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平偏好理論的激勵機制研究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principal-agent model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pure self-interest of the agent. In this paper, the fair preference theory is integrated into the traditional principal-agent model to stud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timal incentive mechanism in the case of fair employment of agen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airness preference factor has changed many conclusions of the traditional principal-agent model, which is only a special form of the model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0571089)
【分類號】:C93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杜綱,鐘敏;企業(yè)人才的層次激勵效應分析[J];管理工程學報;200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曉,魏江;中心-衛(wèi)星型產業(yè)集群的網絡化學習策略[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年10期
2 趙珍,池仁勇;剖析“浙江現(xiàn)象”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年16期
3 官慶;工程設計保險的逆向選擇問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年02期
4 項勇,陶學明;基于尋租理論的工程監(jiān)理博弈行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5年01期
5 萬可,湯衛(wèi)君;頭壟斷廠家產品定價中的博弈論問題———兼評我國彩電行業(yè)價格大戰(zhàn)[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6 廖楚暉,薛剛;關于稅收腐敗有關問題的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7 楊衛(wèi)軍,韋葦;化解村級債務的對策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8 王崢;銀行惜貸的根源:激勵與約束的不對稱[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9 陳曉昱,周敬華,朱道才;會計信息披露政策選擇的博弈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10 李傳軍;;企業(yè)間產品創(chuàng)新多維博弈模型及其分析[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建;;委托代理模型下國有煤礦經理激勵機制設計[A];第一屆全國安全科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劉三(女牙);劉震宇;蘇鐘人;王紅衛(wèi);;基于Agent一對一協(xié)商的穩(wěn)定性研究[A];2005年信息與通信領域博士后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鄒璇;;不確定條件下區(qū)域間合作研發(fā)與獨立研發(fā)的策略選擇[A];2004中國區(qū)域經濟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惠峗;劉陽;;高?蒲袌F隊激勵模型及策略分析[A];科學學理論與科學計量學探索——全國科學技術學暨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2008年聯(lián)合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楊蕙馨;馮文娜;;中間性組織的運行機制、組織結構及有效規(guī)模研究[A];中國工業(yè)經濟研究與開發(fā)促進會2005年會暨“產業(yè)組織與政府規(guī)制”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高瑞霞;白鳳領;白江征;;博弈論在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工作中的應用[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四)[C];2007年
7 譚紹鵬;隆重;;關于建筑施工企業(yè)項目經理選聘中的委托-代理分析[A];貴州工程項目管理論文集[C];2006年
8 尹秋菊;;基于信號博弈GA在客戶關系管理中的應用[A];全國第九屆企業(yè)信息化與工業(y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吳浩然;張強;;VMI方式下供應鏈利潤分配的博弈分析[A];全國第九屆企業(yè)信息化與工業(y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肖衛(wèi);劉亦紅;;基于社會資本治理“公地悲劇”的KMRW聲譽博弈解釋——來自梅峰村集體資源利用的實證[A];湖南省經濟學學會年會暨科學發(fā)展觀與湖南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開位;企業(yè)經營者知識資本價值研究[D];中南大學;2000年
2 朱慶華;面向區(qū)域農副產品資源配置的博弈論及相關理論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3 王來生;人力資本投資與農業(yè)經濟增長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0年
4 侯云先;幼稚產業(yè)保護關稅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0年
5 鄭四渭;森林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管理的理論與實踐[D];浙江大學;2001年
6 李義超;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7 趙旭;中國銀行業(yè)效率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8 李洪江;轉軌時期國有商業(yè)銀行風險控制的制度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01年
9 李慕春;股指期貨市場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1年
10 楊仲山;國民經濟核算方法論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燕;我國上市公司國家股流通問題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0年
2 郭蓓;我國外貿代理制推行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0年
3 楊敏利;我國電力電子技術產業(yè)化模式選擇與戰(zhàn)略分析[D];西安理工大學;2000年
4 陳瑤;股票期權與上市公司激勵機制[D];暨南大學;2000年
5 阮建中;澳門商業(yè)銀行信貸資產管理研究[D];暨南大學;2000年
6 傅曉初;關于企業(yè)形象的企業(yè)行為研究[D];暨南大學;2000年
7 田章玲;福建省區(qū)域發(fā)展實證分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對策研究[D];華僑大學;2000年
8 黃大柯;信息不對稱下的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問題研究[D];華僑大學;2000年
9 黃朝文;東亞金融危機與國際資本流動關系研究[D];天津財經學院;2000年
10 管宇強;國有企業(yè)相機治理機制的設計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杜綱,郭均鵬,傅永紅,于力;企業(yè)人才激勵影響因素及其強度分析[J];管理工程學報;1998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磊;激勵與約束不對稱的委托-代理結構——對國有企業(yè)制度改進的經濟學評價[J];上海經濟研究;1996年11期
2 王雅芬;托管經營與盤活中小企業(yè)資產存量[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3 王惠霞,朱憲辰,朱正萱;營銷代理合約中委托方關注要素模型[J];當代財經;2000年08期
4 張宛平;委托人價值取向及委托-代理效應[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02期
5 王世豪!(廣東省·湛江市);試論國有企業(yè)中的委托—代理問題[J];經濟體制改革;2000年03期
6 駱品亮,陳祥鋒;研究型大學教師薪酬制度再設計研究[J];科研管理;2000年05期
7 李晉寧,朱正萱,王惠霞,欒婕;信息不對稱下激勵政策的制定——銷售員道德風險程度的因素分析[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02期
8 劉兵,張世英;企業(yè)激勵機制設計與代理成本分析[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00年06期
9 徐新,邱菀華;委托-代理問題中信息對稱情況下自然狀態(tài)對最優(yōu)契約的影響研究[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00年11期
10 黃凌云,楊秀苔;國有企業(yè)委托-代理關系的激勵機制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少英;何正文;徐渝;;供應鏈環(huán)境下業(yè)務外包的承包商道德風險因素分析[A];2002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張維蓉;吳祈宗;;我國保險銷售的委托-代理特征及對策研究[A];中國運籌學會第七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中卷)[C];2004年
3 劉鐸;苑成悅;;組織分化:“政府失敗”下的組織性策略——以北京東城區(qū)和平里“社區(qū)服務管理中心”為個案[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4 馬國賢;;以辦學體制創(chuàng)新為中心,搞好農村義務教育資金轉移支付制度建設[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5 王偉;許長新;;契約物流的契約理論分析[A];第三屆中國物流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孫傳姣;王元慶;周偉;;公交公司與公交駕駛員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A];第四屆亞太可持續(xù)發(fā)展交通與環(huán)境技術大會論文集[C];2005年
7 陳國鋼;;淺談如何構建集團內部控制體系[A];當代管理會計新發(fā)展——第五屆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5年
8 張琳;施建軍;;現(xiàn)代企業(yè)中股東和經理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A];2005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5年
9 魏光興;蒲勇健;;基于公平偏好的聯(lián)合契約研究[A];現(xiàn)代工業(yè)工程與管理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宋碩;張強;;基于R&D環(huán)境下委托-代理模型中的激勵機制分析[A];中國運籌學會第八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陳東;企業(yè)財務治理的對策[N];中國財經報;2004年
2 鐘朋榮;青島模式與溫州模式:哪一個更好? [N];中國工業(yè)報;2005年
3 記者 盧曉平;企業(yè)年金稅收優(yōu)惠政策應完善[N];上海證券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國強;基于代理人行為動機的授權決策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2 馬詠華;信息激勵與公司治理效率[D];復旦大學;2004年
3 胡罡;中國銀行業(yè)并購研究:動因、效應及模式選擇[D];湖南大學;2005年
4 楊力俊;電力市場中市場力規(guī)制的策略與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5年
5 劉惠萍;基于委托代理理論的獨立董事制度相關運行機制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6 馬彥麗;我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制度解析[D];浙江大學;2006年
7 吳建偉;中國國有企業(yè)管理層收購行為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8 郭焱;戰(zhàn)略聯(lián)盟形式選擇與風險控制[D];天津大學;2004年
9 任志濤;自然壟斷產業(yè)的公私伙伴關系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10 唐建生;組織內部知識共享的若干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喜紅;國有上市公司股票期權應用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2 路蕾;我國風險投資機構組織模式研究[D];西北大學;2004年
3 李武艷;公共選擇與轉型中的城市社區(qū)治理[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4年
4 王影慧;企業(yè)兼并的動機與效應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5 徐菲;我國銀行保險中委托代理問題的對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6 王寶成;我國公共部門優(yōu)化激勵機制的對策研究——基于委托一代理框架下的激勵機制[D];武漢大學;2004年
7 許利華;關系營銷在渠道關系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暨南大學;2004年
8 劉偉華;基于博弈論的供應鏈中合作關系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4年
9 吳鋒;經理股票期權:美國的經驗和中國的實踐[D];西南財經大學;2003年
10 嚴小慶;現(xiàn)代政府信用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3817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lzh/2381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