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W微分散體系實現(xiàn)甲酸/三辛胺-正辛醇體系萃取分離
發(fā)布時間:2021-12-10 08:36
以絡合萃取法實現(xiàn)了稀溶液中甲酸的富集。確定了高分配系數(shù)的萃取體系。根據(jù)傳質基本方程建立了傳質模型,計算并分析了油/水體系中的傳質過程,確定傳質控制步驟為甲酸自水相至水/油界面的傳質。計算了分散尺寸對體系傳質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由于水/油相比高,體系的傳質系數(shù)低,界面積小,以油/水微分散乳液實現(xiàn)萃取過程,傳質效率仍不高。引入惰性氣體,并構建氣/油/水體系,計算并分析了氣/油/水體系中的傳質過程并優(yōu)化了氣相加入量,結果表明,氣相的加入可以有效促進傳質過程。設計了雙重膜分散設備,制備了微米尺度的氣/油/水雙重乳液,并以此實現(xiàn)了稀溶液中甲酸的高效富集。
【文章來源】:化工學報. 2020,71(0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O/W體系的傳質微單元示意圖
圖2給出了油滴尺寸為1 mm,水/油體積比分別為25∶1、50∶1、75∶1和100∶1,假設保證油/水界面處TOA和甲酸的濃度均為0時,油滴內TOA和水相液膜內甲酸的累計傳質量nTOA和nHCOOH的對比。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相比增大,液膜逐漸增厚,油滴中TOA的傳質速率顯著大于水相液膜中甲酸的傳質速率。根據(jù)Wilke-Chang模型[35]可計算得絡合產(chǎn)物在油相中的傳質系數(shù)為7.2×10-11m2/s。因絡合物的待傳質量由到達油/水界面處甲酸的量決定,小于TOA在油滴中的傳質量,且TOA和絡合物傳質系數(shù)相差不顯著,可認為傳質過程不由絡合物的傳質過程控制,且可認為TOA和絡合物在油滴內的傳質為獨立的傳質過程。因此,在水/油相比大于25∶1時,萃取過程由甲酸自水膜內向油/水相界面的擴散傳質過程控制,以下可單獨針對液膜內的傳質過程進行計算。圖3給出了水/油體積比為75∶1,油滴平均直徑dO分別為1 cm、5 mm、1 mm、500μm和100μm時,水相中甲酸濃度隨傳質時間的降低過程。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分散尺寸的減小,油/水體系被分成更小的傳質單元,傳質單元中的液膜厚度逐漸減小,溶質在水相中的擴散距離減小,導致水相中傳質速率增快。
水相液膜中溶質的濃度變化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反應精餾回收糠醛生產(chǎn)中產(chǎn)生的甲酸和醋酸[J]. 王曉偉,李憑力,岳昌海,楊萬典,侯文貴. 化學工程. 2013(04)
[2]微尺度下非均相反應的研究進展[J]. 駱廣生,王凱,呂陽成,王玉軍,徐建鴻. 化工學報. 2013(01)
[3]低濃度甲酸溶液回收的研究方法[J]. 孫博,許松林. 天津化工. 2009(03)
[4]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水樣中的痕量雙酚A[J]. 李魚,劉建林,王曉麗,翦英紅,董德明,黎娜.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8(11)
[5]一種從有機廢水中獲取甲酸的方法[J]. 張曉娟,唐麗華,陳恩之,賈長英,邵英貴. 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 2006(04)
[6]從醇/酮裝置酸性廢水中回收甲酸[J]. 張曉娟,唐麗華,賈長英,陳紅,陳恩之,周亞綿. 化工環(huán)保. 2005(06)
[7]絡合萃取技術在極性有機物稀溶液中的應用進展[J]. 李德亮,崔節(jié)虎,秦煒. 化工進展. 2004(06)
[8]三辛胺萃取有機羧酸的機理(Ⅰ)──三辛胺-醋酸體系[J]. 文梅,楊義燕,戴猷元,汪家鼎. 化工學報. 1998(03)
[9]醋酸稀溶液的絡合萃取[J]. 嫡麗巴哈,楊義燕,戴猷元. 高;瘜W工程學報. 1993(02)
[10]水、甲酸、乙酸分離的研究[J]. 張培輝,韋奇,朱衛(wèi)東,沈國強. 石油化工. 1993(04)
本文編號:3532261
【文章來源】:化工學報. 2020,71(0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O/W體系的傳質微單元示意圖
圖2給出了油滴尺寸為1 mm,水/油體積比分別為25∶1、50∶1、75∶1和100∶1,假設保證油/水界面處TOA和甲酸的濃度均為0時,油滴內TOA和水相液膜內甲酸的累計傳質量nTOA和nHCOOH的對比。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相比增大,液膜逐漸增厚,油滴中TOA的傳質速率顯著大于水相液膜中甲酸的傳質速率。根據(jù)Wilke-Chang模型[35]可計算得絡合產(chǎn)物在油相中的傳質系數(shù)為7.2×10-11m2/s。因絡合物的待傳質量由到達油/水界面處甲酸的量決定,小于TOA在油滴中的傳質量,且TOA和絡合物傳質系數(shù)相差不顯著,可認為傳質過程不由絡合物的傳質過程控制,且可認為TOA和絡合物在油滴內的傳質為獨立的傳質過程。因此,在水/油相比大于25∶1時,萃取過程由甲酸自水膜內向油/水相界面的擴散傳質過程控制,以下可單獨針對液膜內的傳質過程進行計算。圖3給出了水/油體積比為75∶1,油滴平均直徑dO分別為1 cm、5 mm、1 mm、500μm和100μm時,水相中甲酸濃度隨傳質時間的降低過程。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分散尺寸的減小,油/水體系被分成更小的傳質單元,傳質單元中的液膜厚度逐漸減小,溶質在水相中的擴散距離減小,導致水相中傳質速率增快。
水相液膜中溶質的濃度變化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反應精餾回收糠醛生產(chǎn)中產(chǎn)生的甲酸和醋酸[J]. 王曉偉,李憑力,岳昌海,楊萬典,侯文貴. 化學工程. 2013(04)
[2]微尺度下非均相反應的研究進展[J]. 駱廣生,王凱,呂陽成,王玉軍,徐建鴻. 化工學報. 2013(01)
[3]低濃度甲酸溶液回收的研究方法[J]. 孫博,許松林. 天津化工. 2009(03)
[4]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水樣中的痕量雙酚A[J]. 李魚,劉建林,王曉麗,翦英紅,董德明,黎娜.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8(11)
[5]一種從有機廢水中獲取甲酸的方法[J]. 張曉娟,唐麗華,陳恩之,賈長英,邵英貴. 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 2006(04)
[6]從醇/酮裝置酸性廢水中回收甲酸[J]. 張曉娟,唐麗華,賈長英,陳紅,陳恩之,周亞綿. 化工環(huán)保. 2005(06)
[7]絡合萃取技術在極性有機物稀溶液中的應用進展[J]. 李德亮,崔節(jié)虎,秦煒. 化工進展. 2004(06)
[8]三辛胺萃取有機羧酸的機理(Ⅰ)──三辛胺-醋酸體系[J]. 文梅,楊義燕,戴猷元,汪家鼎. 化工學報. 1998(03)
[9]醋酸稀溶液的絡合萃取[J]. 嫡麗巴哈,楊義燕,戴猷元. 高;瘜W工程學報. 1993(02)
[10]水、甲酸、乙酸分離的研究[J]. 張培輝,韋奇,朱衛(wèi)東,沈國強. 石油化工. 1993(04)
本文編號:35322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5322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