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工程管理論文 >

滑塌構造變形機理及其影響因素的物理模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5 05:42
   滑塌構造往往是由于古斜坡發(fā)生滑塌后形成的,它是自然界中極其重要的一種地質構造。通過對滑塌構造形成機理的研究,可以推斷區(qū)域古地理環(huán)境和古構造活動。近年來對滑塌構造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滑塌構造形成的運動學機理及其內部變形依然是研究的空白。本論文采用物理實驗的方法來模擬由重力因素誘發(fā)的滑塌構造的形成過程;并通過系統(tǒng)地改變滑塌層材料的摩擦屬性、邊坡坡角和軟弱層存在及其幾何參數(shù),來研究這些因素對軟沉積物滑塌運動學機理及其內部變形的影響。實驗結果揭示了滑塌構造的分布規(guī)律,即在邊坡的背部形成一系列的不同期次的正斷層;在滑塌體的前端形成了倒轉褶皺、逆斷層、鞘褶皺等壓縮構造;同時,滑塌體內部存在小型斷裂和角礫化以及不同滑塌層的混雜現(xiàn)象。實驗結果還顯示了,滑塌構造內部變形取決于多種影響因素,比如滑塌層的摩擦屬性、滑塌基底的自然屬性、軟弱層的存在及其幾何參數(shù)的變化、邊坡坡角的大小等。這些因素不僅影響了滑塌構造正斷層與壓縮構造的分布規(guī)律,同時還影響了不同期次斷層的滑距及其傾角、滑塌層的滑塌距離及滑塌變形體的體積等。
【學位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P642.2
【部分圖文】:

技術路線圖,技術路線,散粒體


圖 1.1 技術路線Fig. 1.1 Technical route1.5 主要完成工作量(1)2016 年 9 月至 2017 年 1 月開題論證、資料收集,撰寫文獻綜述;(2)2017 年 2 月至 2017 年 5 月研究散粒體材料顆粒內摩擦角對散粒體邊坡滑塌內部構造變形的影響;(3)2017 年 6 月至 2017 年 9 月研究散粒體邊坡坡角大小對散粒體邊坡滑塌內部構造變形的影響;(4)2017 年 10 月至 2017 年 1 月研究散粒體材料軟弱層的厚度和位置對散粒體邊坡三維內部變形的影響;(5)2018 年 2 月至 2018 年 4 月歸納總結前期研究成果,編寫畢業(yè)論文。

坡角,裝置原理,砂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碩士學位論文第 2 章 物理模擬實驗2.1 實驗裝置實驗裝置是自行設計制作的兩套用于模擬滑塌構造不同坡角的實驗裝置,一是模擬 90°斜坡(圖 2.1a),二是模擬 75°斜坡(圖 2.1b)。該裝置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用有機玻璃制作的砂箱,有機砂箱長 300 mm ,寬 250 mm,高 200 mm。有機砂箱前門用一塊光滑的金屬薄片封閉,并且作為提升門。金屬薄片頂端連接一根高強度的金屬絲,金屬絲的另一頭與一塊金屬重物相連。第二部分是用光滑金屬板制作的水平支撐平面,長 600 mm,寬 800 mm。兩套模型中提升門的傾角分別是 90°和 75°。

示意圖,鋪砂,坡角,模型


- 8 -照此過程將白色石英砂和彩色石英砂交替平鋪在砂箱內。最底層標為 0 層的是厚度為12mm的基底,從下至上標為1-9層的是厚度為16 mm的水平滑塌層(圖2.2)。當砂箱中的石英砂鋪好之后,采用提升裝置豎直向上快速打開提升門(圖 2.3a)。提升門的提升速度足夠快,不會影響其內部滑塌層的變形(圖 2.3b)。于是,邊坡在重力下發(fā)生滑塌,滑塌體滑落在水平支撐平臺上。當邊坡滑塌完成后,將模型緩慢澆水,整個過程不會引發(fā)滑塌體新的變形。最后沿滑塌體傾向方向間隔 1.5 cm切割剖面,并拍照記錄滑塌體內部的不同剖面。圖 2.2 (a)坡角為 90°的模型鋪砂示意圖(b)坡角為 75°的模型鋪砂示意圖Fig. 2.2 (a) S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超;房浩;韓冰;杜顯祥;都月爽;李海鏹;李紅英;;山西省王莽嶺景區(qū)大型滑塌構造成因機制[J];礦產(chǎn)勘查;2019年07期

2 王永卓;鐘建華;吳孔友;;黃河下游濼口邊灘大型環(huán)狀滑塌構造研究[J];古地理學報;2006年01期

3 宋恩春;王永軍;周學年;張建勝;;林南倉礦區(qū)滑塌構造分析[J];中州煤炭;2010年02期

4 王野;王訓練;張海軍;景秀春;孫玄;;貴州獨山中泥盆統(tǒng)生物礁中同生滑塌構造及其地質意義[J];現(xiàn)代地質;2014年02期

5 George Spence;Caroll Lopez;Tao He;楊傳勝;;北喀斯喀特邊緣IODP311航次斷面的地震結構、天然氣水合物含量和滑塌構造[J];海洋地質動態(tài);2008年11期

6 蘇德辰;孫愛萍;鄭桂森;呂金波;郭榮濤;;北京西山寒武系滑塌構造的初步研究[J];地質學報;2013年08期

7 炎金才;大西溝-銀洞子礦田滑塌構造的發(fā)現(xiàn)及其地質意義[J];地質論評;1995年04期

8 舒良樹,朱文斌,王博,M.Faure,J.Charvet,D.Cluzel;新疆博格達南緣后碰撞期陸內裂谷和水下滑塌構造[J];巖石學報;2005年01期

9 袁效奇;蘇德辰;賀靜;孫愛萍;呂洪波;李海兵;喬秀夫;;鄂爾多斯南緣中奧陶統(tǒng)中的滑塌構造及其地震成因[J];地質論評;2014年03期

10 王小俊;鄧梓玲;侯來夫;;油氣輸送管道敷設的滑坡防治措施與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06年10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寒;滑塌構造變形機理及其影響因素的物理模擬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8年



本文編號:284178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84178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da8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