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研究中的證實、證偽、還原與詮釋
[Abstract]:The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field of social science have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from confirmation to falsification. The proposition of Dion Quine and Quine's two dogma of empiricism have shaken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positivism. As far as the operation procedure of empirical method is concerned, reductionism is widely used by researchers. However, in the study of management, especially in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some concepts such as "human" and "face" are difficult to be restored or even can not be restored. In view of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advocate diversified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hermeneutical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research.
【作者單位】: 武漢工程大學管理學院;
【基金】:武漢工程大學文科基金資助項目(R201007)
【分類號】:C93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偉平;關(guān)于假說的形成過程、方法及原則的探討[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1999年02期
2 孫偉平,王德保;論簡單性原則的方法論意義[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1999年04期
3 沈文欽;;何謂“為學術(shù)而學術(shù)”——純學術(shù)觀的類型學考察[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年01期
4 楊壽堪;從教與學的關(guān)系看大學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5 顏青山;論靈感思維的心理學本質(zhì)[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6 李俊青;虛擬經(jīng)濟波動及其演化[J];財經(jīng)研究;2005年02期
7 李宏偉;孫洋波;;笛卡兒的普遍懷疑論探析[J];當代經(jīng)理人(下旬刊);2006年08期
8 程中興;計算機技術(shù)對人類生物進化的影響及其機制[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9 陳彥光,劉繼生;地理學的主要任務(wù)與研究方法——從整個科學體系的視角看地理科學的發(fā)展[J];地理科學;2004年03期
10 黃正華;波普爾的實在論[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肖先治;;社會和諧:現(xiàn)代社會不容忽視的一個重大問題[A];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4年“社會工作、社會學與構(gòu)建和諧社會”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王成紅;王飛躍;宋蘇;賀建軍;;復雜系統(tǒng)研究中幾個值得關(guān)注的問題[A];第二十四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5年
3 金偉新;肖田元;;基于復雜系統(tǒng)理論的信息化戰(zhàn)爭體系對抗建模與仿真[A];'2008系統(tǒng)仿真技術(shù)及其應(yīng)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黃莉;;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對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的重要意義[A];首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愛華;“突現(xiàn)論”中的哲學問題[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何明星;《管錐編》詮釋方法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3 宋永剛;自我發(fā)展:高校學術(shù)人員管理的新視野[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侯正華;城市特色危機與城市建筑風貌的自組織機制[D];清華大學;2003年
5 郭元林;復雜性科學知識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許秀中;刑事政策系統(tǒng)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7 楊海軍;進化計算中的模式理論、涌現(xiàn)及應(yīng)用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8 王雷;合作的演化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9 原獻學;組織學習動力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邱紅松;初中幾何課堂教學過程重構(gòu)與視頻案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頓新國;亨佩爾定性確證思想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云飛;“解釋學境遇”的本體論意蘊[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3 袁群莉;批判實在論及其作為經(jīng)濟學方法論的可能性[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賴曉飛;培育有利我國知識創(chuàng)新的社會機制問題研究[D];廣西大學;2003年
5 王黨輝;本體與存在:王陽明哲學的一體兩面[D];河南大學;2003年
6 榮小雪;非充分決定性論題與波普爾的證偽方法[D];山西大學;2003年
7 張影;奧運經(jīng)濟沖擊模型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3年
8 曾云寶;宏觀經(jīng)濟理性預期主從遞階動態(tài)對策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3年
9 周宇君;科學證據(jù)的程序功能及其實現(xiàn)[D];湘潭大學;2003年
10 毛德兵;民法解釋學的哲學反思[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力;;管理學研究中的實證主義及其問題[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09年08期
2 鞏見剛;;管理的科學身份與實證主義[J];管理學家(學術(shù)版);2010年01期
3 范春輝;公共管理學中的成本分析方法[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02年01期
4 李翔宇;;淺論實證主義方法論對科學管理的影響[J];管理觀察;2008年23期
5 林曦;;科學哲學視角下的管理理論叢林成因探析[J];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6 周敬偉;;走出戰(zhàn)略管理學發(fā)展的落后主義誤區(qū)[J];求索;2007年03期
7 熊美娟;科學管理中的實證主義精神[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8 謝 s,
本文編號:23113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lzh/2311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