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屬性決策單元有效性分析及樣本DEA交叉效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5 08:14
本文關鍵詞:多屬性決策單元有效性分析及樣本DEA交叉效率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綜合評價 多目標決策 數(shù)據(jù)包絡分析 多屬性單元 交叉效率
【摘要】: 數(shù)據(jù)包絡分析方法(DEA)是評價同類決策單元有效性的一種重要方法,但在許多情況下被評價單元可能具有多類單元的屬性,這樣傳統(tǒng)DEA方法在評價該類問題時遇到了困難。同時基于原始的DEA模型得到的交叉效率分析方法無法依據(jù)樣本單元進行評價,因此,圍繞上述兩個問題,獲得了如下結論: 首先,對兩種屬性決策單元的有效性問題進行研究,采用兩類樣本單元合成不同屬性生產(chǎn)可能集合的方法,構造出其生產(chǎn)可能集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定義決策單元的相對有效性,給出評價兩種屬性決策單元的數(shù)據(jù)包絡分析模型(Twi-DEA)和相應的Twi-DEA有效性理論,分析了(Twi-DEA)模型的性質(zhì)以及它與傳統(tǒng)DEA模型之間的關系,進而,給出了決策單元在(Twi-DEA)模型下的投影性質(zhì)和模型含義等問題。 其次,把兩種屬性決策單元的有效性分析方法,推廣到q(q>2)維的情況,得出一系列關于多屬性決策單元有效性分析的一般方法和相關性質(zhì)。 最后,把應用在原始的DEA模型上交叉效率分析方法拓展到樣本DEA模型上,得到更具有決策者偏好性的,由樣本DEA模型得出的交叉效率矩陣,給出了在樣本單元參照下的排序方法。
【關鍵詞】:綜合評價 多目標決策 數(shù)據(jù)包絡分析 多屬性單元 交叉效率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C931.1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符號說明9-10
- 第一章 緒論10-23
- §1.1 DEA模型的綜述10-22
- 1.1.1 四個基本模型10-13
- 1.1.2 對權重的改進13-16
- 1.1.3 對決策單元的改進16-17
- 1.1.4 對輸入輸出方面的改進17-19
- 1.1.5 綜合模型的研究19-20
- 1.1.6 其他模型20-22
- 1.1.7 結束語22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22-23
- 第二章 樣本DEA模型的交叉效率分析23-29
- §2.1 基于樣本前沿面的綜合評價模型(Sam-Eva)23-25
- §2.2 樣本DEA模型的效率和交叉效率25-26
- §2.3 決策單元的排序26-28
- §2.4 結束語28-29
- 第三章 具有兩種屬性決策單元的有效性分析29-37
- §3.1 兩種屬性決策單元的參照系構造與Twi-DEA有效性定義29-32
- §3.2 兩種屬性決策單元有效性評價的數(shù)學模型(Twi-DEA)32-35
- §3.3 兩種屬性決策單元有效性評價模型(Twi-DEA)的性質(zhì)35-36
- §3.3 結束語36-37
- 第四章 多屬性決策單元評價的有效性分析37-45
- §4.1 多屬性決策單元評價的參照系構造與Mult-DEA有效性定義37-39
- §4.2 多屬性決策單元評價的數(shù)學模型(Mult-DEA)39-43
- §4.3 算例分析43-44
- §4.4 結束語44-45
- 參考文獻45-48
- 致謝48-49
- 攻讀碩士期間完成的論文及參加的主要科研課題4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策理,李長青;一種用于評估排序的交叉效率方法的改進[J];系統(tǒng)工程;2003年03期
2 梁j;吳杰;;區(qū)間DEA的一種改進的充分排序方法[J];系統(tǒng)工程;2006年01期
3 吳杰;梁j;;交叉效率評價方法中新單元導入的保序性[J];系統(tǒng)工程;2006年07期
4 朱喬,盛昭瀚,,徐南榮;含有偏好的DEA方法[J];管理工程學報;1995年02期
5 馬占新;一種基于樣本前沿面的綜合評價方法[J];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6期
6 馬贊甫;;DEA模型之間的動態(tài)關系[J];生產(chǎn)力研究;2006年12期
7 許曉東;偏好強度可調(diào)的DEA模型及其應用[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8 馬占新;數(shù)據(jù)包絡分析方法的研究進展[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02年03期
9 馬占新;綜合數(shù)據(jù)包絡分析模型及其軟件系統(tǒng)設計[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04年12期
10 馬占新;樣本數(shù)據(jù)包絡面的研究與應用[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03年12期
本文編號:9757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lzh/97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