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κ-ε湍流模型的多泵合流用液壓集成塊仿真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1-06-20 12:39
液壓集成塊因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泄露少、安裝方便、維護保養(yǎng)容易等優(yōu)點,已成為液壓系統(tǒng)中不可或缺的液壓元器件。設計滿足野外施工中進行特殊作業(yè)的液壓設備對高壓大流量需求的液壓集成塊具有一定的工程價值。針對液壓設備對動力源壓力、流量的需求,使用Gambit建立多泵合流用液壓集成塊內部孔道結構的三維造型,采用基于κ-ε湍流模型對集成塊內部孔道流場進行模擬分析,從而掌握孔道結構壓力損失及速度分布規(guī)律,進而設計集成塊內部孔道結構,有助于減少孔道內局部壓力損失。
【文章來源】:桂林航天工業(yè)學院學報. 2020,25(03)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集成塊閥組裝配圖
結合工程實際,集成塊內部結構如圖2所示。液壓集成塊內部是縱橫交錯的孔道,若采用圓弧轉彎,則會大大提高加工難度和成本,采用直角轉彎,加工簡單、效率高、成本低,故在工程上液壓集成塊內部孔道的轉彎通常采用直角轉彎。由三泵合流液壓集成塊內部孔道結構三維模型可知,其內部孔道結構復雜及直角轉彎比較多,其內部管道變化而引起的局部壓力損失是液壓系統(tǒng)主要損失形式。因此選取其等比直角轉彎結構模型(見圖3),采用基于κ-ε方法的湍流模型對集成塊內部孔道流場進行模擬分析其液壓油在液壓集成塊的流動特性和局部壓力損失規(guī)律。
液壓集成塊內部是縱橫交錯的孔道,若采用圓弧轉彎,則會大大提高加工難度和成本,采用直角轉彎,加工簡單、效率高、成本低,故在工程上液壓集成塊內部孔道的轉彎通常采用直角轉彎。由三泵合流液壓集成塊內部孔道結構三維模型可知,其內部孔道結構復雜及直角轉彎比較多,其內部管道變化而引起的局部壓力損失是液壓系統(tǒng)主要損失形式。因此選取其等比直角轉彎結構模型(見圖3),采用基于κ-ε方法的湍流模型對集成塊內部孔道流場進行模擬分析其液壓油在液壓集成塊的流動特性和局部壓力損失規(guī)律。3 基于κ-ε湍流模型仿真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液壓集成塊設計要點分析[J]. 左崗永,徐雙用. 煤礦機電. 2018(05)
[2]液壓系統(tǒng)集成塊設計注意事項[J]. 段惠玲. 液壓氣動與密封. 2016(10)
[3]液壓集成塊流道數(shù)值模擬分析[J]. 雷琪,王自勤,田豐果,陳家兌. 現(xiàn)代機械. 2016(01)
[4]鉆銑機液壓集成塊內部孔道結構分析研究[J]. 溫馨,鄧子龍.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學報. 2014(06)
[5]基于Fluent的液壓集成塊典型流道流場仿真分析[J]. 謝國慶,李運初. 液壓與氣動. 2013(12)
[6]液壓集成塊典型孔道結構壓力損失分析[J]. 李強,鄧子龍,奚文. 液壓與氣動. 2013(06)
[7]液壓集成塊直角孔道局部壓力損失的仿真及實驗研究[J]. 林義忠,唐忠盛,黃光永,陳麗莉. 機床與液壓. 2012(23)
[8]液壓集成塊典型轉彎孔道流場仿真分析[J]. 林義忠,陳麗莉,張忠南. 機床與液壓. 2012(05)
[9]某系統(tǒng)液壓集成塊流道液流特性分析[J]. 杜經(jīng)民,蔡保全,李寶仁. 機床與液壓. 2010(13)
本文編號:3239210
【文章來源】:桂林航天工業(yè)學院學報. 2020,25(03)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集成塊閥組裝配圖
結合工程實際,集成塊內部結構如圖2所示。液壓集成塊內部是縱橫交錯的孔道,若采用圓弧轉彎,則會大大提高加工難度和成本,采用直角轉彎,加工簡單、效率高、成本低,故在工程上液壓集成塊內部孔道的轉彎通常采用直角轉彎。由三泵合流液壓集成塊內部孔道結構三維模型可知,其內部孔道結構復雜及直角轉彎比較多,其內部管道變化而引起的局部壓力損失是液壓系統(tǒng)主要損失形式。因此選取其等比直角轉彎結構模型(見圖3),采用基于κ-ε方法的湍流模型對集成塊內部孔道流場進行模擬分析其液壓油在液壓集成塊的流動特性和局部壓力損失規(guī)律。
液壓集成塊內部是縱橫交錯的孔道,若采用圓弧轉彎,則會大大提高加工難度和成本,采用直角轉彎,加工簡單、效率高、成本低,故在工程上液壓集成塊內部孔道的轉彎通常采用直角轉彎。由三泵合流液壓集成塊內部孔道結構三維模型可知,其內部孔道結構復雜及直角轉彎比較多,其內部管道變化而引起的局部壓力損失是液壓系統(tǒng)主要損失形式。因此選取其等比直角轉彎結構模型(見圖3),采用基于κ-ε方法的湍流模型對集成塊內部孔道流場進行模擬分析其液壓油在液壓集成塊的流動特性和局部壓力損失規(guī)律。3 基于κ-ε湍流模型仿真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液壓集成塊設計要點分析[J]. 左崗永,徐雙用. 煤礦機電. 2018(05)
[2]液壓系統(tǒng)集成塊設計注意事項[J]. 段惠玲. 液壓氣動與密封. 2016(10)
[3]液壓集成塊流道數(shù)值模擬分析[J]. 雷琪,王自勤,田豐果,陳家兌. 現(xiàn)代機械. 2016(01)
[4]鉆銑機液壓集成塊內部孔道結構分析研究[J]. 溫馨,鄧子龍.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學報. 2014(06)
[5]基于Fluent的液壓集成塊典型流道流場仿真分析[J]. 謝國慶,李運初. 液壓與氣動. 2013(12)
[6]液壓集成塊典型孔道結構壓力損失分析[J]. 李強,鄧子龍,奚文. 液壓與氣動. 2013(06)
[7]液壓集成塊直角孔道局部壓力損失的仿真及實驗研究[J]. 林義忠,唐忠盛,黃光永,陳麗莉. 機床與液壓. 2012(23)
[8]液壓集成塊典型轉彎孔道流場仿真分析[J]. 林義忠,陳麗莉,張忠南. 機床與液壓. 2012(05)
[9]某系統(tǒng)液壓集成塊流道液流特性分析[J]. 杜經(jīng)民,蔡保全,李寶仁. 機床與液壓. 2010(13)
本文編號:32392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2392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