簡化29-30
- 3.3 超聲空化氣泡壁運動方程30-32
- 3.4 氣泡壁運動方程的數值求解方法32
- 3.5 不同聲場條件下的仿真研究32-40
- 3.5.1 不同頻率超聲激勵的氣泡運動仿真33-36
- 3.5.2 不同強度聲場激勵的氣泡運動仿真36-40
- 3.6 空化泡運動與促滲效果分析40-41
- 3.7 關于雙頻超聲的基于仿真結論的原理分析41
- 3.8 本章小結41-43
- 第四章 超聲促胰島素經皮滲透實驗設計43-57
- 4.1 活體小鼠實驗目的與意義43-44
- 4.2 實驗材料和方法44-49
- 4.2.1 材料44-45
- 4.2.2 實驗方法45-49
- 4.3 超聲發(fā)射系統(tǒng)49-53
- 4.3.1 超聲發(fā)射系統(tǒng)的功能需求49
- 4.3.2 超聲發(fā)射系統(tǒng)總體設計49-50
- 4.3.3 超聲發(fā)射系統(tǒng)的分塊設計50-53
- 4.4 實驗步驟53-55
- 4.4.1 實驗試劑的配制與用量53
- 4.4.2 小鼠分組與實驗技術方法53-55
- 4.5 實驗可行性分析55-56
- 4.6 本章小結56-57
- 第五章 實驗分析與安全性討論57-62
- 5.1 實驗數據分析57-58
- 5.2 關于超聲經皮給藥安全性的討論58-60
- 5.2.1 皮膚角質層的屏障作用58-59
- 5.2.2 基于小鼠實驗的安全性討論59
- 5.2.3 安全性研究意義59-60
- 5.2.4 超聲促滲的安全性研究總結60
- 5.3 本章小結60-62
-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62-64
- 6.1 總結62-63
- 6.2 展望63-64
- 參考文獻64-68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學術活動及成果情況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曉冬;李明;俞鋒;李偉鋒;郁道銀;;超聲內窺數字成像技術[J];中國激光;2009年10期
2 王文斌;郭佳林;他得安;左漢鋒;;超聲表觀積分背散射系數評價新生兒骨狀況的可行性研究[J];聲學學報;2012年02期
3 ;汕頭超聲儀器研究所超聲探頭簡介[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7年02期
4 鄭海榮;錢明;凌濤;靳巧峰;牛麗麗;;超聲粒子圖像測速技術及應用[J];聲學學報(中文版);2009年06期
5 袁易全;新型超聲探頭地震模型應用評價[J];物探與化探;1986年05期
6 張澤琦,衛(wèi)青;直接顯示超聲換能器頻率響應特性曲線的一種方法[J];聲學技術;1988年03期
7 郁道銀;陳曉冬;汪毅;溫世杰;李喬;;醫(yī)學超聲-OCT內窺成像系統(tǒng)的研究[J];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07年S1期
8 王卓;陳鵬;;超聲的電磁脈沖激發(fā)方式的探討[J];聲學技術;2008年04期
9 高永慧;超聲波與疾病診斷[J];現代物理知識;1999年04期
10 朱玲,胡兵;腔內導管超聲系統(tǒng)[J];聲學技術;2004年S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純西;王琦;劉俊;張寒冰;包梅芳;陸月華;何海波;杜建龍;;超聲引導下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的臨床體會[A];2009年西部麻醉學術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2 李恒巖;;線陣超聲探頭使用的七種手法[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八屆全國腹部超聲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3 劉暢;云鵬;范宇瀟;郭大同;丁立;;醫(yī)療超聲探頭的人因工程學設計[A];2011年空間生命與生命起源暨航天醫(yī)學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吳純西;王琦;劉俊;張寒冰;包梅芳;陸月華;何海波;杜建龍;;超聲引導下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的臨床體會[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5 丁明躍;安然;鄒丹霞;;三維超聲探頭控制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3)[C];2009年
6 宋健寧;;從大影像看超聲技術的發(fā)展[A];全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會議(CMIT-2004)論文匯編[C];2004年
7 張衛(wèi)興;王愛忠;;超聲引導下腋路臂叢神經阻滯的臨床研究[A];慶祝中國超聲診斷50年暨第十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8 黃凱;他得安;王威琪;;超聲背散射信號頻譜與骨微結構的相關性研究[A];2009年度全國物理聲學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馬秀梓;張化鵬;孫潤廣;;超聲對人白血病K562細胞存活率影響的實驗研究[A];2012'中國西部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Ⅱ)[C];2012年
10 馬龍舉;曹漢華;許艷丹;黃同慶;徐靜靜;馬金強;;超聲引導下深靜脈血透導管置入術的臨床應用[A];2012年浙江省腎臟病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陸春華;新超聲探頭監(jiān)控宇航員視力損傷[N];科技日報;2012年
2 解放軍總醫(yī)院超聲科 董寶瑋;超聲已是今非昔比[N];健康報;2001年
3 本報編輯 溫雅歆 黃凱 由己;規(guī)范超聲醫(yī)學應用應提速[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4 江西 高福光;邁瑞M5彩色多譜勒B超儀無圖像故障檢修一例[N];電子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孟昭輝;超聲—臭氧溶胞回流AAO工藝效能強化及剩余污泥產氫[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2 呂發(fā)勤;超聲評價上腔靜脈阻塞價值的實驗及臨床應用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3 杜宏偉;生物醫(yī)學超聲中若干非線性問題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4 朱穎;生物組織黏彈性信息的超聲定量測量方法研究[D];深圳大學;2015年
5 任新穎;腫瘤熱療中組織溫度場測量方法及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8年
6 石建軍;超聲電化學合成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分析應用[D];南京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偉;超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體外研究[D];川北醫(yī)學院;2015年
2 程東群;超聲下外側入路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圖像、效果、及并發(fā)癥探討[D];蘇州大學;2016年
3 何梅洪;基于超聲的復合材料構件疲勞損傷檢測與評價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16年
4 鄧超然;電磁超聲Lamb波與缺陷交互作用及鋁板高精度檢測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吳凡;多輪對列車車輪自動探傷系統(tǒng)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6年
6 任瑞雪;超聲經皮給藥機制的計算機仿真研究與實驗[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6年
7 張燕;超聲在腦卒中后肌肉痙攣評估中的應用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6年
8 趙凱洋;超聲引導下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與傳統(tǒng)盲法對比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6年
9 周向陽;基于超聲相控陣的已知場景多目標識別與定位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6年
10 黃理洪;便攜式軟組織特性超聲測試系統(tǒng)[D];天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8247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824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