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鋼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軸壓承載力有限元分析
本文關鍵詞:方鋼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軸壓承載力有限元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方鋼管再生混凝土短柱 軸壓 承載力 有限元分析
【摘要】:利用有限元軟件ABAQUS對方鋼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軸壓承載力進行非線性分析,建立了適用于有限元分析的鋼管和再生混凝土本構(gòu)關系模型;利用極限平衡法推導方鋼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軸壓承載力計算公式函數(shù)類型;利用計算結(jié)果擬合出方鋼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軸壓承載力的計算公式。研究結(jié)果表明:所提出的材料本構(gòu)關系模型可以較好地滿足對方鋼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軸壓承載力進行模擬分析的要求,通過模擬獲得的計算結(jié)果與相關試驗結(jié)果差異較小,所建立的方鋼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軸壓承載力計算公式能夠較準確地計算構(gòu)件極限承載力。
【作者單位】: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關鍵詞】: 方鋼管再生混凝土短柱 軸壓 承載力 有限元分析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902073)
【分類號】:TU398.9
【正文快照】: 0引言再生骨料與天然骨料相比具有孔隙率大、吸水率大、堆積密度小、表觀密度小的特點[1],這些因素導致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力學性能、耐久性能等方面低于天然骨料混凝土。Buck等[2-4]認為用基體混凝土的再生骨料配制的再生混凝土抗壓強度與原始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差別不是很明顯,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吳鳳英;楊有福;;鋼管再生混凝土軸壓短柱力學性能初探[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S1期
2 楊有福;;鋼管再生混凝土構(gòu)件力學性能和設計方法若干問題的探討[J];工業(yè)建筑;2006年11期
3 邱慈長;王清遠;石宵爽;歐陽雯欣;;薄壁鋼管再生混凝土軸壓實驗研究[J];實驗力學;2011年01期
4 肖建莊,李佳彬,孫振平,郝眩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12期
5 陳宗平;柯曉軍;薛建陽;蘇益聲;;鋼管約束再生混凝土的受力機理及強度計算[J];土木工程學報;2013年02期
6 李小偉;趙均海;朱鐵棟;王亮;;方鋼管混凝土軸壓短柱的力學性能[J];中國公路學報;2006年04期
7 谷利雄;丁發(fā)興;付磊;李剛;;圓端形鋼管混凝土軸壓短柱受力性能研究[J];中國公路學報;2014年01期
8 楊有福;曹凱;楊志泉;林俊;;凍融循環(huán)作用后鋼管混凝土軸壓短柱力學性能[J];中國公路學報;2014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建莊,李佳彬,孫振平;回彈法檢測再生混凝土抗壓強度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4年04期
2 李戀戀;趙均海;張常光;馮紅波;;方中空夾層鋼管混凝土柱的承載力及影響因素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年06期
3 歐陽雯欣;王清遠;;災后再生混凝土的應用及推廣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6期
4 班明霞;冀鴻飛;蘇刊;嚴志忠;張玲;;再生混凝土結(jié)構(gòu)性能研究應用現(xiàn)狀及前景展望[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3期
5 曾磊;;型鋼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組合結(jié)構(gòu)概念體系初探[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2年01期
6 余方;鄧壽昌;;再生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研究[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09年01期
7 黃天勇;侯云芬;;再生細骨料中粉料對再生砂漿抗壓強度的影響[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S2期
8 張衛(wèi)東;王振波;丁海軍;;鋼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偏壓性能實驗[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9 孫巖;郭遠臣;孫可偉;李琴;;再生微粉制備輔助膠凝材料試驗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11年04期
10 許靖裕;施養(yǎng)杭;;新型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及其應用評析[J];低溫建筑技術;201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振平;高峰;楊正宏;;再生粗集料用于裝飾砌塊混凝土基本性能的研究[A];中國混凝土進展2010[C];2010年
2 葉欣;楊有福;;鋼管再生混凝土純彎構(gòu)件力學性能研究[A];第15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6年
3 張波;楊有福;;圓鋼管再生混凝土柱力學性能初步研究[A];第15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6年
4 毛高峰;李艷美;張建;呂雪源;李秋義;;顆粒整形對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和強度的影響[A];首屆全國再生混凝土研究與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5 孫振平;肖建莊;陳云鋼;;滲透結(jié)晶材料改善再生粗集料混凝土性能的試驗研究[A];首屆全國再生混凝土研究與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6 肖建莊;黃運標;;高溫后再生混凝土殘余抗折強度[A];首屆全國再生混凝土研究與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7 楊有福;韓林海;;鋼管再生混凝土結(jié)構(gòu)工作機理的若干關鍵問題研究[A];首屆全國再生混凝土研究與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8 楊潔;肖建莊;;約束作用對再生混凝土性能改善研究[A];首屆全國再生混凝土研究與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9 何東;王清遠;邱慈長;石宵爽;董江峰;;鋼管再生混凝土軸心受壓的荷載-變形理論研究和試驗分析[A];四川省力學學會2010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10 M.M Tawana;肖建莊;范玉輝;;鋼纖維再生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實驗研究[A];第三屆全國再生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建明;核心鋼管外包鋼骨混凝土短柱受壓性能試驗與理論研究[D];燕山大學;2011年
2 杜朝華;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構(gòu)件受力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3 李九蘇;基于活性粉末增強的混凝土再生利用技術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4 王亮;基于統(tǒng)一強度理論的樁基擴孔問題彈塑性分析[D];長安大學;2008年
5 張玉芬;復式鋼管混凝土軸壓性能及節(jié)點抗震試驗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6 彭斌;異形截面多腔鋼管混凝土巨型柱框架抗震試驗與理論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2年
7 覃荷瑛;再生混凝土氯離子滲透性試驗研究及細觀數(shù)值模擬[D];廣西大學;2012年
8 張俊光;PBL加勁型方鋼管混凝土軸壓柱受力性能試驗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9 古松;汶川地震區(qū)災后重建中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及結(jié)構(gòu)應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10 趙新宇;薄壁圓鋼管再生混合柱及其節(jié)點的試驗研究與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有開;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011年
2 王瑞娟;再生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試驗研究及非線性有限元分析[D];天津城市建設學院;2010年
3 蘇明;再生鋼管混凝土短柱受力性能分析[D];沈陽建筑大學;2011年
4 龍秀海;廢舊鋼纖維橡膠改性再生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張金鎖;薄壁方鋼管再生混合柱的軸壓和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6 聶瑞鋒;低周反復水平荷載作用下方鋼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試驗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0年
7 楊碧瑤;核心鋼管外包鋼骨混凝土短柱軸心受壓性能分析[D];燕山大學;2011年
8 朱磊;再生粗骨料性能評價及再生混凝土早期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9 吳澤進;再生混凝土材料力學性能與受彎構(gòu)件受剪性能試驗研究[D];華僑大學;2011年
10 陳杰;鋼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軸壓力學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鳳英;楊有福;;鋼管再生混凝土軸壓短柱力學性能初探[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S1期
2 龔惠琴,樂嘉麟;再生集料用于商品混凝土的研究[J];工程質(zhì)量;2003年05期
3 鐘善桐;張素梅;;從本構(gòu)關系研究鋼管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新成果[J];鋼結(jié)構(gòu);1992年03期
4 尹子峰,楊冶;鋼管混凝土結(jié)構(gòu)在冶金重型工業(yè)廠房中的應用[J];鋼結(jié)構(gòu);2002年02期
5 張正國;方鋼管混凝土柱的機理和承載力的分析[J];工業(yè)建筑;1989年11期
6 王佩瓊,湯躍超,毛忠藝;鋼管混凝土結(jié)構(gòu)縱裂破壞研究與加固處理[J];工業(yè)建筑;2005年02期
7 楊有福;;鋼管再生混凝土構(gòu)件力學性能和設計方法若干問題的探討[J];工業(yè)建筑;2006年11期
8 楊有福;;鋼管再生混凝土構(gòu)件荷載-變形關系的理論分析[J];工業(yè)建筑;2007年12期
9 肖建莊,李佳彬,蘭陽;再生混凝土技術研究最新進展與評述[J];混凝土;2003年10期
10 鄧旭華;水灰比對再生混凝土強度影響的試驗研究[J];混凝土;2005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戴自強,陸繼贄,張祖光,儲彭年;高強約束混凝土短柱強度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1988年02期
2 荊樹英,鄭小慶,朱金銓;方形厚壁鋼管混凝土短柱受力性能的研究[J];工業(yè)建筑;1989年11期
3 韋愛鳳;鋼筋混凝土短柱問題的處理[J];特種結(jié)構(gòu);2003年04期
4 楊政;侯健;邱明星;;鋼筋混凝土短柱軸心受壓承載力分析[J];建筑結(jié)構(gòu);2011年S2期
5 王輝家;壓彎剪作用下鋼筋混凝土短柱抗剪性能試驗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9年01期
6 吉伯海,王曉亮,馬敬海,楊明;鋼管高強輕集料混凝土短柱軸壓性能的試驗研究[J];建筑結(jié)構(gòu)學報;2005年05期
7 徐家云;趙勇;劉科;曲憲偉;;碳纖維混凝土短柱桁架智能橋梁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17期
8 吉伯海;傅中秋;胡正清;;鋼管輕集料混凝土短柱偏心受壓性能的試驗[J];交通科學與工程;2009年03期
9 仲偉秋;謝麗媛;董愛平;;水下混凝土短柱正截面承載力計算[J];低溫建筑技術;2011年01期
10 陳譽;黃勇;;焊接不銹鋼方管混凝土短柱軸壓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jié)構(gòu)學報;201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崔正龍;路沙沙;童華斌;汪振雙;;再生混凝土短柱軸向變形試驗研究[A];第三屆全國再生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2 吉伯海;王曉亮;楊明;;鋼管高強輕集料混凝土短柱軸壓構(gòu)件承載力研究[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jié)構(gòu)工程分會2005年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王海超;葛月珍;李永秋;張紅英;辛建達;;關于加強拉結(jié)鋼筋薄壁方鋼管混凝土短柱延性的研究[A];第19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0年
4 張曦;張素梅;劉界鵬;;鋼管約束高強鋼筋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現(xiàn)代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曹寶珠;張耀春;王秋萍;段文峰;;圓形薄壁鋼管混凝土短柱受力性能研究[A];中國鋼結(jié)構(gòu)協(xié)會鋼-混凝土組合結(jié)構(gòu)分會第十次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劉艷華;梁力;白義奎;;鋼管橡膠混凝土短柱力學性能初步研究[A];第19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吳寒亮;芳綸纖維布約束混凝土短柱的尺寸效應研究與多尺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2 甘丹;鋼管約束混凝土短柱的靜力性能和抗震性能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齊;低周往復荷載作用下混凝土短柱抗剪性能試驗研究[D];湘潭大學;2014年
2 李丹;軸向約束混凝土短柱火災后抗震性能的試驗研究[D];華僑大學;2013年
3 孫根勤;鋼骨超高強混凝土短柱的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4 董清會;角鋼約束混凝土短柱試驗研究與有限元分析[D];東北石油大學;2013年
5 王振;銹蝕鋼筋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及加固的試驗研究[D];華僑大學;2014年
6 卞琳;高強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試驗及非線性有限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7 任穎;采用高強材料的鋼筋混凝土短柱彎剪承載力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8 馬兆標;鋼骨超高強混凝土短柱抗剪承載力的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9 許佳;鋼骨超高強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的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10 肖紅;纖維—鋼骨超高強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8838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88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