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高溫噴霧干燥實驗設備的開發(fā)
本文關鍵詞:亞高溫噴霧干燥實驗設備的開發(fā),,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開發(fā)亞高溫噴霧干燥實驗設備主要是依據干燥所處理的物料特性,在食品、醫(yī)藥、生化等領域的某些產品生產過程中,它的生物活性成分,無法承受高溫介質環(huán)境,例如食品中的很多熱敏性物質如牛初乳粉、乳酸菌素粉、酸奶粉等在生產過程中會出現營養(yǎng)成分受到破壞、色澤、口味、性能差等缺陷。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了對亞高溫噴霧干燥設備的開發(fā);趥鹘y(tǒng)噴霧干燥、沸騰干燥技術基礎上,及國內外噴霧干燥技術和干燥設備制造的成功經驗進行了亞高溫噴霧干燥實驗設備的設計。為今后的低溫噴霧干燥設備開發(fā)完善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的依據。本課題對亞高溫噴霧干燥實驗設備國產化的一些關鍵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探討,通過對亞高溫噴霧干燥實驗設備干燥機理的分析,設計了一套亞高溫噴霧器系統(tǒng),主要研究內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了氣流式噴霧技術和沸騰干燥的霧化機理;通過實驗驗證了亞高溫噴霧干燥實驗設備實際干燥情況;2.對亞高溫噴霧干燥實驗設備機械設計中相關參數選擇的做了嘗試;3.設計了一套亞高溫噴霧干燥實驗設備,此亞高溫噴霧干燥實驗設備系統(tǒng)是由空氣加熱、干燥、細粉附聚、氣固分離以及原料液供給系統(tǒng)等組成。4.采用雙流體霧化器,下噴霧,下進風,下出料,上排風使物料在較低溫下完成干燥過程;塔內設有復聚系統(tǒng),使產品具有良好的沖調性。
【關鍵詞】:噴霧干燥 亞高溫 熱敏性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東方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B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3
- 第1章 緒論13-19
- 1.1 研制的意義和應用前景13-14
- 1.1.1 研制的意義13
- 1.1.2 應用前景13-14
- 1.2 現狀及發(fā)展趨勢14-16
- 1.2.1 國內外現狀14-15
- 1.2.2 設備未來發(fā)展趨勢15-16
- 1.3 研究的依據、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16
- 1.3.1 研究的依據16
- 1.3.2 特色及創(chuàng)新之處16
- 1.4 研究目標、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性問題16-19
- 1.4.1 研究內容16-17
- 1.4.2 擬解決的關鍵性問題17-19
- 第2章 噴霧干燥技術介紹19-27
- 2.1 噴霧干燥系統(tǒng)類型19
- 2.1.1 開放式噴霧干燥系統(tǒng)19
- 2.1.2 封閉循環(huán)噴霧干燥系統(tǒng)19
- 2.1.3 半封閉循環(huán)式噴霧干燥系統(tǒng)19
- 2.2 噴霧干燥系統(tǒng)應滿足的要求19-20
- 2.3 熱風與霧滴的運動形式20-23
- 2.3.1 并流型21-22
- 2.3.2 逆流型22-23
- 2.3.3 混合流型23
- 2.4 霧化器23-25
- 2.5 傳統(tǒng)開放式噴干燥技術25-26
- 2.6 小結26-27
- 第3章 亞高溫噴霧干燥設備的總體設計27-31
- 3.1 主要技術參數27
- 3.2 總體方案確定27-28
- 3.2.1 干燥系統(tǒng)類型確定27
- 3.2.2 熱風與霧滴運動形式確定27
- 3.2.3 霧化器的確定27-28
- 3.3 原理及設備工藝流程28-29
- 3.3.1 能量轉換原理28
- 3.3.2 設備工作原理28-29
- 3.4 小結29-31
- 第4章 亞高溫噴霧干燥設備的詳細設計31-58
- 4.1 各單機設備的設計與選擇31-56
- 4.1.1 干燥塔塔體設計31-33
- 4.1.2 各風機風量設計33-36
- 4.1.3 旋風分離器的設計36-39
- 4.1.4 風機的選擇39-48
- 4.1.5 蠕動泵的選擇48-49
- 4.1.6 熱風分配器與沸騰床設計49-50
- 4.1.7 空氣加熱器50-53
- 4.1.8 霧化器的選擇53-55
- 4.1.9 進、排風管徑的計算55-56
- 4.1.10 暫存罐設計56
- 4.1.11 設備腳座設計56
- 4.2 亞高溫噴霧干燥設備圖56-57
- 4.3 設備與部件57
- 4.4 小結57-58
- 第5章 亞高溫噴霧干燥設備的安裝與實驗58-64
- 5.1 亞高溫噴霧干燥設備的安裝58-59
- 5.1.1 空氣預熱系統(tǒng)內的安裝58
- 5.1.2 干燥室58
- 5.1.3 加料系統(tǒng)58-59
- 5.1.4 氣固分離系統(tǒng)59
- 5.1.5 卸料系統(tǒng)59
- 5.1.6 各主要系統(tǒng)的連接59
- 5.2 亞高溫噴霧干燥設備的實驗59-63
- 5.2.1 噴霧干燥實驗的初期準備工作59-60
- 5.2.2 噴霧干燥實驗參數設定與噴霧干燥60-61
- 5.2.3 干燥產品的檢測與感官評價61-63
- 5.3 本章小結63-64
- 第6章 結論與展望64-65
- 6.1 結論64
- 6.2 展望64-65
- 參考文獻65-68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其它成果68-69
- 致謝6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戴命和;噴霧干燥過程的熱質分析及工藝優(yōu)化[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3期
2 張文孝,姚學勇,王玉德;噴霧干燥現狀及展望[J];食品與機械;2004年06期
3 蔡業(yè)彬;曾亞森;胡智華;李瑞芳;;噴霧干燥技術研究現狀及其在中藥制藥中的應用[J];化工裝備技術;2006年02期
4 黃立新;周瑞君;MUJUMDAR A S;;噴霧干燥過程中產品玻璃化溫度轉變和質量控制[J];林產化學與工業(yè);2007年01期
5 柏兆鈺;董金善;;噴霧干燥的節(jié)能分析[J];江蘇化工;2007年02期
6 周學永;高建保;;噴霧干燥粘壁的原因與解決途徑[J];應用化工;2007年06期
7 安鴻翔;周連泉;范智文;孫琦;林小龍;;模擬含硼廢液噴霧干燥試驗[J];輻射防護;2007年05期
8 于才淵;馬晶晶;;噴霧干燥—目標產品的功能化[J];干燥技術與設備;2007年04期
9 黃立新;周瑞君;A.S.Mujumdar;;近年來噴霧干燥技術研究進展和展望[J];干燥技術與設備;2008年01期
10 M.Piatkowski;I.Zbicinski;朱曙光;;火焰噴霧干燥[J];干燥技術與設備;201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優(yōu)杰;徐德生;馮怡;趙立杰;阮克鋒;;利用數值模擬技術分析中藥噴霧干燥黏壁原因[A];2013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3年
2 李克林;;噴霧干燥粒料連續(xù)壓制時的單重變化規(guī)律研究[A];2009(重慶)中西部第二屆有色金屬工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黃偉歡;義建軍;;噴霧干燥法制備烯烴聚合催化劑載體[A];中國化工學會2008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8年
4 劉殿宇;;空氣相對濕度對噴霧干燥生產的影響[A];第三屆中國奶業(yè)大會論文集(下冊)[C];2012年
5 王志良;單金海;張宇;劉向云;;玻璃化轉變對中藥噴霧干燥過程和產品質量的影響[A];2008年中國藥學會學術年會暨第八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08年
6 陳元元;王國恒;;離心壓力式噴霧干燥過程數學模擬研究[A];2004全國能源與熱工學術年會論文集(2)[C];2004年
7 莫玲;李竹青;陳劍;龐婕;樂國偉;施用暉;;噴霧干燥對牛奶蛋白質氧化的影響[A];優(yōu)質乳品與嬰幼兒健康:挑戰(zhàn)和解決方案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馮怡;劉怡;徐德生;;中藥提取物微囊化防潮技術及其機理研究[A];2006第六屆中國藥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Mohammad Khalid Anwer;Suraj Prakash Agarwal;Asgar Ali;Yasmin Sultana;崔佳麗;劉建珍;游金坤;李鵬;李寶才;;黃腐酸和羥丙基-β-環(huán)糊精對阿司匹林分解的影響比較[A];2010中國腐植酸行業(yè)低碳經濟交流大會暨第九屆全國綠色環(huán)保肥料(農藥)新技術、新產品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崔云龍;劉杰;姬金紅;;噴霧干燥溫度對Bt制劑質量的影響[A];全國生物防治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199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路進寧 林祖聰;關注噴霧干燥技術應用細節(jié)[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2 于海春;了解可壓性影響因素 合理選用噴霧干燥乳糖[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3 楊楊;QLY型噴霧干燥實驗機研制完成[N];中國石化報;2003年
4 ;噴霧干燥技術在中藥配方顆粒中的應用體會[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5 武漢工業(yè)大學 王志輝;墻地磚生產過程中噴霧干燥的工藝控制[N];中國建材報;2002年
6 徐春容邋白娟;德眾藥業(yè):“德在藥中”的百年企業(yè)[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7 廣建;流體力學在陶瓷業(yè)中的應用[N];廣東建設報;2004年
8 杜偉;承德頸復康藥業(yè)集團顆粒劑生產示范工程通過驗收[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9 胡祖福;佳發(fā)研制出流化造粒包衣干燥機[N];中國化工報;2010年
10 馬丙霞;螺旋藻不宜農戶養(yǎng)[N];福建科技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許建辰;口腔崩解給藥系統(tǒng)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2 石曉峰;噴霧干燥法制備納米復合含能微球及性能表征[D];中北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志豐;亞高溫噴霧干燥實驗設備的開發(fā)[D];黑龍江東方學院;2015年
2 陳志平;煙酰胺噴霧干燥的工藝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9年
3 蘇旭彬;濕顆粒粘附模型及噴霧干燥粘壁規(guī)律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4 馬川川;奶粉氣流式噴霧干燥過程中粘壁現象的研究[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蔡薇;噴霧干燥方法制備對乙酰氨基酚緩釋微球的工藝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7年
6 黃安濤;噴霧干燥中耦合流場的數值模擬及塔體性能參數的分析[D];中南大學;2007年
7 劉曉龍;二種中藥制劑噴霧干燥防粘壁關鍵技術研究[D];河南中醫(yī)學院;2014年
8 賈超;噴霧干燥系統(tǒng)運行條件對嬰兒配方乳粉品質影響的研究[D];黑龍江東方學院;2015年
9 邢樹禮;噴霧干燥法制備藥物微囊和微球的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09年
10 李天友;壓力式噴嘴霧化特性實驗研究及噴霧干燥熱質傳遞特性數值模擬[D];四川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亞高溫噴霧干燥實驗設備的開發(fā),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00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40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