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復合塑料包裝材料中殘留有害物遷移行為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食品復合塑料包裝材料中殘留有害物遷移行為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復合塑料包裝薄膜 殘留有害物 遷移行為 鄰苯二甲酸酯類 乙酸丁酯
【摘要】:根據(jù)生產(chǎn)企業(yè)調(diào)研關于食品復合塑料包裝薄膜殘留有害物超標的反饋信息,選擇經(jīng)常出現(xiàn)溶劑超標問題的薄膜OPP/INK/AD/VMPET/AD/CPP為研究對象,對其中的殘留有害物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并依據(jù)該復合薄膜的生產(chǎn)工藝逐層研究殘留有害物的遷移行為,為建立完善食品復合塑料包裝安全技術法規(guī)提供參數(shù)依據(jù)。首先建立快速測定成品膜OPP/INK/AD/VMPET/AD/CPP中殘留有害物成分的分析方法。根據(jù)預實驗定性分析結(jié)果,選擇殘留有害物中相對含量最高的鄰苯二甲酸單乙二醇酯為提取目標物質(zhì),采用非溶劑提取中的固相微萃取技術、溶劑提取中的超聲提取、索式提取技術三種樣品前處理方法,通過檢測目標物質(zhì)絕對含量數(shù)值大小比較提取效果。實驗結(jié)果表明,超聲提取既可用于定性又可用于定量,固相微萃取適合作為成品膜的定性分析。比較四種溶劑(正己烷、二氯甲烷、丙酮、甲醇和乙酸乙酯2:1)在超聲提取方式下的提取效果,其中正己烷提取出的化合物種類最多,二氯甲烷是提取率最高。根據(jù)生產(chǎn)工藝分別對原膜OPP、面層膜OPP/INK、中間層OPP/INK/AD/VMPET、成品膜OPP/INK/AD/VMPET/AD/CPP中的殘留有害物成分進行定性分析,判定殘留有害物來源。增塑劑鄰苯二甲酸單乙二醇酯來自中間層薄膜OPP/INK/AD/VMPET,相對含量占總含量的70%,是干式復合工序中添加的各種化學助劑和真空鍍鋁PET膜中的粘合劑帶來的污染;乙酸丁酯、乙酸異戊酯主要來自印刷工序中的油墨中的有機溶劑;成品膜中鄰苯二甲酸單乙二醇酯殘留量為38.74mg/kg,乙酸丁酯的殘留量為20.54mg/kg,乙酸異戊酯的殘留量為17.13 mg/kg。將面層(OPP/INK)、中間層(OPP/INK/AD/VMPET)、成品膜(OPP/INK/AD/VMPET/AD/CPP)單獨用PE薄膜包裹貯存7天,結(jié)果表明儲存時間對面層基材中殘留有害物乙酸丁酯的影響較大,試驗時間從第一天到第七天,乙酸丁酯的殘留量從51.6 mg/kg降至20.1mg/kg。研究了三種食品模擬液其在不同溫度(40℃和60℃)和時間(分別放置2、4、6、8、12、24、36、72、96、240h)條件下,鄰苯二甲酸單乙二醇酯在食品模擬液中的遷移情況。實驗結(jié)果顯示溫度的改變對鄰苯二甲酸單乙二醇酯向食品模擬液體中的遷移有著顯著的影響;并且在三種食品模擬液遷移規(guī)律基本相似,遷移初期遷移速率都比較快,隨后逐漸減慢,最后到達平衡。購買市售復合塑料食品包裝及被包食品進行檢驗,10種復合塑料包裝袋中,增塑劑類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均檢測到。其中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主要來自樣品2、3、10中,殘留量分別為2.87、11.49、9.86mg/kg,均大于國標規(guī)定的量1.5mg/kg,殘留量超標;對相應的食品進行檢驗,10種不同食品樣品中共檢測出6種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zhì),分別為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鄰苯二甲酸二己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其中樣品2、3、10中檢測出的殘留有害物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殘留量分別為28.45mg/kg、29.43 mg/kg、 28.32 mg/kg均大于國標中的規(guī)定1.5 mg/kg,檢測超標。
【關鍵詞】:復合塑料包裝薄膜 殘留有害物 遷移行為 鄰苯二甲酸酯類 乙酸丁酯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B484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前言11-26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復合塑料包裝在食品包裝中的應用現(xiàn)狀12-13
- 1.3 復合塑料包裝材料中潛在的殘留有害物及其危害13-17
- 1.3.1 單體和降解產(chǎn)物14
- 1.3.2 加工助劑14-15
- 1.3.3 印刷油墨15-16
- 1.3.4 加工方式16
- 1.3.5 材料回收16-17
- 1.4 國內(nèi)外與食品接觸的塑料食品包裝的法令法規(guī)17-20
- 1.4.1 歐盟17-19
- 1.4.2 美國19
- 1.4.3 中國19-20
- 1.5 塑料包裝材料中殘留有害物遷移機理20
- 1.6 食品復合塑料包裝中殘留有害物遷移行為研究現(xiàn)狀20-24
- 1.6.1 食品模擬物的選擇20-21
- 1.6.2 遷移實驗分析方法21-23
- 1.6.3 遷移模型研究現(xiàn)狀23-24
- 1.7 本課題的研究內(nèi)容及意義24-26
- 1.7.1 研究內(nèi)容24
- 1.7.2 研究意義24-26
- 2 材料與方法26-35
- 2.1 實驗材料26
- 2.2 實驗儀器26-27
- 2.3 實驗方法27-35
- 2.3.1 索式提取技術27-28
- 2.3.2 超聲提取技術28-29
- 2.3.3 固相微萃取方法29-30
- 2.3.4 氣相色譜與質(zhì)譜聯(lián)用儀檢測技術30-32
- 2.3.5 樣品中殘留有害物的定量分析方法32
- 2.3.6 GC-MS檢測殘留有害物向食品模擬液的遷移方法32-33
- 2.3.7 固相萃取方法33-34
- 2.3.8 GC-MS檢測食品中殘留有害物的方法34-35
- 3 結(jié)果與討論35-80
- 3.1 樣品前處理技術對殘留有害物提取效果的影響35-43
- 3.1.1 固相微萃取提取技術35-37
- 3.1.2 索式提取技術37-39
- 3.1.3 超聲提取技術39-41
- 3.1.4 三種樣品前處理技術提取效果的比較41-43
- 3.2 超聲提取條件下不同溶劑對殘留有害物提取效果的影響43-51
- 3.2.1 四種溶劑提取效果的比較44-48
- 3.2.2 空白加標回收率的測定48
- 3.2.3 標準曲線的制作48-50
- 3.2.4 精密度實驗50
- 3.2.5 檢出限50-51
- 3.2.6 樣品測定51
- 3.3 復合塑料包裝材料中各層殘留有害物分析51-57
- 3.3.1 對原膜OPP檢測51-52
- 3.3.2 面層OPP/INK中殘留有害物檢測52-54
- 3.3.3 面層與阻隔層復合后的材料中殘留有害物檢測54-56
- 3.3.4 成品膜中殘留有害物檢測56-57
- 3.4 儲存時間對殘留有害物的影響57-61
- 3.4.1 儲存時間對面層中的殘留有害物的影響57-59
- 3.4.2 儲存時間對面層基材與阻隔層復合后的材料中的殘留有害物的影響59-60
- 3.4.3 儲存時間對成品膜中殘留有害物的影響60-61
- 3.5 殘留有害物在食品模擬液中遷移行為61-64
- 3.5.1 在水性及酸性食品模擬液中遷移62-63
- 3.5.2 在酒精類食品模擬液中遷移63
- 3.5.3 在脂肪類食品模擬液中遷移63-64
- 3.6 市售復合塑料包裝中食品內(nèi)殘留有害物分析64-80
- 3.6.1 空白加標回收率65-66
- 3.6.2 標準曲線的制作66-76
- 3.6.3 精密度檢驗及檢出限的測定76-77
- 3.6.4 復合塑料包裝材料中殘留有害物的分析77-79
- 3.6.5 復合塑料包裝中食品內(nèi)殘留有害物的分析79-80
- 4 結(jié)論80-82
- 4.1 結(jié)論80-81
- 4.2 創(chuàng)新點81-82
- 5 展望82-83
- 6 參考文獻83-88
- 7 攻讀碩士研究生發(fā)表論文情況88-89
- 8 致謝8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薛允連;國外流行的六種食品包裝材料[J];湖南包裝;2000年03期
2 王蘭;新型食品包裝材料[J];中國包裝;2000年01期
3 ;理想的食品包裝材料紙[J];上海包裝;2001年02期
4 鄭咸雅;食品包裝材料發(fā)展趨勢[J];湖南包裝;2002年02期
5 周潔 ,白木;食品包裝材料的革新[J];上海包裝;2002年01期
6 張麗紅;食品包裝材料的選用和設計[J];上海包裝;2002年03期
7 ;加拿大制成新型耐熱食品包裝材料[J];中國包裝工業(yè);2002年11期
8 侯海濤;食品包裝材料的多樣化[J];湖南包裝;2004年04期
9 黃崇杏;王志偉;王雙飛;;紙質(zhì)食品包裝材料中的殘留污染物[J];包裝工程;2007年07期
10 朱欽;劉磊;;淺談食品包裝材料安全[J];質(zhì)量探索;2008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秀珍;林應兆;;食品包裝材料容器的衛(wèi)生學調(diào)查[A];北京食品學會1982年年會論文(摘要)[C];1982年
2 張健;陳渝;趙榮;李忠;李國志;張瑩;;頂空氣相色譜法測定食品包裝材料中溶劑殘留物[A];2005年全國有機質(zhì)譜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3 崔艷艷;楊宇;陳廣學;;食品包裝材料遷移過程的研究[A];2013中國食品包裝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3年
4 齊浩辰;李秋紅;王思宇;;標準化對食品包裝材料檢測影響的研究[A];市場踐行標準化——第十一屆中國標準化論壇論文集[C];2014年
5 羅輝甲;曹國榮;許文才;;食品包裝材料中雙酚A檢測與分析方法的研究進展[A];第十三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6 曹雪慧;;食品包裝材料中雙酚A的遷移研究進展[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八屆年會暨第六屆東西方食品業(yè)高層論壇論文摘要集[C];2011年
7 余錦春;;食品紙包裝材料的發(fā)展前景[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包裝與食品工程分會第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3年
8 孫忠松;杜恒清;劉寶;王駿;;氣相色譜-離子阱質(zhì)譜法分析紙質(zhì)食品包裝材料中的甲基異噻唑啉酮殺菌防腐劑[A];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痆C];2012年
9 袁振華;查捷;;食品安全評價中樣品前處理方法研究[A];海峽兩岸首屆毒理學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10 穆乃強;富恩承;李增森;;氣相色譜法測定食品包裝材料聚氯乙烯薄膜中氯乙烯單體[A];天津市第四次色譜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集[C];198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食品包裝材料出口標準該升級了[N];中國工業(yè)報;2004年
2 顧學華 張傳新;德國對我國出口食品包裝材料提出新要求[N];國際商報;2004年
3 ;關注“包裝材料向食品的遷移”[N];中國包裝報;2007年
4 包才;明年將開始執(zhí)行食品包裝材料強制性認證標準[N];中國包裝報;2005年
5 記者 陳飛;七部門聯(lián)手清理有害食品包裝材料[N];健康報;2009年
6 劉天思;七部門要求清理食品包裝材料[N];中國食品質(zhì)量報;2009年
7 寶芝 焦強 記者 鄭貴增;石家莊市加大清理不合格食品包裝材料力度[N];中國包裝報;2010年
8 劉寶芝 焦強;我市清理不合格食品包裝材料[N];石家莊日報;2010年
9 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 黃衛(wèi)東;加強對食品包裝材料有害物質(zhì)的監(jiān)測和預警[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10 記者 黃小希;食品包裝材料開查“黑名單”將公布[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池海濤;食品包裝材料中添加劑遷移規(guī)律及模型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朱杰;淀粉基食品包裝材料結(jié)構與增塑劑遷移的關系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段晉峰;紙質(zhì)食品包裝材料中有害物質(zhì)的檢測[D];新疆大學;2010年
2 周興滿;纖維素的改性及其在食品包裝中的應用[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6年
3 陳立松;紙質(zhì)食品包裝材料中熒光增白劑檢測方法的研究[D];福州大學;2014年
4 王瀅;食品復合塑料包裝材料中殘留有害物遷移行為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5年
5 喬兆華;鋁塑復合食品包裝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質(zhì)的含量測定與遷移研究[D];山西大學;2015年
6 孫彬青;食品包裝材料中化合物的遷移分析[D];江南大學;2006年
7 張智;食品包材中重金屬殘留安全性評價及遷移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0年
8 白瑋瑋;食品及食品包裝材料中有機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3年
9 王天瑞;食品塑料包裝材料中酯類添加劑遷移行為的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10 李波;聚乙烯塑料食品包裝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質(zhì)的測定及遷移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7616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761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