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非一致性的原因探析
本文選題:管理 + 非一致性。 參考:《商業(yè)時代》2009年33期
【摘要】:管理者總是追求管理的一致性。由于利益的非一致性和認知的非一致性,非一致性在管理過程中卻是真實地客觀存在,從而造成各種沖突不斷,這些沖突既無法消除,又無法回避。于是,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協(xié)調(diào)各方面的利益,減少沖突,達成一致。
[Abstract]:Managers always seek consistency in management. Because of the inconsistency of interest and cognition, inconsistency exists objectively in the process of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various conflicts, which can not be eliminated nor avoided. Thu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of management is to coordinate interests, reduce conflicts, and reach agreement.
【作者單位】: 蘇州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工商系;
【分類號】:C9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周振林;論管理沖突的三種類型[J];長白學刊;2005年04期
2 孔冬;管理沖突與沖突管理[J];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04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韋偉,周耀東;資產(chǎn)專用性、機會主義和合約安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2 陳玉榮;對企業(yè)家人力資本激勵機制的探討[J];商業(yè)研究;2003年20期
3 陳玉榮;國有企業(yè)家的激勵約束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yè)研究;2003年24期
4 殷孟波,賀向明;存款激勵與貸款約束——四萬億存差生成的制度分析[J];財經(jīng)科學;2003年04期
5 趙建國;隱性合約理論及其新發(fā)展[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2年09期
6 林鐘高,趙鴻;會計立場及相關問題研究——從權益角度的分析[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1999年06期
7 李世新;從委托代理理論看責任中心的業(yè)績考核[J];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8 鄭振龍,江孔亮;我國建立最后貸款人制度初探[J];城市金融論壇;2000年07期
9 張亦春;契約、信息與國有企業(yè)融資制度變遷[J];當代財經(jīng);2000年10期
10 萬曉文;;會計信用的經(jīng)濟學分析[J];當代財經(jīng);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岑家輝;;高中學校內(nèi)部沖突管理的研究——以教師為主要觀察點[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2 包玉澤;;農(nóng)產(chǎn)品營銷渠道選擇與創(chuàng)新的交易費用分析[A];第三屆湖北科技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3 湯谷良;高晨;;預算激勵契約的失靈與校正[A];新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的會計與財務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陳宏彩;;社會和諧視角下的群體性事件治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以衢州“專案管理”機制為個案[A];“構(gòu)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宋勝洲;;基于知識的演化經(jīng)濟學——對基于理性的主流經(jīng)濟學的挑戰(zhàn)[A];第一屆中國政治經(jīng)濟學年會應征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建暉;國有資本財務管理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2 段紅濤;我國商業(yè)銀行風險防范問題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3 張進;論現(xiàn)代公司管理層利益及其實現(xiàn)機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4 蔣峰;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效率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5 鄭文軍;虛擬企業(yè)的組織特性與管理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6 趙建國;國有企業(yè)過剩就業(yè)分析[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2年
7 周明;非對稱信息下信貸市場的運行機制研究[D];西北大學;2003年
8 周鵬;金融結(jié)構(gòu)、金融發(fā)展與開放經(jīng)濟增長[D];復旦大學;2003年
9 張帆;股權激勵的激勵機制及其績效解說[D];復旦大學;2003年
10 林志毅;股票市場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相關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和平;職業(yè)經(jīng)理道德風險控制——業(yè)績評價與報酬研究[D];暨南大學;2000年
2 管宇強;國有企業(yè)相機治理機制的設計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0年
3 劉小樂;企業(yè)負債經(jīng)營的狀態(tài)辨識與轉(zhuǎn)移策略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0年
4 杜金沛;國企預算約束與企業(yè)產(chǎn)權制度創(chuàng)新[D];貴州師范大學;2000年
5 謝國忠;我國家族企業(yè)組織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1年
6 顏倩;我國企業(yè)合作行為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1年
7 王璐;企業(yè)人力資本激勵的制度化重構(gòu)[D];鄭州大學;2001年
8 肖艷;我國抵押房地產(chǎn)價格評估風險及風險管理[D];重慶大學;2001年
9 時致衡;試論我國金融安全網(wǎng)的構(gòu)筑及功能發(fā)揮[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10 張焱;論對格式合同進行限制的理論根據(jù)[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康之;;道德存在:把握完整的人的必要維度[J];社會科學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金德;;風險管理過程[J];認證技術;2010年10期
2 鄭朝暉;;略論“()式管理”[J];領導科學;2011年25期
3 萬勇;;風險管理用于審核員能力評價過程的案例[J];認證技術;2010年10期
4 唐志偉;;行政公文的儒學之思[J];大家;2011年14期
5 杜娟;;“法默—里奇曼”比較管理研究框架修正——基于AMR相關文獻的分析[J];比較管理;2010年02期
6 梁洪武;;淺議傳統(tǒng)儒家管理智慧在現(xiàn)代管理中的運用[J];南昌高專學報;2011年03期
7 閻志強;;淺析管理學與實踐的關系[J];現(xiàn)代商業(yè);2011年21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薛繼亮;李錄堂;;全管理行為痕跡信息理論初探[A];第十一屆中國青年信息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9年
2 孫紹榮;朱佳生;;管理機制設計理論[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進展——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3卷)[C];1995年
3 李德昌;;管理信息勢與管理的不確定性——勢科學理論視角[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系統(tǒng)管理與復雜性科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4 夏春;朱永新;;組織管理誠信的比較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李美娟;陳國宏;陳衍泰;;綜合評價中指標標準化方法研究[A];2004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冬明;談“堵”與“疏”[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9年
2 雷金生;管理的規(guī)范是制度[N];福建科技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何源;“空降”CIO攻略[N];計算機世界;2006年
4 張軍 郭從彭;談策劃在ISO9001標準中的體現(xiàn)[N];中國國門時報;2005年
5 董平分;企業(yè)文化的管理機制[N];中國航空報;2005年
6 雷金生;管理的原則是科學[N];福建科技報;2008年
7 林蒙;企業(yè)管理的十大誤區(qū)[N];證券日報;2004年
8 孫利;要倡導自導式管理[N];深圳特區(qū)報;2005年
9 周修亭;身邊的管理學[N];中華讀書報;2008年
10 雷金生;管理的目標是效益[N];福建科技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生奇志;基于動態(tài)拓撲的信息管理模式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吳溢華;知識分類及知識管理應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2 王鳴芬;績效管理在軍隊人力資源中的應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3 宋娟;基于作者共被引和元分析的知識管理流派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4 王曉梅;績效管理過程公平性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5 奚巖;管理領域中保護性價值觀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8359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lzh/183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