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熵的模糊評價法及其在滑坡危險性評價中的應用
本文選題:滑坡 切入點:模糊綜合評價 出處:《長江科學院院報》2017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隨著滑坡災害的發(fā)生日益頻繁,且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滑坡的防災減災工作越來越受到關注,而滑坡的危險性等級評價是其中的一個關鍵工作。模糊綜合評價法是滑坡危險性評價工作中較常見的一種方法,其難點之一是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將成功應用于其他領域的基于信息熵的模糊評價法引入滑坡危險性的評價中,利用信息熵原理來確定各指標的權重,賦權結果較為客觀,能消除主觀隨意性;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中,在選取了穩(wěn)定性評價指標的基礎上增加了易損性指標,指標體系較全面,能有效避免"有災無害"的評價結果,使得評價結果更為合理。以湖北省神農架地區(qū)為例,運用結合信息熵的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其中的5個典型滑坡進行了危險性評價,評價結果與該地區(qū)的滑坡災情基本相符?蓪⒀芯砍晒麘糜诨碌奈kU性評價中,為滑坡的防災減災提供依據(jù)。
[Abstract]:With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landslide disasters and the serious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human life and propert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landslides. The evaluation of landslide risk grade is one of the key task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a common method in landslide risk assessment. One of its difficulties is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evaluation index. The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information entropy, which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other fields, is introduced into the evaluation of landslide risk, an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s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entropy, and the result of weighting is more objective. I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vulnerability index is added on the basis of selecting the st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index system is more comprehensive, which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evaluation result of "harmless disaster". Taking Shennongjia area of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combined with information entropy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risk of five typical landslides.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landslide disaster situation in this area.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applied to the landslide risk assessment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landslid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項目(2014BAL05B07)
【分類號】:P642.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齊識;張雅莉;張鵬;馬金珠;;白龍江流域滑坡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4年01期
2 黃孝剛,張家軍,甘華陽;滑坡危險性評價預測的新思路[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2年03期
3 王杰;馬鳳山;郭捷;魏愛華;鞏城城;;一種改進的區(qū)域滑坡危險性評價模型及其應用[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11年02期
4 朱吉祥;張禮中;周小元;梁國玲;王乾;蔡子昭;;反距離加權法在區(qū)域滑坡危險性評價中的應用[J];水土保持通報;2012年03期
5 涂長紅;商建林;謝葉彩;廖化榮;;改進的灰色關聯(lián)分析在滑坡危險性評價中的應用——以廣東省滑坡危險性評價為例[J];災害學;2007年01期
6 何虎軍;蘇生瑞;王孝健;李鵬;;基于未確知測度的崩塌危險性綜合評價模型研究及應用[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7 李家存;李京;Jasmi;;基于概率指數(shù)模型的區(qū)域滑坡危險性評價[J];中國圖象圖形學報;2007年08期
8 王萌;喬建平;;貢獻權重模型在區(qū)域滑坡危險性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10年01期
9 江小軍;劉美影;郭少河;;龔灘紅粘土軟弱層發(fā)育特征與危險性評價[J];科技與企業(yè);2013年16期
10 趙建華;陳漢林;楊樹鋒;程曉敢;;滑坡危險性評價中關鍵因素的篩選[J];自然災害學報;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王杰;馬鳳山;郭捷;魏愛華;鞏城城;;一種改進的區(qū)域滑坡危險性評價模型及其應用[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屆(2011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12年
2 王宇;梁收運;李曉;;GIS在滑坡危險性評價中的研究進展[A];第三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3 金曉媚;劉金韜;張杰坤;;重慶市危巖、滑坡災害的危險性評價[A];第四屆全國青年地質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9年
4 馬鳳山;李國慶;張亞民;趙海軍;丁德民;;西氣東輸管道靖邊——延川段地質災害遙感識別及危險性評價[A];第八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集[C];2008年
5 趙誼;馬寶君;;火山危險性評價的巖石地球化學方法[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高彩云;基于智能算法的滑坡位移預測與危險性評價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2 王志旺;基于GIS技術的區(qū)域滑坡分形特征分析與危險性評價[D];中國地質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夏巍巍;龍南縣足洞地區(qū)滑坡危險性評價及防治對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5年
2 馬國超;強震區(qū)汶川縣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5年
3 黃牧孜;甘肅省秦安縣滑坡危險性評價[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4 陳宇;金沙江旭龍水電站近壩區(qū)滑坡分形特征及危險性評價[D];吉林大學;2016年
5 胡敏紅;北京懷北—雁棲山區(qū)崩塌危險性評價[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6 陳曉宇;留壩縣域滑坡危險性評價結果的影響因素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6年
7 鄭向東;滑坡遙感信息提取及危險性評價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3年
8 姜琪文;基于ArcGIS的區(qū)域滑坡危險性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05年
9 高宇;基于GIS的黃土地區(qū)滑坡危險性評價研究[D];長安大學;2005年
10 岳躍;基于GIS的崩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302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63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