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漯河郾城區(qū)冬小麥LAI反演結果真實性檢驗
發(fā)布時間:2021-07-26 19:31
為對比不同真實性檢驗方法對高分一號(GF-1)/WFV冬小麥葉面積指數(leaf area index,LAI)反演結果的驗證效果,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qū)為研究區(qū),分別采用單點測量值驗證、多點采樣尺度上推驗證以及引入高空間分辨率影像驗證3種方法對基于GF-1/WFV影像的冬小麥LAI反演結果進行了真實性檢驗。研究結果表明,3種驗證方法得到的均方根誤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別為0. 57,0. 80和0. 46,相關系數分別為0. 885,0. 508和0. 867。由于基于多點采樣尺度上推方法對采樣點數量及其位置要求較高,因此在本研究采樣點較少的情況下精度較低,效果欠佳;另外2種方法精度相對較高,適用性較強,但其中引入高空間分辨率影像驗證方法精度更高,更適用于GF-1/WFV影像LAI反演的真實性檢驗。
【文章來源】:國土資源遙感. 2020,32(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漯河市郾城區(qū)研究區(qū)及采樣點位置示意圖
對獲取的GF-1/WFV影像使用ENVI5.3軟件進行正射校正、輻射定標和大氣校正等處理。在研究區(qū)WorldView-2影像上選取正射影像校正所需的控制點,采用ENVI 5.3軟件自帶的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數據對GF-1影像進行正射校正。輻射定標系數來自于中國資源衛(wèi)星中心網站,基于該定標系數可以將原始DN值圖像轉換為輻亮度圖像。GF-1/WFV影像的大氣校正使用FLAASH模塊完成,大氣模型選擇中緯度冬季(mid-latitude winter,MLW)模型,氣溶膠模型選擇農村模型,各波段光譜響應函數如圖2所示。1.2 基于GF-1/WFV的LAI遙感反演
利用1.2.1節(jié)的方法流程,得到研究區(qū)GF-1/WFV影像小麥LAI反演結果,如圖3所示。從結果中可以看出,處于分蘗期的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qū)LAI值多在2~4之間,其中南部沙河沿岸地區(qū)LAI較高,而北部地區(qū)LAI較低。2 真實性檢驗方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黑河中游LAI產品的真實性檢驗研究[J]. 家淑珍,馬明國,于文憑. 遙感技術與應用. 2014(06)
[2]關鍵陸表參數遙感產品真實性檢驗方法研究進展[J]. 吳小丹,聞建光,肖青,李新,劉強,唐勇,竇寶成,彭菁菁,游冬琴,李小文. 遙感學報. 2015(01)
[3]葉面積指數遙感反演研究進展與展望[J]. 劉洋,劉榮高,陳鏡明,程曉,鄭光.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13(05)
[4]基于分段方式選擇敏感植被指數的冬小麥葉面積指數遙感反演[J]. 李鑫川,徐新剛,鮑艷松,黃文江,羅菊花,董瑩瑩,宋曉宇,王紀華.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2(17)
[5]定量遙感產品真實性檢驗的基礎與方法[J]. 張仁華,田靜,李召良,蘇紅波,陳少輝.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0(02)
[6]PROSAIL冠層光譜模型遙感反演區(qū)域葉面積指數[J]. 李淑敏,李紅,孫丹峰,周連第.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9(10)
本文編號:3304215
【文章來源】:國土資源遙感. 2020,32(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漯河市郾城區(qū)研究區(qū)及采樣點位置示意圖
對獲取的GF-1/WFV影像使用ENVI5.3軟件進行正射校正、輻射定標和大氣校正等處理。在研究區(qū)WorldView-2影像上選取正射影像校正所需的控制點,采用ENVI 5.3軟件自帶的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數據對GF-1影像進行正射校正。輻射定標系數來自于中國資源衛(wèi)星中心網站,基于該定標系數可以將原始DN值圖像轉換為輻亮度圖像。GF-1/WFV影像的大氣校正使用FLAASH模塊完成,大氣模型選擇中緯度冬季(mid-latitude winter,MLW)模型,氣溶膠模型選擇農村模型,各波段光譜響應函數如圖2所示。1.2 基于GF-1/WFV的LAI遙感反演
利用1.2.1節(jié)的方法流程,得到研究區(qū)GF-1/WFV影像小麥LAI反演結果,如圖3所示。從結果中可以看出,處于分蘗期的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qū)LAI值多在2~4之間,其中南部沙河沿岸地區(qū)LAI較高,而北部地區(qū)LAI較低。2 真實性檢驗方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黑河中游LAI產品的真實性檢驗研究[J]. 家淑珍,馬明國,于文憑. 遙感技術與應用. 2014(06)
[2]關鍵陸表參數遙感產品真實性檢驗方法研究進展[J]. 吳小丹,聞建光,肖青,李新,劉強,唐勇,竇寶成,彭菁菁,游冬琴,李小文. 遙感學報. 2015(01)
[3]葉面積指數遙感反演研究進展與展望[J]. 劉洋,劉榮高,陳鏡明,程曉,鄭光.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13(05)
[4]基于分段方式選擇敏感植被指數的冬小麥葉面積指數遙感反演[J]. 李鑫川,徐新剛,鮑艷松,黃文江,羅菊花,董瑩瑩,宋曉宇,王紀華.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2(17)
[5]定量遙感產品真實性檢驗的基礎與方法[J]. 張仁華,田靜,李召良,蘇紅波,陳少輝.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0(02)
[6]PROSAIL冠層光譜模型遙感反演區(qū)域葉面積指數[J]. 李淑敏,李紅,孫丹峰,周連第.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9(10)
本文編號:33042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304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