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原油污染致使凍土活動層細菌群落顯著改變——以加格達奇凍土活動層為例
本文關鍵詞:短期原油污染致使凍土活動層細菌群落顯著改變——以加格達奇凍土活動層為例
【摘要】:生物降解與土著微生物群落結構、功能及其變化密切相關.目前,對于東北凍土土壤中的適冷降解菌了解不足.新建成的中俄輸油管道穿越中國東北的多年凍土區(qū),為相關研究提供了契機.實驗利用454高通量測序分析了加格達奇凍土活動層土壤在受控原油污染前后的微生物群落結構.結果顯示:污染后的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相對豐度顯著升高,優(yōu)勢類群包括Alicyclobacillus、Sphingomonas、Nevskia以及Bacillus.群落以芳烴降解菌或者耐受油污環(huán)境的細菌為主.這種變化與原油(尤其是芳烴)組分的生態(tài)毒害作用有關.較高濃度的原油污染下,群落中可耐受油污環(huán)境的細菌豐度相對更高.
【作者單位】: 西北民族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中國科學院
【關鍵詞】: 細菌群落 降解 凍土活動層 原油污染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901044;41171055)資助
【分類號】:X53;P642.14
【正文快照】: 0引言西伯利亞和北極大陸架油氣資源勘探、開發(fā)和長距離輸送已成為能源開發(fā)的熱點.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大量的寒區(qū)油氣資源通過長距離管道運輸?shù)姆绞竭M入市場,管道使用中也出現(xiàn)了不同成因的泄漏事故,不僅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還給凍土產(chǎn)油區(qū)造成了嚴重的生態(tài)影響[1].例如,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會軍,喻文兵,陳友昌,高曉飛,李馥清,姚志祥;多年凍土區(qū)輸油管道工程中的(差異性)融沉和凍脹問題[J];冰川凍土;2005年03期
2 楊思忠;金會軍;吉延峻;何瑞霞;魏智;;凍土區(qū)石油污染物遷移及清除研究進展[J];冰川凍土;2008年03期
3 楊思忠;金會軍;于少鵬;陳友昌;郝加前;翟正元;;中俄輸油管道(漠河-大慶段)主要凍土環(huán)境問題探析[J];冰川凍土;2010年02期
4 何瑞霞;金會軍;王紹令;郝加前;常曉麗;羅棟梁;;中俄原油管道沿線多年凍土環(huán)境評價方法探討[J];冰川凍土;2011年05期
5 李昌明;張新芳;趙林;程國棟;徐世健;;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qū)土壤需氧可培養(yǎng)細菌多樣性及群落功能研究[J];冰川凍土;2012年03期
6 李建華;張亞麗;呂杰;楊紅兵;;漠河盆地科學鉆探井MK-1地下冷環(huán)境中嗜熱微生物的多樣性分析[J];冰川凍土;2012年03期
7 郝春博;王廣才;董建楠;張倩;蔡五田;;石油污染地下水中細菌分子生態(tài)學研究[J];地學前緣;2009年04期
8 常曉麗;金會軍;何瑞霞;荊宏遠;李國玉;王永平;羅棟梁;于少鵬;孫海濱;;大興安嶺北部多年凍土監(jiān)測進展[J];冰川凍土;2013年01期
9 楊建平;楊歲橋;李曼;譚春萍;;中國凍土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J];冰川凍土;2013年06期
10 郝加前;何瑞霞;;中俄原油管道沿線多年凍土環(huán)境及管道施工技術探討[J];冰川凍土;2013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韋超英;楊濱銀;方新湘;婁愷;晁群芳;;適用變性梯度凝膠電泳分析的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DNA模板制備的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16期
2 李田;劉光t;安黎哲;;低溫微生物的適冷特性研究進展及其應用前景[J];冰川凍土;2006年03期
3 楊思忠;金會軍;魏智;吉延峻;何瑞霞;;微生物對凍土生境的適應以及對全球變化和寒區(qū)工程擾動的響應:進展與展望[J];冰川凍土;2007年02期
4 李國玉;金會軍;盛煜;張建明;俞祁浩;齊吉琳;溫智;呂蘭芝;童長江;郭東信;王紹令;魏智;楊思忠;吉延俊;于少鵬;何瑞霞;常曉麗;郝加前;陳友昌;吳偉;翟鎮(zhèn)遠;趙意民;;中國-俄羅斯原油管道工程(漠河-大慶段)凍土工程地質考察與研究進展[J];冰川凍土;2008年01期
5 何樹生;喻文兵;陳文國;余志峰;金會軍;;東北多年凍土區(qū)埋地輸油管道周圍溫度場特征非線性分析[J];冰川凍土;2008年02期
6 楊思忠;金會軍;吉延峻;何瑞霞;魏智;;凍土區(qū)石油污染物遷移及清除研究進展[J];冰川凍土;2008年03期
7 楊思忠;金會軍;吉延峻;魏智;何瑞霞;;寒區(qū)線性工程沿線凍土區(qū)的植被恢復[J];冰川凍土;2008年05期
8 何瑞霞;金會軍;呂蘭芝;常曉麗;王紹令;楊思忠;姚志祥;王安平;劉伶俐;高曉飛;陳友昌;翟鎮(zhèn)遠;;格爾木-拉薩成品油管道沿線凍土工程和環(huán)境問題及其防治對策[J];冰川凍土;2010年01期
9 楊思忠;金會軍;于少鵬;陳友昌;郝加前;翟正元;;中俄輸油管道(漠河-大慶段)主要凍土環(huán)境問題探析[J];冰川凍土;2010年02期
10 劉光t;董小培;張威;章高森;王鷺;岳君;;不同海拔表層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消長的機理[J];冰川凍土;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何瑞霞;金會軍;王紹令;呂蘭芝;;中俄管道沿線寒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現(xiàn)狀分析[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段海明;毒死蜱降解細菌的篩選、降解特性及其固定化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2 冷毅飛;中俄石油管道多年凍土物理力學性質試驗研究及溫度場數(shù)值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3 黃婧;環(huán)南極企鵝海豹的有機生態(tài)地球化學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4 王立影;烷烴厭氧降解產(chǎn)甲烷體系菌群結構與功能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5 許穎;黃河三角洲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聯(lián)合修復[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6 任紅燕;油藏原位與實驗室模擬系統(tǒng)中的微生物分子生態(tài)學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7 Mbadinga Serge Maurice;高溫油藏微生物群落結構及石油烴厭氧降解產(chǎn)甲烷體系構建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8 雅魯布;原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復和微生物生態(tài)學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9 徐光苗;寒區(qū)巖體低溫、凍融損傷力學特性及多場耦合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6年
10 方華;毒死蜱在大棚土壤和蔬菜中的殘留特征、土壤生態(tài)效應及其控制途徑[D];浙江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彩霞;油藏環(huán)境微生物組成及功能特征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2 王星輝;制革廢水中SDS降解菌的分離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宿燕明;多粘類芽孢桿菌對油菜品質及其葉際、根際微生物群落的影響[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4 ;刍;石油降解細菌的降解能力以及降解相關酶活性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年
5 韋超英;克拉瑪依原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選擇性激活條件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6 劉韜;天山凍土低溫淀粉酶產(chǎn)生菌株的篩選及其酶學性質的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0年
7 李偉;厭氧烴降解體系中微生物群落組成及功能基因[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8 李凱平;長鏈烷烴厭氧降解產(chǎn)甲烷體系的菌群組成及變化[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9 范志華;壓力對酵母菌及其產(chǎn)海藻糖的影響[D];天津科技大學;2004年
10 于飛進;357菌株產(chǎn)生拮抗物質的生物學及SHC基因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東信,王紹令,魯國威,戴競波,李恩英;東北大小興安嶺多年凍土分區(qū)[J];冰川凍土;1981年03期
2 周幼吾,郭東信;我國多年凍土的主要特征[J];冰川凍土;1982年01期
3 程國棟,王紹令;試論中國高海拔多年凍土帶的劃分[J];冰川凍土;1982年02期
4 戴競波;大興安嶺北部多年凍土地區(qū)地溫特征[J];冰川凍土;1982年03期
5 周幼吾,梁林恒,顧鐘煒,梁鳳仙,張齊兵;大興安嶺北部森林火災對凍土水熱狀況的影響[J];冰川凍土;1993年01期
6 王紹令,趙秀鋒,郭東信,黃以職;青藏高原凍土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冰川凍土;1996年S1期
7 孫廣友;試論沼澤與凍土的共生機理——以中國大小興安嶺地區(qū)為例[J];冰川凍土;2000年04期
8 吳青柏,朱元林,施斌;工程活動下的凍土環(huán)境研究[J];冰川凍土;2001年02期
9 南卓銅,李述訓,劉永智;基于年平均地溫的青藏高原凍土分布制圖及應用[J];冰川凍土;2002年02期
10 金會軍,Max C.Brewer;阿拉斯加北極地區(qū)的工程設計和施工經(jīng)驗及教訓[J];冰川凍土;2005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Valeri Grebenets;寒區(qū)活動層中合成材料的寒凍破壞分析(英文)[J];冰川凍土;2004年S1期
2 趙林;李韌;丁永建;;唐古拉地區(qū)活動層土壤水熱特征的模擬研究[J];冰川凍土;2008年06期
3 劉光生;王根緒;胡宏昌;李太兵;王俊峰;任東興;黃雅娟;;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qū)植被蓋度變化對活動層水熱過程的影響[J];冰川凍土;2009年01期
4 陸子建;吳青柏;盛煜;張魯新;;青藏高原北麓河附近不同地表覆被下活動層的水熱差異研究[J];冰川凍土;2006年05期
5 侯傳美;解伏菊;李秀珍;肖篤寧;;火干擾下的大興安嶺凍土活動層變化研究[J];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6 李韌;趙林;丁永建;焦克勤;王銀學;喬永平;杜二計;劉廣岳;孫琳嬋;肖瑤;;青藏高原北部活動層土壤熱力特性的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10年05期
7 李韌;趙林;丁永建;吳通華;肖瑤;杜二計;劉廣岳;喬永平;;青藏公路沿線多年凍土區(qū)活動層動態(tài)變化及區(qū)域差異特征[J];科學通報;2012年30期
8 牟翠翠;張廷軍;曹斌;萬旭東;彭小清;程國棟;;祁連山區(qū)黑河上游俄博嶺多年凍土區(qū)活動層碳儲量研究[J];冰川凍土;2013年01期
9 王俊智;梁四海;萬力;王海周;;高寒地區(qū)凍土活動層溫度場數(shù)值模擬[J];人民黃河;2013年03期
10 張偉;周劍;王根緒;Wolfgang Kinzelbach;程國棟;葉柏生;何曉波;李弘毅;;積雪和有機質土對青藏高原凍土活動層的影響[J];冰川凍土;2013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本報記者 王素琴;河川徑流量緣何不增反降[N];中國氣象報;2012年
2 記者 宋常青;凍土活動層增厚,對青藏高原影響待查[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3 記者 沙為拉;以教育實踐活動層層抓落實 保質保量完成好各項任務[N];克孜勒蘇報(漢);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光生;長江源多年凍土區(qū)沼澤及高寒草甸水熱過程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D];蘭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9064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906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