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樁與堆積層滑坡相互作用機理及土拱效應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長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P642.22
【圖文】:
技術(shù)路線圖
試驗設計流程圖
振動臺及測試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賀可強;郭璐;陳為公;;降雨誘發(fā)堆積層滑坡失穩(wěn)的位移動力評價預測模型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5年S2期
2 王金梅;張迎賓;趙興權(quán);;微型抗滑樁單樁設計計算模型及算法研究[J];巖土力學;2015年08期
3 辛建平;鄭穎人;唐曉松;肖強;覃小華;;微型樁破壞機理的數(shù)值模擬[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3年06期
4 樊曉一;喬建平;韓萌;曾耀勛;;災難性地震和降雨滑坡的體積與運動距離研究[J];巖土力學;2012年10期
5 胡平;丁彥慧;吳宏偉;蔡奇鵬;Paul Van Laak;;模擬研究中的控制性邊界條件處理方法探索[J];國際地震動態(tài);2012年06期
6 甘建軍;孫海燕;黃潤秋;湯勇;范崇榮;李前銀;許向?qū)?;汶川縣映秀鎮(zhèn)紅椿溝特大型泥石流形成機制及堵江機理研究[J];災害學;2012年01期
7 丁德云;楊秀仁;魯衛(wèi)東;劉維寧;顏莓;;大直徑盾構(gòu)施工對地鐵暗挖風道影響數(shù)值分析[J];巖土工程學報;2011年S1期
8 陳正;梅嶺;梅國雄;;柔性微型樁水平承載力數(shù)值模擬[J];巖土力學;2011年07期
9 肖銳鏵;許強;馮文凱;陳建君;左雅婭;;強震條件下雙面坡變形破壞機理的振動臺物理模擬試驗研究[J];工程地質(zhì)學報;2010年06期
10 許沖;戴福初;徐錫偉;;汶川地震滑坡災害研究綜述[J];地質(zhì)論評;2010年06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楊覓;地裂縫場地地鐵荷載作用下盾構(gòu)隧道—地層 地面建筑物振動響應研究[D];長安大學;2018年
2 王喚龍;微型樁組合抗滑結(jié)構(gòu)受力機理與防腐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3 趙洪濤;甘肅中南部滑坡、泥石流災害機制及防災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4 徐光興;地震作用下邊坡工程動力響應與永久位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5 閆金凱;滑坡微型樁防治技術(shù)大型物理模型試驗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6 李長冬;抗滑樁與滑坡體相互作用機理及其優(yōu)化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09年
7 董宏志;遼寧紅沿河核電廠一期工程核島泵房基坑穩(wěn)定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純陽;砂土地層地鐵地下結(jié)構(gòu)震動液化反應分析與模型試驗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8年
2 楊龍偉;地鐵振動荷載作用下的地裂縫場地土體振動規(guī)律研究[D];長安大學;2017年
3 牛文慶;微型樁支擋結(jié)構(gòu)地震動力特性試驗研究[D];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16年
4 陳穎騏;斜坡區(qū)橋梁地基災變風險評估與控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5 王勇;基于監(jiān)測的滑坡穩(wěn)定性分析[D];長安大學;2015年
6 朱藝;基于隧道振動臺試驗的材料配比及邊界條件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4年
7 肖杰;相似材料模型試驗原料選擇及配比試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8 楊靜;微型樁加固邊坡的動力響應特征及抗震計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9 張長利;西部沿海高速公路K21滑坡穩(wěn)定性評價及治理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10 吳文平;抗滑微型樁組合結(jié)構(gòu)的計算理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8005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800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