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城建管理論文 >

機制砂混凝土劈裂抗拉強度的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9 06:25

  本文關鍵詞:機制砂混凝土劈裂抗拉強度的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機制砂 混凝土 劈裂抗拉強度


【摘要】:為了研究不同替代率下機制砂混凝土劈裂抗拉強度的變化規(guī)律,擬選用機制砂配制C50混凝土,在水泥用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機制砂對天然砂的取代率(0、30%、50%、70%、100%)。試驗發(fā)現(xiàn)機制砂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強度大于天然砂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強度且隨著替代率的增大和齡期的增長機制砂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強度呈現(xiàn)增大的趨勢,但是替代率為50%的劈裂抗拉強度最大,說明該機制砂對天然砂的最佳替代率為50%左右。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高強機制砂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強度與抗壓強度之間的擬合關系與普通混凝土不同,用普通混凝土的擬合方程計算值偏小。
【作者單位】: 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新疆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公路工程管理系;
【關鍵詞】機制砂 混凝土 劈裂抗拉強度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0578148)
【分類號】:TU528
【正文快照】: Experimental study on split strength of manufactured sand concreteHE Shengdong1,LI Lei 1,LI Guanghui 1,WANG Hua 2(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Zhengzhou 450001,China;2.Highway Engineering Managemen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徐健,蔡基偉,王稷良,周明凱;人工砂與人工砂混凝土的研究現(xiàn)狀[J];國外建材科技;2004年03期

2 肖保懷,姜涵,宋留強;機制砂及礦渣微粉配制C50~C80高性能混凝土研究[J];混凝土;2002年06期

3 張劍波,楊長輝,胡善銓,郭寶強,孟昭富,邸春福;混合砂混凝土性能研究[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4 李溪;滸泊機制砂與河砂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對比研究[J];山西建筑;2005年08期

5 江京平;機制砂超緩凝HPC的研制與工程應用[J];施工技術;2001年05期

6 周靜海;何海進;孟憲宏;楊有志;;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學性能試驗[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段岳強;張?zhí)炻?;機制砂混凝土抗壓強度與灰水比的關系分析[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1年09期

2 趙長軍;董斌;于敬海;;石粉對機制砂混凝土性能影響試驗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09年04期

3 張俊;;人工砂在混凝土中的應用研究[J];福建建材;2009年03期

4 李勇;龍宇;;淺談機制砂的生產(chǎn)及其在混凝土中的應用[J];福建建筑;2009年12期

5 李志成,任甲蘊,趙順波,趙銀萍;高強人工砂粉煤灰砼的研究和應用[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4年06期

6 谷月蘭;賈鵬;;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和天然細砂混凝土的性能研究[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9年01期

7 冷發(fā)光;丁威;張仁瑜;李章建;李昕成;紀憲坤;何更新;王征;;FS和FP復合摻合料機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研究[J];工程質量;2008年11期

8 侯志遠;林東;;C50石屑代砂混凝土配合比設計[J];廣東建材;2012年04期

9 王稷良;喻世濤;劉俊;周明凱;;C50T型梁機制砂混凝土的配制與應用研究[J];公路;2007年01期

10 吳隆德;趙發(fā)偉;張鋒;李康文;;機制砂混凝土耐磨性能初步研究[J];公路;2010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家全;白延平;金超;;整形機制砂混凝土應用技術[A];科技創(chuàng)新 綠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國城市道路交通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蔣正武;任啟欣;吳建林;張長貴;;機制砂特性及其在混凝土中應用相關問題研究[A];首屆機制砂石生產(chǎn)與應用技術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3 吳建林;任啟欣;蔣正武;張長貴;;機制砂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研究[A];首屆機制砂石生產(chǎn)與應用技術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4 李北星;胡嘵曼;周明凱;田建平;;機制砂配制高強混凝土的石粉含量限值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及應用技術會議論文匯編(上卷)[C];2005年

5 蔡基偉;胡曉曼;李北星;;石粉含量對機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與抗壓強度的影響[A];第九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及應用技術會議論文匯編(上卷)[C];2005年

6 錢曉倩;曹偉紅;;利用碎屑配制混凝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2008中國商品混凝土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暨第五屆全國商品混凝土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8年

7 吳志剛;郝挺宇;張文淵;;石灰?guī)r機制砂中石粉含量對C50混凝土性能的影響[A];特種混凝土與瀝青混凝土新技術及工程應用[C];2012年

8 蔣正武;嚴希凡;梅世龍;石大為;;機制砂特性及其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應用技術[A];中國砂石協(xié)會2012年年會“砂石行業(yè)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2年

9 陳飚;王稷良;楊玉輝;周明凱;;石粉含量對C80機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響[A];湖北省公路學會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匯編(2008年——2013年)[C];2014年

10 葉建雄;唐靜;楊長輝;;人工砂混凝土干燥收縮性能的試驗研究[A];“第四屆全國特種混凝土技術”學術交流會暨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質量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年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杜朝華;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構件受力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2 何盛東;機制砂混凝土及其預應力梁受力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3 蔡基偉;石粉對機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及機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4 王雨利;低強度等級泵送高石粉機制砂混凝土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5 王平衛(wèi);全套管灌注樁承載性狀及施工工藝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6 畢海洋;污水源熱泵系統(tǒng)取水換熱過程流化除垢與強化換熱方法[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7 王稷良;機制砂特性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及機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8 蒙彥宇;壓電智能骨料力學模型與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瓊;低水膠比機制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性能的非線性方法預測[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2 梁德興;人工砂抗裂干混砂漿的制備與機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3 宋普濤;機制砂自密實鋼管混凝土的配制與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4 羅燕;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新疆地區(qū)的適應性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5 鄒偉;高性能再生混凝土耐酸雨侵蝕性能研究及環(huán)境協(xié)調性評價[D];中南大學;2011年

6 孫秋彥;卵石破碎原狀機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限值試驗研究[D];華北水利水電學院;2011年

7 朱倩;巖石破碎原狀機制砂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華北水利水電學院;2011年

8 范晴;云南部分地區(qū)機制砂混凝土性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0年

9 崔衛(wèi)光;型鋼再生混凝土組合柱正截面受力性能試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10 蔡貴生;特細砂混凝土塑性收縮裂縫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舒?zhèn)髦t;貴州山砂高強混凝土的物理性能[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1997年01期

2 李興貴,章恒全,陳曉月;高石粉人工砂原級配混凝土干縮性能試驗研究[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4期

3 楊德斌;徐家保;;石灰石石屑在混凝土及建筑砂漿中的應用[J];混凝土;1991年02期

4 尹志府;;用石砂配制高強混凝土及流態(tài)混凝土[J];混凝土;1993年03期

5 蒲心誠;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火山灰效應的數(shù)值分析[J];混凝土;1998年06期

6 江京平,高智祥,范萬祥;機制砂超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J];混凝土;2000年04期

7 肖建莊,李佳彬,蘭陽;再生混凝土技術研究最新進展與評述[J];混凝土;2003年10期

8 王江;薛燕飛;周輝;;再生混凝土抗壓強度研究[J];混凝土;2006年07期

9 胡敏萍;;不同取代率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力學性能[J];混凝土;2007年02期

10 張亞梅,秦鴻根,孫偉,郝東明,寧鐘;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初探[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正甫;袁英杰;王超;王強;閻培渝;;不同礦物摻合料對高強混凝土劈裂抗拉強度的影響差異[J];混凝土;2014年03期

2 劉敬福,李智超,周梅;PC復合材料劈裂抗拉強度及影響因素[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6期

3 周靜海;劉子赫;李婷婷;楊永生;;廢棄纖維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強度試驗[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5期

4 朱騰華,楊圣奇,蘇承東,張學民;大理巖抗拉強度的離散性及與厚度的關系[J];焦作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6期

5 張廷毅;汪自力;朱海堂;鄭光和;;多因素影響下銑削型鋼纖維混凝土劈裂抗拉強度[J];建筑材料學報;2014年03期

6 周梅;白金婷;張曉帆;;橡膠粉摻量及粗細度對混凝土強度影響的數(shù)學分析[J];工業(yè)建筑;2011年09期

7 馮秀平,楊南如;CaO-SiO_2-P_2O_5-H_2O 系統(tǒng)中 CBC 材料的原料配比研究[J];河海大學學報;1998年01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通;MBER固化土劈裂抗拉強度變化及應用[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99865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99865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9c4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