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在視覺設計中的延展
本文選題:交互思維 + 視覺形態(tài) ; 參考:《中央美術學院》2014年碩士論文
【摘要】:交互性思維設計的發(fā)展是隨著當下科技進步所產(chǎn)生的,設計領域對交互性思維的關注都集中在新技術與新科技的層面上,往往忽略了最核心的部分,視覺設計本身,交互設計是在傳統(tǒng)視覺媒介不斷進化和改變的當下所產(chǎn)生的。 在進行交互設計類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中,需要跨越過程中五個必要的創(chuàng)作階段:與作品的連結性、對作品的融入性、與作品的互動性、概念的轉化、新思維的出現(xiàn)。首先必須要使觀看者與作品產(chǎn)生必要的連結性,并將其全身融入到作品中,與系統(tǒng)和他人產(chǎn)生互動,這將導致作品與意識的有效轉化,最終出現(xiàn)全新的視覺形象、新邏輯關系、升級的交互性設計思維與產(chǎn)生的經(jīng)驗。 交互設計的核心是視覺設計,核心理論也是以視覺設計理論為指導,,交互設計是在傳統(tǒng)視覺設計媒介不斷改變中的衍生。在設計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新技術也為其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呈現(xiàn)和方向支撐。而且,新技術在設計領域上的擴展和功能上的發(fā)掘,為交互設計的持續(xù)發(fā)展挺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然而,隨著新技術發(fā)展的快速化、網(wǎng)絡信息的更替速度化、新變化與新發(fā)展對于設計領域的影響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方向。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interactive thinking design is produc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sign field focuses on the new technology and the new technology, often neglecting the most core part, the visual design itself. Interaction design is produced in the traditional visual media evolving and changing.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interactive design works, we need to span five necessary creative stages: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work, the integration of the work,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work,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thinking. First of all, we must make the viewer and the work have the necessary connection, and integrate the whole body into the work, and interact with the system and others, which will lead to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k and consciousness, and finally the emergence of a new visual image, a new logical relationship. Upgrade the interactive design thinking and produce the experience. The core of interactive design is visual design, and the core theory is also guided by visual design theory. Interactive design is a derivative of traditional visual design media.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creation, the new technology also provides the most basic method presentation and direction support. Moreover, the expansion of new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design and the discovery of functions provide essential suppor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eractive design.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replace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new changes and new developments have brough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and new directions for the design field.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美術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B4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大寅;;試論網(wǎng)絡課程的交互設計[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2 張云帆;王安霞;李世國;;交互設計理念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包裝;2007年06期
3 楊磊;陳滿儒;;電子產(chǎn)品交互設計中的符號文化因素的分析[J];包裝工程;2008年11期
4 袁立敏;王諾;;《網(wǎng)絡教育應用》網(wǎng)絡課程的設計[J];硅谷;2009年10期
5 昂楊;;淺談物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產(chǎn)品設計[J];內(nèi)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11年13期
6 賀傳熙;蔣曉;;論色彩符號與交互設計的認知摩擦問題[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9年10期
7 孫雁;;淺議交互體驗與設計[J];硅谷;2010年04期
8 張捷;魯家皓;;交互體驗中的反饋方式及其特性研究[J];包裝工程;2010年08期
9 侯麥;;設計盛宴 2010廣州國際設計周側記[J];室內(nèi)設計與裝修;2011年03期
10 魏永俠;;交互設計中的產(chǎn)品可用性目標研究[J];包裝工程;2011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鈞;;從茶與咖啡文化中看產(chǎn)品交互設計[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2 高翔;;博物館中的交互設計與實現(xiàn)[A];創(chuàng)意科技助力數(shù)字博物館[C];2011年
3 陳道木;朱秀慶;袁宏;王劍峰;;教學訓練器系統(tǒng)中人、機交互設計原則的考慮[A];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創(chuàng)立2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五屆全國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4 覃京燕;房巍;陶晉;;基于虛擬體驗的交互設計方法初探[A];第三屆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07)論文集[C];2007年
5 石偉力;史元春;劉衛(wèi)東;;面向執(zhí)行能力的個人活動信息管理方式[A];第七屆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11)論文集【oral】[C];2011年
6 王震亞;劉和山;;談人機交互原理在產(chǎn)品設計中的應用[A];中國圖學新進展2007——第一屆中國圖學大會暨第十屆華東六省一市工程圖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李勇;王洪;;游戲化學習社區(qū)的交互設計[A];教育技術:信息化階段新發(fā)展的研究[C];2007年
8 喬瑞紅;;EDA技術可實現(xiàn)片上可編系統(tǒng)[A];AECC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彭青松;Ivica Mitrovic;張明;汪榮貴;;斯普利特城市游戲設計研究[A];第一屆建立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05)論文集[C];2005年
10 王冰;陳軍亮;劉正捷;;社交網(wǎng)絡電子商務應用用戶研究與交互設計[A];第18屆全國多媒體學術會議(NCMT2009)、第5屆全國人機交互學術會議(CHCI2009)、第5屆全國普適計算學術會議(PCC2009)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軍華;長虹與香港理工大學建立交互設計聯(lián)合實驗室[N];綿陽日報;2011年
2 周生寶;IT產(chǎn)品的交互設計[N];計算機世界;2008年
3 張雯;A6智能交互設計提高財務效率[N];科技日報;2009年
4 通訊員 胡寶琪;全國大學生設計大師賽上海落幕[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08年
5 陸嶺立;中國特色與國際先進視覺設計原理的結合[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林建愷 通訊員季方;建造中國視覺設計產(chǎn)業(yè)的硅谷[N];中國包裝報;2009年
7 錢信;包裝袋的視覺設計策略[N];中國包裝報;2011年
8 劉永熙;西北望:水平亟待提高 切忌急功近利[N];中國包裝報;2003年
9 本報特約撰稿 朱宏;交互設計影響網(wǎng)站用戶體驗[N];計算機世界;2008年
10 本報記者 張震曉;面料企業(yè)如何應用色彩營銷[N];中國紡織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楊碩;信息交互設計方式的歷史演進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2 陳媛Z
本文編號:20411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041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