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調(diào)節(jié)下的個人預期利益對知識共享的影響研究 ——以建筑工程設計為研究對象
發(fā)布時間:2021-09-04 04:54
知識共享是組織進行知識管理的核心,其在組織團隊層面可以有利于決策的制定和組織協(xié)調(diào)性的提升,從而引導出更好的績效,提升組織團隊的整體競爭力,在個人層面可以使設計人員遵從最好的實踐經(jīng)驗,以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同時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提升員工的個人能力和工作效率。然而由于同行競爭日益加劇,人們將知識視為自身獨特的資源和職業(yè)發(fā)展上的競爭優(yōu)勢,對知識的心理擁有感和對知識貶值風險的擔憂使他們分享知識的意愿減弱。目前有關知識共享的研究多聚焦于信息技術等工程技術領域,而建筑設計是藝術和技術的結晶,其所需的知識結構具有復雜的綜合性特征,不止局限于工程技術領域,更包含了社會、經(jīng)濟、美學、哲學等相關領域。因此,已有的知識共享研究結論不能很好地解釋建筑工程設計領域。本文通過廣泛閱讀國內(nèi)外有關知識共享的研究文獻,基于社會交換理論和理性行為理論構建了一個以信任為調(diào)節(jié)變量,知識共享態(tài)度為中介變量的個人預期利益對知識共享意向的影響模型,并以建筑工程設計人員為研究對象,收集了248份有效問卷數(shù)據(jù),應用統(tǒng)計分析方法進行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建筑工程設計人員的預期外在獎勵對他們的知識共享意向沒有影響,而預期組織貢獻和預期...
【文章來源】:浙江理工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Fishbein的理性行為模型
圖 2.2 Bock & Kim (2002) 模型之后的大多數(shù)學者有關知識共享的研究都受到他們研究的啟發(fā),借鑒了理性行為型。本文結合自己的研究思路對這些研究文獻進行了整理歸納,并按照自變量因素確立、信任的引入的步驟進行敘述。.1 自變量因素的劃分對于之前學者基于社會交換理論和理性行為理論的知識共享研究,他們對研究自素的劃分依據(jù)各不相同。本研究通過整理歸納發(fā)現(xiàn)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基于一些社社會心理學理論來劃分自變量因素,如社會交換理論,社會認知理論等。二是通過部的維度對自變量因素進行劃分。(1)基于社會交換理論等社會理論劃分自變量因素簡單的社會交換模型假定收益和成本驅動關系決策,其觀點認為,人們通過所獲益和所需的成本的差值來計算某一特定關系的總體價值,如果價值是一個正數(shù),那
圖 2.3 Huang et al. (2008) 模型g & Zhang (2012) 以理性行為理論為理論框架調(diào)查了香港建筑組織中個體對度的影響因素,并參照社會交換理論將這些因素按照感知成本和感知收益的圖 2.4。研究結果表明關于知識的自我效能和知識反饋積極地影響著個體對態(tài)度,而丟失面子這一因素則對其有消極影響。圖 2.4 Ng & Zhang (2012) 模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建筑設計教學中知識結構建構與設計問題的關聯(lián)性研究[J]. 李春雨,李凌高,黃健. 建筑技術. 2017(S1)
[2]基于SEM的工程造價咨詢企業(yè)知識共享[J]. 錢誠,申玲. 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 2017(01)
[3]建筑企業(yè)內(nèi)部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 李勤,李慧民,魏道江. 建筑經(jīng)濟. 2016(09)
[4]我國居民社會公平感與普遍信任關系研究——基于CSS2013的實證分析[J]. 朱博文,許偉. 湖北社會科學. 2016(07)
[5]虛擬社區(qū)用戶知識共享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 黃維,趙鵬. 情報科學. 2016(04)
[6]團隊氛圍、心理資本對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影響的實證研究[J]. 張圣亮,袁佳,李小東.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06)
[7]國內(nèi)外知識共享理論研究述評[J]. 王忠誠,謝軍. 人力資源管理. 2015(12)
[8]組織內(nèi)部知識共享影響因素之主體因素研究綜述[J]. 倪國棟,黃付帥,張?zhí)煊?陳子豪,羅衛(wèi).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5(05)
[9]基于多元回歸的調(diào)節(jié)效應分析[J]. 方杰,溫忠麟,梁東梅,李霓霓. 心理科學. 2015(03)
[10]研究生與導師間知識共享障礙與對策研究[J]. 尹娟. 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 2015(05)
博士論文
[1]企業(yè)員工知識分享中的信任問題實證研究[D]. 謝荷鋒.浙江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基于社會交換理論的虛擬社區(qū)知識共享行為研究[D]. 張琦涓.中北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382604
【文章來源】:浙江理工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Fishbein的理性行為模型
圖 2.2 Bock & Kim (2002) 模型之后的大多數(shù)學者有關知識共享的研究都受到他們研究的啟發(fā),借鑒了理性行為型。本文結合自己的研究思路對這些研究文獻進行了整理歸納,并按照自變量因素確立、信任的引入的步驟進行敘述。.1 自變量因素的劃分對于之前學者基于社會交換理論和理性行為理論的知識共享研究,他們對研究自素的劃分依據(jù)各不相同。本研究通過整理歸納發(fā)現(xiàn)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基于一些社社會心理學理論來劃分自變量因素,如社會交換理論,社會認知理論等。二是通過部的維度對自變量因素進行劃分。(1)基于社會交換理論等社會理論劃分自變量因素簡單的社會交換模型假定收益和成本驅動關系決策,其觀點認為,人們通過所獲益和所需的成本的差值來計算某一特定關系的總體價值,如果價值是一個正數(shù),那
圖 2.3 Huang et al. (2008) 模型g & Zhang (2012) 以理性行為理論為理論框架調(diào)查了香港建筑組織中個體對度的影響因素,并參照社會交換理論將這些因素按照感知成本和感知收益的圖 2.4。研究結果表明關于知識的自我效能和知識反饋積極地影響著個體對態(tài)度,而丟失面子這一因素則對其有消極影響。圖 2.4 Ng & Zhang (2012) 模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建筑設計教學中知識結構建構與設計問題的關聯(lián)性研究[J]. 李春雨,李凌高,黃健. 建筑技術. 2017(S1)
[2]基于SEM的工程造價咨詢企業(yè)知識共享[J]. 錢誠,申玲. 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 2017(01)
[3]建筑企業(yè)內(nèi)部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 李勤,李慧民,魏道江. 建筑經(jīng)濟. 2016(09)
[4]我國居民社會公平感與普遍信任關系研究——基于CSS2013的實證分析[J]. 朱博文,許偉. 湖北社會科學. 2016(07)
[5]虛擬社區(qū)用戶知識共享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 黃維,趙鵬. 情報科學. 2016(04)
[6]團隊氛圍、心理資本對研究生知識共享行為影響的實證研究[J]. 張圣亮,袁佳,李小東.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06)
[7]國內(nèi)外知識共享理論研究述評[J]. 王忠誠,謝軍. 人力資源管理. 2015(12)
[8]組織內(nèi)部知識共享影響因素之主體因素研究綜述[J]. 倪國棟,黃付帥,張?zhí)煊?陳子豪,羅衛(wèi).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5(05)
[9]基于多元回歸的調(diào)節(jié)效應分析[J]. 方杰,溫忠麟,梁東梅,李霓霓. 心理科學. 2015(03)
[10]研究生與導師間知識共享障礙與對策研究[J]. 尹娟. 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 2015(05)
博士論文
[1]企業(yè)員工知識分享中的信任問題實證研究[D]. 謝荷鋒.浙江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基于社會交換理論的虛擬社區(qū)知識共享行為研究[D]. 張琦涓.中北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3826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lzh/3382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