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離散元方法的松散體滑動堆積特性及影響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0-30 22:29
松散體結構松散,是崩塌、滑坡等地質(zhì)災害的主要物源,其致災范圍受含石量和坡度等因素影響較大.傳統(tǒng)的對松散體滑動堆積特性的研究多為宏觀或定性分析,對細觀的內(nèi)在運動機理研究較少.本文采用離散元方法定量分析了含石量和坡度變化對松散顆;瑒雍蟮臎_程、堆積寬度、最大厚度、堆積面積、堆積輪廓形狀、堆積區(qū)體積、靜堆積角和累積質(zhì)量等堆積特征值的影響,并從顆粒的能量和接觸力角度探討了松散體災變過程中的運動和堆積特征,以揭示顆粒之間的相互作用機理.研究結果表明:含石量在0—70%范圍增加時,沖程、堆積寬度和堆積面積均先增大后遞減,最終累積質(zhì)量減小;坡度在30°—65°范圍增大時,沖程、堆積寬度、堆積面積和累積質(zhì)量均會增大,最大厚度近似線性減小,靜堆積角近似二次函數(shù)減小.此外,粗、細顆粒在堆積區(qū)的體積占額存在一個臨界距離Lc,當距坡腳線距離L <Lc時,細顆粒大于粗顆粒所占體積;當L> Lc時,細顆粒小于粗顆粒所占體積.
【文章來源】:物理學報. 2020,69(16)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頁數(shù)】:16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地震作用下松散體變形過程及堆積形態(tài)的數(shù)值模擬[J]. 雷明,許澤星,劉興年,王協(xié)康. 工程科學與技術. 2018(03)
[2]無黏性土滑動和堆積特性的模型試驗研究[J]. 雷先順,謝沃,盧坤林,朱大勇,陳菊香. 巖土工程學報. 2016(02)
[3]土石混合體粒度分形特性及其與含石量和強度的關系[J]. 舒志樂,劉新榮,劉?h,李月.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3)
[4]顆粒分層過程三維離散元法模擬研究[J]. 趙啦啦,劉初升,閆俊霞,徐志鵬. 物理學報. 2010(03)
[5]顆粒堆內(nèi)微觀力學結構的離散元模擬研究[J]. 趙永志,江茂強,徐平,鄭津洋. 物理學報. 2009(03)
[6]降雨型堆積層滑坡的加卸載響應比特征及其預測作用與意義[J]. 賀可強,周敦云,王思敬.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4(16)
本文編號:3467540
【文章來源】:物理學報. 2020,69(16)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頁數(shù)】:16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地震作用下松散體變形過程及堆積形態(tài)的數(shù)值模擬[J]. 雷明,許澤星,劉興年,王協(xié)康. 工程科學與技術. 2018(03)
[2]無黏性土滑動和堆積特性的模型試驗研究[J]. 雷先順,謝沃,盧坤林,朱大勇,陳菊香. 巖土工程學報. 2016(02)
[3]土石混合體粒度分形特性及其與含石量和強度的關系[J]. 舒志樂,劉新榮,劉?h,李月.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3)
[4]顆粒分層過程三維離散元法模擬研究[J]. 趙啦啦,劉初升,閆俊霞,徐志鵬. 物理學報. 2010(03)
[5]顆粒堆內(nèi)微觀力學結構的離散元模擬研究[J]. 趙永志,江茂強,徐平,鄭津洋. 物理學報. 2009(03)
[6]降雨型堆積層滑坡的加卸載響應比特征及其預測作用與意義[J]. 賀可強,周敦云,王思敬.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4(16)
本文編號:34675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4675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