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基底層合結構瞬態(tài)響應的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
發(fā)布時間:2025-02-15 10:14
柔性電子具有便攜、透明、輕質、伸展/彎曲等特性,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柔性基底是柔性電子器件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實現(xiàn)功能器件具有良好力學性能的關鍵材料。柔性基底層合結構相鄰層之間材料性質差異大,研究柔性基底層合結構瞬態(tài)響應特性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柔性電子多層結構的力學研究現(xiàn)狀,應用有限元軟件ABAQUS,首先,分析柔性基底元件結構的瞬態(tài)響應。計算分析了柔性基底層合柱受沖擊載荷時的瞬態(tài)響應;對比分析了不同基底厚度、截面尺寸的柔性基底層合柱在半正弦沖擊波作用下的動態(tài)力學行為。給出了層合柱上端面中心點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響應,以及接觸面中心點處的應力、應變響應,發(fā)現(xiàn)沖擊過程中柔性基層合柱出現(xiàn)大變形。結果表明:柔性基底與封裝層對硅層的緩沖保護起到了較大的作用,減少了沖擊力對硅層的破壞;柔性基層合柱瞬態(tài)響應隨基底厚度的增加而減小;均布載荷沖擊下,截面尺寸較大時層合柱瞬態(tài)響應平緩且出現(xiàn)一定幅度的波動;截面尺寸為較小時層合柱出現(xiàn)失穩(wěn)現(xiàn)象。其次,圍繞柔性基底/硅薄膜層合梁結構,探討其在沖擊載荷下的瞬態(tài)響應過程。計算了不同Si層厚度、基底彈性模量、基底厚度、材料組合等對其瞬態(tài)響應的影響。結果表明:Si層...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現(xiàn)狀
1.4 本文主要研究內容
2 柔性基層合柱瞬態(tài)響應的有限元模擬
2.1 引言
2.2 柔性基底層合柱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2.3 柔性基底層合柱的瞬態(tài)響應
2.3.1 層合柱的能量響應
2.3.2 柔性基底層合柱接觸面的應力應變響應
2.4 結果分析與討論
2.4.1 柔性基底厚度對層合柱結構瞬態(tài)響應的影響
2.4.2 截面尺寸對層合柱結構瞬態(tài)響應的影響
2.5 本章小結
3 柔性基/硅層合梁瞬態(tài)響應的有限元模擬
3.1 引言
3.2 柔性基底/硅層合梁的有限元模型
3.3 瞬態(tài)響應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3.3.1 硅層厚度對其瞬態(tài)響應的影響
3.3.2 基底厚度對其瞬態(tài)響應的影響
3.3.3 基底彈性模量對其瞬態(tài)響應的影響
3.3.4 材料組合對其瞬態(tài)響應的影響
3.4 本章小結
4 柔性基層合梁能量響應分析
4.1 引言
4.2 不同情形的能量響應
4.2.1 不同情形的應變能響應
4.2.2 不同情形的動能響應
4.3 硅層能量響應比值分析與討論
4.3.1 硅層厚度對能量響應比值的影響
4.3.2 基底厚度對能量響應比值的影響
4.3.3 基底彈性模量對能量響應比值的影響
4.3.4 材料組合對能量響應比值的影響
4.4 本章小結
5 柔性基層合懸臂梁的模態(tài)分析
5.1 引言
5.2 柔性基底層合懸臂梁的振動頻率與振型
5.2.1 柔性基底層合懸臂梁的固有頻率
5.2.2 柔性基底層合懸臂梁的振型
5.3 本章小結
6 總結與展望
6.1 研究工作的主要結論
6.2 研究工作的展望
參考文獻
在學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34149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現(xiàn)狀
1.4 本文主要研究內容
2 柔性基層合柱瞬態(tài)響應的有限元模擬
2.1 引言
2.2 柔性基底層合柱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2.3 柔性基底層合柱的瞬態(tài)響應
2.3.1 層合柱的能量響應
2.3.2 柔性基底層合柱接觸面的應力應變響應
2.4 結果分析與討論
2.4.1 柔性基底厚度對層合柱結構瞬態(tài)響應的影響
2.4.2 截面尺寸對層合柱結構瞬態(tài)響應的影響
2.5 本章小結
3 柔性基/硅層合梁瞬態(tài)響應的有限元模擬
3.1 引言
3.2 柔性基底/硅層合梁的有限元模型
3.3 瞬態(tài)響應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3.3.1 硅層厚度對其瞬態(tài)響應的影響
3.3.2 基底厚度對其瞬態(tài)響應的影響
3.3.3 基底彈性模量對其瞬態(tài)響應的影響
3.3.4 材料組合對其瞬態(tài)響應的影響
3.4 本章小結
4 柔性基層合梁能量響應分析
4.1 引言
4.2 不同情形的能量響應
4.2.1 不同情形的應變能響應
4.2.2 不同情形的動能響應
4.3 硅層能量響應比值分析與討論
4.3.1 硅層厚度對能量響應比值的影響
4.3.2 基底厚度對能量響應比值的影響
4.3.3 基底彈性模量對能量響應比值的影響
4.3.4 材料組合對能量響應比值的影響
4.4 本章小結
5 柔性基層合懸臂梁的模態(tài)分析
5.1 引言
5.2 柔性基底層合懸臂梁的振動頻率與振型
5.2.1 柔性基底層合懸臂梁的固有頻率
5.2.2 柔性基底層合懸臂梁的振型
5.3 本章小結
6 總結與展望
6.1 研究工作的主要結論
6.2 研究工作的展望
參考文獻
在學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341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4034149.html
上一篇:汶川縣肖家溝泥石流物源演變及沖出規(guī)模研究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