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從批判性和建設性的視角看“管理學在中國”——兼與韓巍商榷
本文關鍵詞:也從批判性和建設性的視角看“管理學在中國”——兼與韓巍商榷 出處:《管理學報》2009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東方管理學 中國管理學 意識形態(tài) 管理研究 管理實踐 經(jīng)驗證據(jù) 知識體系 批判性 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現(xiàn)實問題
【摘要】:中國管理學科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需要很多學者從不同途徑去努力,應該采取一種包容、鼓勵的態(tài)度,同時開展對話。對話應該有一個前提,不能因反對而反對,要心平氣和地對學術觀點進行探討,不斷達成共識,逐步推進管理學在中國的發(fā)展。東方管理研究不僅是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更多的是受當代管理實踐的推進,對現(xiàn)實問題的呼應。盡管需要進一步加大經(jīng)驗證據(jù)的收集和操作工具的細化,但東方管理毫無爭議地不是意識形態(tài)。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discipline in China is a long-term process, which requires many scholars to work from different ways, should adopt an inclusive and encouraging attitud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should be a dialogue. Dialogue should have a premise. We should not oppose it because of opposition. We should discuss academic viewpoints calmly, reach consensu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science in China step by step. The oriental management research is not only the identity of national culture. Although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collection of empirical evidence and the refinement of operational tools, eastern management is not an ideology without controversy.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分類號】:C93
【正文快照】: 《管理學報》2008年第2期刊登了《從批判性和建設性的視角看“管理學在中國”》(簡稱《從》文)一文,其中對目前的本土管理研究進行了批評[1]。作為本土管理研究者,筆者對其批評表示歡迎,并且對其中一些觀點比如“直面管理現(xiàn)實”、“研究規(guī)范”等表示認同,但對文中激烈的情緒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俞吾金;從科學技術的雙重功能看歷史唯物主義敘述方式的改變[J];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馮正強;當代國際貿(mào)易中非關稅壁壘的新體系及其作用機理[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2 楊金土 ,孟廣平 ,嚴雪怡;對技術、技術型人才和技術教育的再認識(二)[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2年2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正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2 李新曦;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與人的素質(zhì)塑造[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3 董耀鵬;社會主義國有經(jīng)濟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4 崔祿春;建國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5 侯典明;江澤民與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6 張占斌;博彩業(yè)與政府選擇[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7 王廣彬;中國社會保障法制史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8 毛曦;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地理[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9 張拴平;張申府哲學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10 胡振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相互關系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立慧;中國共產(chǎn)黨探索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歷史經(jīng)驗[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高常營;渴望家園的回歸——世紀之交人文精神重建問題的反思[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趙瀾波;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生活方式與人的全面發(fā)展[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4 孫文營;論當前中國社會轉型的趨勢、困境與出路[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5 張春玲;對我國經(jīng)濟體制與經(jīng)濟增長方式關系的歷史剖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6 李照修;鄧小平政治體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7 朱洪強;鄧小平對外開發(fā)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8 游紅武;后冷戰(zhàn)時代國際沖突探源[D];暨南大學;2000年
9 廖秋紅;媒介的社會倫理角色定位[D];暨南大學;2000年
10 李仙飛;馬克思個性觀新探[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韓巍;學術探討中的措辭及表達——談《創(chuàng)建中國特色管理學的基本問題之管見》[J];管理學報;2005年04期
2 席酉民,葛京,韓巍,陳健;和諧管理理論的意義與價值[J];管理學報;2005年04期
3 彭賀;蘇宗偉;;東方管理學的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淵源、精髓與框架[J];管理學報;2006年01期
4 黃如金;;和合管理: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理論[J];管理學報;2007年02期
5 本刊特約評論員;;試問管理學——管理學在中國側議[J];管理學報;2007年05期
6 席酉民,韓巍,尚玉釩;面向復雜性:和諧管理理論的概念、原則及框架[J];管理科學學報;2003年04期
7 彭賀;蘇東水;;論東方管理的研究邊界[J];學術月刊;2007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祖光;東方管理學及其在管理理論連續(xù)譜中的地位[J];浙江社會科學;1995年05期
2 王小林;重塑東方管理學思想[J];中外管理導報;1996年03期
3 陳土興;管人須先知人[J];商業(yè)經(jīng)濟與管理;2000年02期
4 金壯龍;人德管理是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的發(fā)展趨勢[J];當代財經(jīng);2001年11期
5 蘇東水,趙曉康;論東方管理文化復興的現(xiàn)代意義[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6 朱明偉;論東方管理思想的核心價值觀[J];商業(yè)經(jīng)濟與管理;2001年04期
7 趙建梅,黃世虎;試論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的生命線——人本管理[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8 呂福新;東方管理學的建樹、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對東方管理學研究的追溯、綜述和管見[J];商業(yè)經(jīng)濟與管理;2003年12期
9 蘇東水;開放中的東方管理教育[J];江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10 尚德衛(wèi);加強企業(yè)文化建設 促進企業(yè)跨越式發(fā)展[J];理論學習;2004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明秋;新加坡東方文化學院 東方管理學院[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2 通訊員 陳國利 記者 潘劍凱;應建立中國的管理學——東方管理學[N];光明日報;2002年
3 張愛華;立足經(jīng)管 開發(fā)精品[N];中國圖書商報;2003年
4 復旦大學經(jīng)濟管理研究所所長 蘇東水;“人為為人”與東方管理思想[N];證券日報;2004年
5 金柯;蘇東水教授執(zhí)教50年[N];解放日報;2004年
6 吳友富;管理學發(fā)展的東方主張[N];文匯報;2006年
7 王永強;國學:中國式商道“新外衣”[N];中國經(jīng)營報;2006年
8 李思;探求東西方管理融合發(fā)展[N];上海金融報;2008年
9 趙鷹;東方管理學:中國本土的理論創(chuàng)新[N];科學時報;2008年
10 清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 魏杰 李東紅;我國管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N];光明日報;2008年
,本文編號:14027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lzh/1402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