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技術在協同學習交互信息處理中的應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本體技術在協同學習交互信息處理中的應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用戶對知識的強烈需求,基于網絡的協作學習成為主要的學習模式。網絡環(huán)境下的協作學習允許存在時間和空間地域上的分布,他們的交互可以同步發(fā)生也可以異步發(fā)生。交互的過程即為學習的學習的過程。交互時將產生大量的音頻、視頻、自由文本信息。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文本信息。我們可以將用戶在交互學習中產生的這些信息上傳到數據庫中,使學習資源能夠在探究進程中不斷豐富和更新,實現有效共享。 交互信息是雜亂無章的,對用戶有幫助的的信息往往分布在交互信息中的不同位置,而用戶僅僅是只需要這些有限的信息,這不利于用戶的資源共享,降低了用戶的學習效率。為了應對這一挑戰(zhàn),迫切需要一些自動化的工具幫助人們在海量的信息源中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因此,我們引入了信息抽取IE(Information Extraction)技術。IE是一種面向任務的實用的文檔理解技術,它直接從自然語言文本中抽取事實信息(factual information)。通常,抽取出的信息以結構化的形式描述,可以直接存入數據庫中,供用戶查詢、文本深層挖掘、自動回答問題等之用。有的系統(tǒng)一般是采用關鍵詞與通配符的序列組合作為模板。但是這種結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主要表現在詞語的無序和多義上。即詞語之間沒有固定的次序關系,并且在不同位置表達的詞義可能不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在信息抽取系統(tǒng)中引入了本體技術。本體可以很好的改善這一狀況。本體一般是針對某一領域,本文中我們提出了一種構建領域本體的新方法。在此基礎上結合漢語分詞技術,設計基于本體的信息抽取系統(tǒng)。本文中,我們使用Protégé4.0構建計算機維修領域本體,借助Jena工具將本體存入數據庫中,并進行數據的讀取。用到關鍵技術包括:過濾、漢語分詞、本體構建等;诒倔w的協作學習交互信息處理系統(tǒng),將大大提高協作學習的學習效率和資源的利用率。
【關鍵詞】:領域本體 漢語分詞 過濾 協作學習 信息抽取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C931
【目錄】: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緒論11-29
- 1.1 論文研究背景11-12
- 1.2 相關理論研究現狀12-26
- 1.2.1 協作學習研究現狀12-19
- 1.2.2 信息抽取研究現狀19-22
- 1.2.3 本體研究現狀22-26
- 1.3 論文研究的目的和意義26-27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27
- 1.5 論文的組織結構27-28
- 1.6 本章小結28-29
-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技術29-43
- 2.1 本體技術29-36
- 2.1.1 本體基本概念及分類29-30
- 2.1.2 本體構建的基本原則及方法30-32
- 2.1.3 本體表示語言32-34
- 2.1.4 本體開發(fā)工具34-36
- 2.2 自然語言信息抽取36-42
- 2.2.1 信息抽取概述36-37
- 2.2.2 信息抽取與自然語言理解37
- 2.2.3 信息抽取與信息檢索37-38
- 2.2.4 信息抽取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38-39
- 2.2.5 信息抽取中的關鍵任務39-42
- 2.3 本章小結42-43
- 第三章 領域本體43-47
- 3.1 領域本體的引入43
- 3.2 領域本體構建過程43-46
- 3.3 本章小結46-47
- 第四章 基于本體的信息抽取系統(tǒng)框架47-51
- 4.1 系統(tǒng)結構圖47-48
- 4.2 結構圖的詳細解釋48-50
- 4.3 基于本體的協作學習交互信息處理算法50
- 4.4 本章小結50-51
- 第五章 系統(tǒng)實現51-61
- 5.1 構建領域本體51-59
- 5.1.1 確定學科本體的目標和范圍51
- 5.1.2 概念的收集和獲取51-52
- 5.1.3 核心知識點層次構建52-53
- 5.1.4 領域本體構建53-56
- 5.1.5 本體的存儲與讀取56-59
- 5.2 過濾59
- 5.3 分詞59
- 5.4 預處理59-60
- 5.5 信息抽取和本體匹配60
- 5.6 本章小結60-61
- 第六章 實驗61-64
- 第七章 總結與展望64-66
- 7.1 本文工作的總結64
- 7.2 今后工作的展望64-66
- 參考文獻66-70
- 致謝70-71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和參與的項目71-72
- 附錄72-7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關宇;;基于MAS在“處突”中油料敏捷籌措方案研究[J];中國儲運;2011年08期
2 ;徐斌:新環(huán)境,促使房地產營銷走向多元化[J];安家;2011年09期
3 劉華金;;農產品銷售中網絡搜索引擎技術的研究與分析[J];農業(yè)考古;2011年03期
4 黃長偉;;自動文摘技術研究現狀分析[J];中外企業(yè)家;2011年1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崔欣辰;曲寧;陳青華;;隱馬爾可夫模型在Web信息抽取中的幾點改進[A];全國第4屆信號和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李紀華;夏薇;;基于XML的web信息提取方法研究[A];全國高校社科信息資料研究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3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吳雪軍;朱靖波;王會珍;葉娜;張宇新;;Co-Training的機器學習方法在中文機構名識別中的應用[A];語言計算與基于內容的文本處理——全國第七屆計算語言學聯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4 姜吉發(fā);王樹西;;一種自舉的二元關系獲取方法[A];NCIRCS2004第一屆全國信息檢索與內容安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5 徐林昊;楊文柱;陳少飛;郝亞南;李天柱;;基于XPath的Web信息抽取[A];第十九屆全國數據庫學術會議論文集(研究報告篇)[C];2002年
6 喬春庚;肖詩斌;孫麗華;施水才;;規(guī)則與統(tǒng)計相結合的案件名稱識別[A];第三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周國棟;孔芳;朱巧明;;指代消解: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趨勢[A];內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徐云風;蔣文蓉;;Web頁面信息抽取的分析與研究[A];IT服務促進企業(yè)信息化——第十一屆中國Java技術及應用交流大會文集[C];2008年
9 孟紅;鐘華;;基于htmlparser的搜索引擎信息抽取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A];第六屆全國信息檢索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10 丁晟春;劉逶迤;熊霞;梅健;;基于領域本體和語塊分析的信息抽取的研究與實現[A];第四屆全國信息檢索與內容安全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史小敏;前景廣闊的信息抽取技術[N];解放軍報;2004年
2 彭芳;搜索也專業(yè)[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王翌;8848:優(yōu)化EC流程[N];計算機世界;2004年
4 小柯;張全:網絡環(huán)境“清潔師”[N];廣東科技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黃果;呼叫中心走向全面交互管理[N];計算機世界;2000年
6 陳昌成;電子商務模式之爭初見分曉[N];中國企業(yè)報;2004年
7 孫t;東方有線力推“上海模式” 3年內滬上完成數字電視整體轉換[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8 弋游;電子銀行貴賓服務不可或缺[N];金融時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李偉;UWB輕松實現家庭數字娛樂[N];通信產業(yè)報;2006年
10 平文;好網絡 為高端對話“保駕護航”[N];中國經營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亞清;開放式環(huán)境中的本體演化及其在信息抽取的應用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2 劉娜;文本自動摘要和信息抽取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3 李傳席;基于本體的自適應Web信息抽取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4 張奇;信息抽取中實體關系識別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5 胡國平;基于超大規(guī)模問答對庫和語音界面的非受限領域自動問答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6 陳佳林;柔性邏輯的健全性研究與應用[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7 余傳明;基于本體的語義信息系統(tǒng)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8 錢偉中;基于判別式模型的蛋白質互作用文本挖掘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9 張乃洲;實體搜索爬蟲和信息抽取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10 陳治平;智能搜索引擎理論與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艷艷;本體技術在協同學習交互信息處理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金璐鈺;基于框架的事件抽取關鍵技術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楊柱;基于DIV標簽樹的網頁主題信息抽取方法[D];湖南大學;2010年
4 田紅;表格信息抽取引擎的設計與實現[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5 楊文柱;基于領域知識和信息抽取的個性化Web查詢系統(tǒng)[D];河北大學;2002年
6 張志強;Web信息抽取技術研究與基于Web service的實現[D];河北大學;2004年
7 陳蘭;基于ontology的信息抽取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8 孟令謙;基于ontology的中文信息抽取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9 王花;Web信息抽取技術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10 楊秀麗;基于網頁內容分析的Web信息抽取技術及其應用[D];河北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本體技術在協同學習交互信息處理中的應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05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lzh/380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