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陽離子共摻二氧化鈦和共蒸發(fā)全無機鈣鈦礦薄膜的制備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3 21:49
近年來鈣鈦礦材料由于禁帶寬度可調控、有較長的載流子擴散長度和較低的激子束縛能等優(yōu)良特性而受到光伏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并且在短短10年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已經(jīng)達到了 24%以上,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取代單晶硅的新型太陽能電池。在目前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電子傳輸層和鈣鈦礦吸光層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前者主要進行傳輸電子和阻擋空穴,后者則主要吸收太陽光,產(chǎn)生光生電子與空穴,因此,對兩者材料的選擇與調控就顯得至關重要。對于電子傳輸層,人們比較普遍的選擇就是導電率良好、比較穩(wěn)定且廉價的TiO2,不過一般TiO2的制備過程中需要經(jīng)過高溫處理,這樣就阻礙了其在柔性設備上的應用,并且TiO2的電導率和能帶還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此外,有機/無機雜化的鈣鈦礦材料的不穩(wěn)定性也一直困擾著人們,尤其是其中的有機成分對溫度和濕度的耐受性比較低,放在空氣中時很容易對材料的結構產(chǎn)生破壞,導致制成的器件穩(wěn)定性不好。這些問題都嚴重阻礙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商業(yè)化進程,基于以上這些問題,我們做了如下工作:1.采用低溫化學浴的方法將鈮(Nb)和鉭(Ta)離子共摻雜進TiO2晶格當中,制備出了高質量的摻雜TiO2薄膜,通...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太陽能電池器件最高效率記錄圖??
Photoanode?Electrolyte?Counter?electrode??圖1.2染料敏化太陽電池的示意圖[13]??1986年,柯達公司的鄧青云等人[14]首先研制出有機薄膜光伏電池,開始在??IT0上面蒸鍍一層酞菁銅(CuPc)作為給體,然后在上面蒸鍍一層茈酰亞胺??(PTCBI)作為受體,組成一個類似P-N結的雙層膜太陽能電池,雖然最終只取??得了?1%的器件效率,但其為有機光伏電池開拓了一條新的思路,引起眾多科學??家的興趣。隨后在眾多科學家不懈的努力下,2015年報道的最高效率已達到??11.5%[2],?2018年由南開大學陳永勝團隊制備的疊層有機光伏器件更是實現(xiàn)了??17.3%的轉化效率[15]。目前比較普遍的有機光伏電池的結構如下圖1.3所示[16]。??雖然有機光伏電池易于沉積,成本低廉,但是化學穩(wěn)定性太差,對封裝的要求??較高
隨后在眾多科學家不懈的努力下,2015年報道的最高效率已達到??11.5%[2],?2018年由南開大學陳永勝團隊制備的疊層有機光伏器件更是實現(xiàn)了??17.3%的轉化效率[15]。目前比較普遍的有機光伏電池的結構如下圖1.3所示[16]。??雖然有機光伏電池易于沉積,成本低廉,但是化學穩(wěn)定性太差,對封裝的要求??較高,造成其大規(guī)模產(chǎn)業(yè)化難度比較高,亟待之后的科學家解決。??(a)?,|'':::_:彳I..1.乂??■*.,?;>.:;"?i??陰極\??給體-受沐共觀??給體?彳??.陽極?辦’?隨?.:.’??'玻璃纖?玻璃基底'?—:??圖1.3有機光伏電池的結構[16]:電子給體-受體雙層異質結(a)體異質結(b)??量子點太陽能電池由于理論預測效率可以達到44%以上,因此近年來成為??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有機太陽能電池簡介與展望[J]. 陸恒,路皓,徐新軍,吳有智,薄志山. 化學教育(中英文). 2018(20)
[2]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近期進展[J]. 柴磊,鐘敏. 物理學報. 2016(23)
[3]鈣鈦礦太陽電池綜述[J]. 姚鑫,丁艷麗,張曉丹,趙穎. 物理學報. 2015(03)
[4]量子點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J]. 楊健茂,胡向華,田啟威,唐明華,陳志鋼,查劉生. 材料導報. 2011(23)
本文編號:3435464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太陽能電池器件最高效率記錄圖??
Photoanode?Electrolyte?Counter?electrode??圖1.2染料敏化太陽電池的示意圖[13]??1986年,柯達公司的鄧青云等人[14]首先研制出有機薄膜光伏電池,開始在??IT0上面蒸鍍一層酞菁銅(CuPc)作為給體,然后在上面蒸鍍一層茈酰亞胺??(PTCBI)作為受體,組成一個類似P-N結的雙層膜太陽能電池,雖然最終只取??得了?1%的器件效率,但其為有機光伏電池開拓了一條新的思路,引起眾多科學??家的興趣。隨后在眾多科學家不懈的努力下,2015年報道的最高效率已達到??11.5%[2],?2018年由南開大學陳永勝團隊制備的疊層有機光伏器件更是實現(xiàn)了??17.3%的轉化效率[15]。目前比較普遍的有機光伏電池的結構如下圖1.3所示[16]。??雖然有機光伏電池易于沉積,成本低廉,但是化學穩(wěn)定性太差,對封裝的要求??較高
隨后在眾多科學家不懈的努力下,2015年報道的最高效率已達到??11.5%[2],?2018年由南開大學陳永勝團隊制備的疊層有機光伏器件更是實現(xiàn)了??17.3%的轉化效率[15]。目前比較普遍的有機光伏電池的結構如下圖1.3所示[16]。??雖然有機光伏電池易于沉積,成本低廉,但是化學穩(wěn)定性太差,對封裝的要求??較高,造成其大規(guī)模產(chǎn)業(yè)化難度比較高,亟待之后的科學家解決。??(a)?,|'':::_:彳I..1.乂??■*.,?;>.:;"?i??陰極\??給體-受沐共觀??給體?彳??.陽極?辦’?隨?.:.’??'玻璃纖?玻璃基底'?—:??圖1.3有機光伏電池的結構[16]:電子給體-受體雙層異質結(a)體異質結(b)??量子點太陽能電池由于理論預測效率可以達到44%以上,因此近年來成為??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有機太陽能電池簡介與展望[J]. 陸恒,路皓,徐新軍,吳有智,薄志山. 化學教育(中英文). 2018(20)
[2]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近期進展[J]. 柴磊,鐘敏. 物理學報. 2016(23)
[3]鈣鈦礦太陽電池綜述[J]. 姚鑫,丁艷麗,張曉丹,趙穎. 物理學報. 2015(03)
[4]量子點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J]. 楊健茂,胡向華,田啟威,唐明華,陳志鋼,查劉生. 材料導報. 2011(23)
本文編號:34354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4354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