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城建管理論文 >

不同固結壓力下強結構性黏土孔隙分布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0 21:31

  本文關鍵詞:不同固結壓力下強結構性黏土孔隙分布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結構性黏土 孔隙 壓汞試驗 固結壓力 分形維數(shù)


【摘要】:為探討結構性土變形的微觀機制,以湛江地區(qū)結構性黏土為研究對象,對原狀土和壓縮試驗后土樣進行壓汞試驗,分析不同固結壓力下土的孔隙分布、孔徑大小以及孔隙結構特征參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輔以SEM圖像進行孔隙形態(tài)的定性分析,并從分形理論角度對此解釋與驗證。結果表明,湛江黏土各孔隙組對外力的敏感度與孔隙體積含量正相關。由于壓汞過程存在瓶頸效應以及邊-面-角的空間接觸形式,其結果可能會夸大真實小孔隙的分布密度而低估大孔隙的分布密度。結構性對壓縮過程中孔隙分布影響較大,當固結壓力增大至結構屈服壓力后,孔徑為0.01~0.50μm的孔隙組變化明顯,孔隙的連通性變差,孔徑分布向小孔徑范圍移動,孤立式孔隙增多,大、中孔隙的界限變得不明顯。湛江黏土孔隙具有多重分形特征,據(jù)此確定微裂隙、粒間孔隙和孤立孔隙孔徑的分界點為0.01μm與0.50μm,同時給出了湛江黏土的孔徑界定標準。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
【關鍵詞】結構性黏土 孔隙 壓汞試驗 固結壓力 分形維數(shù)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41102200,No.51179186)
【分類號】:TU43
【正文快照】: 1引言一般來說,土的結構性是指組成土結構的最基本要素即顆粒和孔隙的大小、形狀、排列及它們之間的接觸和聯(lián)結關系的總稱。事實表明,土的工程性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微觀結構系統(tǒng)控制,土體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變形及強度特性歸根結底是其內(nèi)部結構要素調整和演化的綜合反映?紫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王常明,肖樹芳,夏玉斌;海積軟土固結變形的結構性模型研究[J];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2 劉松玉,張繼文;土中孔隙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1997年03期

3 孔令偉,呂海波,汪稔,單華剛;湛江海域結構性海洋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微觀機制[J];水利學報;2002年09期

4 房后國;劉娉慧;袁志剛;;海積軟土固結過程中微觀結構變化特征分析[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7年02期

5 唐益群;趙書凱;楊坪;王建秀;張曦;;飽和軟黏土在地鐵荷載作用下微結構定量化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09年08期

6 王清,王劍平;土孔隙的分形幾何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0年04期

7 雷華陽;姜巖;陸培毅;邢貴發(fā);;交通荷載作用下結構性軟土的孔徑分布試驗[J];中國公路學報;2009年02期

8 張先偉;孔令偉;;利用掃描電鏡、壓汞法、氮氣吸附法評價近海黏土孔隙特征[J];巖土力學;2013年S2期

9 張先偉;孔令偉;王靜;;針對黏性土膠質聯(lián)結特征的SEM-EDS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13年S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尹紅宇;混凝土孔結構的分形特征研究[D];廣西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易珍蓮;梁杏;李福民;袁琴;;淤泥固結過程中孔隙特征與壓縮系數(shù)的關系[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7年04期

2 王忠艷;于遠忠;李廣才;李鵬飛;;砂土不同粒徑對鄧肯—張雙曲線模型參數(shù)的影響[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4期

3 丁俊恩;;合肥地區(qū)粘性土的自由膨脹率與液限的關系[J];安徽建筑;2006年02期

4 向科;羅鳳;;土工離心模型試驗中的加筋材料[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年05期

5 孔令榮;黃宏偉;張冬梅;P.-Y.Hicher;;不同固結壓力下飽和軟粘土孔隙分布試驗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年06期

6 孔令榮;;不同固結壓力軟粘土的孔隙分布與滲透系數(shù)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S2期

7 楊為民;王暉;王兵;;動力加固前后細粒土粒度分布的分維特征及其工程意義[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8 劉秀萍;陳麗華;宋維峰;;林木根系與黃土復合體的抗剪強度試驗研究[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9 張延軍,張延詰;海積軟土彈粘塑性Biot固結的數(shù)值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年01期

10 雷華陽;天津地區(qū)海積軟土的孔壓模型建立及參數(shù)確定[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鮑俊玲;李悅;謝冰;周孝軍;王敏;;水泥混凝土孔結構研究進展[A];中國混凝土進展2010[C];2010年

2 鄭鄖;汪稔;呂海波;沈建華;;淺談湛江組結構性黏土的區(qū)域特性研究[A];2011年全國工程地質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黃敏;劉小麗;李白;;滑帶土殘余抗剪強度與再生抗剪強度的關系探討[A];2011年全國工程地質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邸小波;奚正平;湯慧萍;朱紀磊;廖際常;;多孔材料孔結構分形維數(shù)的研究現(xiàn)狀[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10)[C];2007年

5 孔令偉;趙穎文;郭愛國;拓勇飛;;原狀紅粘土脫濕過程的工程性狀與機理分析[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3年

6 張華;范建軍;趙由才;;不同改性劑改善填埋污泥臭度的實驗研究[A];第二屆固體廢物處理技術與工程設計全國學術會議專輯[C];2007年

7 拓勇飛;孔令偉;郭愛國;譚羅榮;;湛江強結構性粘土的形成機理分析[A];第七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集[C];2004年

8 張永亮;邢會文;劉靜;姚莉;牛國權;苑淑娟;;檸條、沙柳根-土界面抗阻拉力特性研究[A];長江流域生態(tài)建設與區(qū)域科學發(fā)展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9 胡昕;洪寶寧;周宇泉;;從微細結構角度分析紅砂巖的強度特性[A];第一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10 李志斌;徐超;黃亮;;水化后GCL中膨潤土的微觀結構研究[A];第一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浜葭;凍融和滲流耦合作用下風積土路基結構性演變規(guī)律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2 文俊強;石灰石粉作混凝土摻合料的性能研究及機理分析[D];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2010年

3 陶高梁;巖土多孔介質孔隙結構的分形研究及其應用[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4 宋晶;分級真空預壓法加固高粘性吹填土的模擬試驗與三維顆粒流數(shù)值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5 冷毅飛;中俄石油管道多年凍土物理力學性質試驗研究及溫度場數(shù)值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6 趙忠明;小浪底庫區(qū)采空區(qū)穩(wěn)定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1年

7 張超波;林木根系固土護坡力學基礎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8 李東陽;凍土未凍水含量測試新方法的試驗和理論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9 孫麗云;基于非達西滲流的飽和黏土一維固結試驗與理論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10 傅珍;高速公路拓寬工程路基差異沉降及控制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韓亞兵;渤海新區(qū)鹽漬土地基處理措施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常明,肖樹芳,夏玉斌,劉成民;海積軟土的固結蠕變性狀[J];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2 王清,王鳳艷,肖樹芳;土微觀結構特征的定量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J];成都理工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3 周瑞忠;混凝土結構裂紋尖端應力場奇異性的分形力學意義[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S1期

4 倪玉山;混凝土細觀結構斷裂的分形分析[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S1期

5 王鐵成,楊建江;混凝土結構裂縫狀態(tài)及其擴展的分形幾何解析[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S1期

6 吳義祥;工程粘性土微觀結構的定量評價[J];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1991年02期

7 李向全,胡瑞林,張莉;軟土固結過程中的微結構變化特征[J];地學前緣;2000年01期

8 白冰,周健;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技術在巖土工程中的應用與進展[J];電子顯微學報;2001年02期

9 潘國耀,毛若卿,袁堅;分形幾何滲流理論在膠凝材料若干領域中的應用[J];硅酸鹽建筑制品;1996年01期

10 劉玉新;顆粒材料孔結構形態(tài)的測量和表征[J];中國粉體技術;2000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東輝;多孔介質擴散、導熱、滲流分形模型的研究[D];東南大學;2003年

2 張先偉;結構性軟土蠕變特性及擾動狀態(tài)模型[D];吉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郭劍飛;混凝土孔結構與強度關系理論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斌娟;;前期固結壓力經(jīng)驗估算[J];地下工程與隧道;2001年01期

2 劉方成;尚守平;王海東;;固結壓力相關的黏土動力特性模型研究及應用[J];巖土力學;2010年05期

3 周永;史群飛;;關于土的前期固結壓力試驗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山西建筑;2012年26期

4 常林越;王金昌;朱向榮;;確定土體前期固結壓力的非參數(shù)化擬合模型[J];巖土力學;2009年05期

5 江福河;;壓汞法對不同深度軟土固結的微觀孔隙特征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1年31期

6 張平;房營光;何智威;袁建濱;閆小慶;;不同固結壓力下重塑土微孔隙特征變化的試驗與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2年01期

7 葉朝漢;袁聚云;董建國;鐘邑桅;;固結壓力對土體性質的影響[J];勘察科學技術;2006年04期

8 李熙云;;利用關聯(lián)度理論分析土的前期固結壓力與其它物理力學指標的關系[J];中國西部科技;2010年24期

9 吳俊陽;耿慧輝;;結構連結對紅粘土前期固結壓力的影響[J];科技風;2009年17期

10 周國云;一種確定前期固結壓力(Pc)的電算方法[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87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胡新江;固結壓力與溫度作用下粉土的持水性能研究[D];三峽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8905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8905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703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