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工程管理論文 >

化學吸收劑強化微藻固碳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1-10-17 07:47
  微藻固碳可緩解因化石燃料燃燒所造成的全球性氣候變化和能源危機而受到廣泛關注,但固碳效率低是限制其廣泛應用的主要障礙,目前,化學吸收劑強化微藻固碳技術逐漸興起。本文從培養(yǎng)液環(huán)境特征和微藻固碳生理生化表型特征兩方面對化學吸收劑強化微藻固碳研究進行梳理和總結,其中所涉及的調變參數包括:化學吸收劑種類、添加量、添加方式、添加時期等。最后,評述了現有化學吸收劑強化微藻固碳技術存在的共性問題——作用機制和設計原則不清,并就該問題從微觀-介觀-宏觀3個層面提出解決路徑。運用組學分析技術,探究化學吸收劑強化微藻固碳的調控機制和本質原因;結合"光化學-原位微量熱"測試技術掌握化學吸收劑強化微藻固碳的共性途徑及其變化規(guī)律;通過可視化實驗方法闡明CO2供應、溶解、傳遞和固定之間的平衡關系。實現化學吸收劑的精準調控,提高微藻固碳效率。 

【文章來源】:化工進展. 2020,39(S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9 頁

【部分圖文】:

化學吸收劑強化微藻固碳研究進展


微藻固定煙氣CO2及其下游應用

變化曲線,吸收劑,化學,非生物


綜上所述,化學吸收劑為堿性溶液,其添加可以提高培養(yǎng)液p H及培養(yǎng)液p H緩沖能力,可以通過化學吸收劑的合理添加,并輔以恰當的CO2供給策略,使培養(yǎng)液p H維持在適宜微藻生長的范圍內,從而強化微藻固碳效果。圖3 生物體系中培養(yǎng)液p H隨時間和TEA添加濃度的變化曲線[32]

變化曲線,生物體系,變化曲線,濃度


生物體系中培養(yǎng)液p H隨時間和TEA添加濃度的變化曲線[3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營養(yǎng)條件對微藻Ankistrodesmus sp.CJ09生長和油脂積累的影響[J]. 潘孝妍,陳長鴻,王秀海,曹猛,劉平懷.  中國油脂. 2020(03)
[2]燃煤電廠煙氣二氧化碳胺法捕集工藝改進研究進展[J]. 林海周,裴愛國,方夢祥.  化工進展. 2018(12)
[3]pH、鹽度對小球藻生長量和溶氧量的影響[J]. 張奇,曹英昆,邢澤宇,梁艷,沈慶洲.  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8(11)
[4]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捕集技術研究及應用[J]. 韓濤,趙瑞,張帥,余學海,廖海燕.  煤炭工程. 2017(S1)
[5]有機胺對螺旋藻生長及固碳效果的影響[J]. 王兆印,李一鋒,張旭,朱明龍,譚文松.  高;瘜W工程學報. 2017(02)
[6]銅綠微囊藻和小球藻對水環(huán)境pH的影響[J]. 蘇發(fā)文,高鵬程,來琦芳,么宗利,陸建學,周凱,仲啟鋮,鄭亮,王慧.  中國水產科學. 2016(06)
[7]醇胺溶液吸收CO2的動力學研究進展[J]. 陳思銘,張永春,郭超,陳紹云.  化工進展. 2014(S1)
[8]鹽度和無機碳對蛋白核小球藻生長、胞外碳酸酐酶活性及其基因表達的影響[J]. 王瑋蔚,孫雪,王冬梅,沈佳,徐年軍.  水產學報. 2014(07)
[9]醇胺法脫硫脫碳技術研究進展[J]. 韓淑怡,王科,黃勇,祁亞玲,胡玲,焦圣華.  天然氣與石油. 2014(03)
[10]微藻碳酸酐酶的特性及其環(huán)境調控[J]. 黃瑾,夏建榮,鄒定輝.  植物生理學通訊. 2010(07)

博士論文
[1]低濃度二氧化碳培養(yǎng)微藻的吸收強化和煙道氣組分調變[D]. 孫中亮.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2015
[2]燃煤電廠CO2化學吸收及同微藻油提取工藝的耦合[D]. 楊潔.華東理工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醇胺溶液捕集煙道氣中CO2實驗研究[D]. 陸詩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44139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44139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2a7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