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咨詢公司員工激勵研究
本文關鍵詞:BAC咨詢公司員工激勵研究
【摘要】:咨詢員工是咨詢公司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準確把握咨詢員工的需求特點,并有針對性地給予有效激勵,是咨詢企業(yè)經營者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非常關心的問題。 本文在系統(tǒng)介紹傳統(tǒng)激勵理論及人力資源管理的新趨勢的基礎上,以BAC咨詢公司為依托,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該咨詢公司激勵機制的運作狀況及員工的需求特點進行實證調查,并對收集到的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總結,獲得了該公司運作狀況及公司員工需求的一般性特點。在分析公司的日常運作特點的基礎上,結合該公司的管理實際,提出了針對該咨詢公司員工需求特點的幾種激勵機制改進措施。 本文共分五個章節(jié),第一章在介紹咨詢、咨詢業(yè)及咨詢人員特點的情況下,對新時期的人力資源管理新趨勢進行了介紹和探討;第二章在系統(tǒng)介紹傳統(tǒng)激勵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咨詢員工的知識型特點,進一步介紹了新時期激勵理論在激勵知識型員工上的新發(fā)展,并就傳統(tǒng)激勵理論的局限性進行了初步的探討。第三章首先簡要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并通過問卷,對公司的激勵制度的運行狀況進行調查,分析調查結果,得出公司激勵制度運行的一些關鍵數(shù)據(jù)。簡要探討數(shù)據(jù)所反映出的公司激勵制度運作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建議。第四章首先介紹了BAC咨詢公司日常運作特點,分析這種運作特點對激勵可能產生的影響,然后對公司員工需求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結合第三章得出的建議,針對公司實際,提出了公司激勵制度的改進措施。第五章對本文進行概括總結。
【關鍵詞】:咨詢員工 激勵 激勵機制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C932
【目錄】:
- 第一章 緒論6-18
- 1.1 咨詢業(yè)的特點及其對人力資源的要求6-11
- 1.2 人力資源效能發(fā)揮出現(xiàn)的新問題11-15
- 1.3 選題:咨詢人員激勵研究15-16
- 1.4 主要結論16-18
- 第二章 激勵理論綜述及局限性分析18-34
- 2.1 激勵理論基本概念18-20
- 2.2 內容型激勵理論20-24
- 2.3 過程型激勵理論24-28
- 2.4 學習型激勵理論28-29
- 2.5 知識型員工激勵理論29-32
- 2.6 現(xiàn)有激勵理論的局限性32-34
- 第三章 BAC咨詢公司激勵狀況34-45
- 3.1 公司狀況34-36
- 3.2 BAC咨詢公司激勵狀況36-40
- 3.3 BAC咨詢公司激勵體系運作狀況的問卷結果分析40-45
- 第四章 激勵措施改進建議45-69
- 4.1 激勵與績效的關系45-46
- 4.2 BAC咨詢公司的運作特點46-51
- 4.3 員工需求調查分析51-52
- 4.4 激勵對策與建議52-68
- 4.5 總結68-69
- 第五章 結論69-71
- 參考文獻71-74
- 附錄74-81
- 致謝8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常高;鄭曉敏;;建立和完善干部激勵機制的探索[J];現(xiàn)代商業(yè);2011年26期
2 葉雁波;;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機制探析[J];當代經濟;2011年14期
3 趙珂珂;;一線員工激勵機制[J];現(xiàn)代商業(yè);2011年18期
4 文杰;;激勵機制的新概念:敬財、敬人、敬業(yè)[J];干部人事月刊;2001年04期
5 馬明玖;;構建中小企業(yè)激勵機制的一些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1年12期
6 盛天凌;;完善企業(yè)激勵機制的對策[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7 梁艷華;廖書恒;覃春明;;企業(yè)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探究[J];經營管理者;2011年14期
8 金龍;;完善黑龍江省公務員激勵機制的思考[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4期
9 劉美鴿;;淺談激勵制度在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性[J];價值工程;2011年26期
10 王申;;激勵機制在科技型企業(yè)管理中的運用[J];人力資源管理;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利清;;也談激勵機制[A];陜西省體制改革研究會2006-2007優(yōu)秀論文集[C];2007年
2 陳正飛;劉靈芝;;基于激勵機制的森林生態(tài)補償研究[A];低碳經濟時代的林業(yè)技術與管理創(chuàng)新[C];2010年
3 謝芳成;;論環(huán)境技術創(chuàng)新激勵機制的建立與完善[A];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與環(huán)境資源法的熱點問題研究——2006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四)[C];2006年
4 張瑛;劉忠誠;;企業(yè)科技人才精神鼓勵的研究[A];山東省煤炭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王利清;;也談激勵機制[A];陜西省體制改革研究會2007優(yōu)秀論文集[C];2007年
6 于水波;張相林;;建立新型學生工作人員激勵方式的途徑探討[A];區(qū)域人才開發(fā)的理論與實踐——港澳臺大陸人才論壇暨2008年中華人力資源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劉臘;;淺談醫(yī)院獎金激勵機制[A];湖南省衛(wèi)生經濟學會第四屆理事會第八次會議暨第二十三次學術年會專輯[C];2009年
8 林挺;林禹鴻;;淺析歐美針對孤兒藥開發(fā)的激勵措施[A];2009年中國藥學會藥事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國家藥物政策與《藥品管理法》修訂研究”論壇論文文集[C];2009年
9 林挺;;論環(huán)境技術應用的激勵機制[A];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與環(huán)境資源法的熱點問題研究——2006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四)[C];2006年
10 張冰;;關于健全我國公務員激勵機制的思考[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通訊員 張常寶 劉宏宇;雙遼市實施激勵機制促進人才素質提升[N];四平日報;2009年
2 王安宇;激勵機制的創(chuàng)新[N];秦皇島日報;2009年
3 山西建筑工程總公司 蘇保成;對企業(yè)實行激勵機制的思考[N];山西黨校報;2009年
4 記者 桑勝文 通訊員 宋大勇;十一局集團用激勵機制提高機關服務水平[N];中國鐵道建筑報;2010年
5 中石化長治石油分公司 馮麗;合理運用國企的激勵機制[N];長治日報;2010年
6 山東省高密市第二中學 李曉紅;激勵機制要科學更要藝術[N];學知報;2010年
7 張家港工商局 馬海兵;淺談基層工商隊伍激勵機制建設[N];江蘇經濟報;2010年
8 董國隆 李開平;完善激勵機制 科學考評業(yè)績[N];中國交通報;2010年
9 寧賢波 記者 劉堯;我市推行安全生產獎罰激勵機制[N];巢湖日報;2011年
10 記者 瞿凌云;希望借激勵機制促企業(yè)進一步長高長大[N];長江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鵬部;全球公共產品供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齊海燕;設備監(jiān)理激勵機制與實施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3 劉洪濤;基于信譽的對等網資源拍賣激勵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4 賈鵬;成長期體育企業(yè)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系統(tǒng)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5 宋志鴻;以激勵機制強化公司治理之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6 黃建華;港口群企業(yè)集團組建模式與權益結構研究[D];燕山大學;2006年
7 丁菊紅;中國轉型中的財政分權與公共品供給激勵[D];復旦大學;2008年
8 毛剛;我國非營利組織內部治理機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9 楊文杰;西北地區(qū)森林培育激勵機制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年
10 饒勇;旅游企業(yè)隱性知識創(chuàng)新與共享的激勵機制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志敏;BAC咨詢公司員工激勵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2 許天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條件下我軍戰(zhàn)時激勵機制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
3 喬曉華;委托代理制下道德風險問題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5年
4 魯征;我國公務員激勵機制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5 郝曉東;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機制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6 饒麗佳;我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激勵機制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7 李紅梅;股票期權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8 蘇楠;論我國社區(qū)警察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與激勵機制[D];東北大學;2005年
9 劉一;國有商業(yè)銀行效率問題及激勵機制探索[D];四川大學;2006年
10 薛思軍;高校教師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6297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lzh/629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