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高溫性能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超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高溫性能試驗研究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建筑行業(yè)蓬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新材料和新技術漸漸被應用到建筑領域中。超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ECC)在常溫下具有出色的拉伸性能、控裂能力以及非線性變形能力,其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目前,對EC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溫性能方面,對其高溫性能的研究比較欠缺,因此,本文對ECC的高溫性能進行試驗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ECC試件的高溫試驗,發(fā)現(xiàn)試件的顏色由青灰色逐漸變紅,且比相同溫度下的普通混凝土更泛紅;試件逐漸疏松、開裂,高溫后其完整性優(yōu)于普通混凝土,300℃后,試件表面的PVA纖維消失不見;高溫條件下,ECC試件不會爆裂;ECC試件質(zhì)量損失率隨加熱溫度的升高逐漸增大,200℃前的質(zhì)量損失速度最快。通過ECC試件高溫后力學性能試驗,考察了經(jīng)歷不同溫度后ECC立方體抗壓強度、劈裂強度、軸心抗壓強度、峰值應變、彈性模量、單軸拉伸強度、單軸受壓應力-應變關系曲線的變化。結果表明:ECC試件在200℃以下呈塑性破壞,300℃以上呈脆性破壞;ECC各項力學性能隨著溫度升高而降低,單軸拉伸強度約為劈裂強度的1/2。根據(jù)ECC高溫前后各項力學性能的退化規(guī)律,回歸了ECC高溫后立方體抗壓強度、劈裂強度、軸心抗壓強度、峰值應變、彈性模量、單軸拉伸強度隨溫度變化的公式以及單軸受壓應力-應變?nèi)本構模型。高溫后微觀結構SEM圖表明,200℃前,ECC的微觀結構沒有出現(xiàn)顯著變化;300℃后,PVA纖維完全熔化,基體中形成了額外互相聯(lián)通的孔道;600℃后,C-S-H凝膠因高溫脫水分解而導致微細觀結構變化,整塊的C-S-H致密結構開始變少,有大量的裂縫產(chǎn)生。壓汞試驗表明,溫度越高,ECC的孔隙結構越粗糙,孔隙率越大。對ECC材料開展相關的熱物理性能試驗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溫度的升高,ECC的導熱系數(shù)逐漸降低,且下降幅度較大;ECC材料的質(zhì)量比熱容在150℃左右有一個突變;20~500℃,ECC的熱膨脹介于歐規(guī)的鈣質(zhì)混凝土與硅質(zhì)混凝土的熱膨脹之間,而400~800℃,其熱膨脹不在此界限內(nèi),比鈣質(zhì)混凝土的熱膨脹要低;貧w了ECC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比熱、熱膨脹系數(shù)隨溫度變化的公式。ECC的TG-DSC曲線可分為三個階段,預示這些階段材料存在明顯物理、化學反應,該方法測得的高溫比熱容曲線與采用HotDisk熱常數(shù)分析儀測得的曲線相差不大。利用有限元軟件ABAQUS,采用順序熱-力耦合方法分析了鋼筋增強ECC約束梁的高溫后受力性能。結果表明:ABAQUS分析得到的ECC梁高溫下的溫度場與試驗結果符合較好,ECC梁在升溫結束瞬間的溫度分布與截面最高溫度相差比較大,只研究高溫作用下升溫階段的溫度場偏不安全;將ECC梁節(jié)點的最高溫度作為初始條件導入到力學模型中,分析得到的高溫后荷載-撓度曲線、荷載-軸向變形曲線、荷載-軸力曲線、荷載-受拉縱筋應變曲線與試驗值的趨勢大體相同。
【關鍵詞】:ECC 力學性能 熱工性能 高溫 有限元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U528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緒論11-19
- 1.1 火災的危害11
- 1.2 ECC的產(chǎn)生、發(fā)展與應用11-13
- 1.3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3-16
- 1.3.1 ECC常溫性能13-16
- 1.3.2 ECC高溫性能16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16-17
- 參考文獻17-19
- 第二章 試驗方法19-35
- 2.1 引言19
- 2.2 試件設計19-22
- 2.2.1 原材料選用19-20
- 2.2.2 ECC配合比20-21
- 2.2.3 試件尺寸確定21
- 2.2.4 試件制作與養(yǎng)護21-22
- 2.3 高溫后力學性能試驗22-27
- 2.3.1 升溫制度22-24
- 2.3.2 立方體抗壓試驗24
- 2.3.3 劈裂試驗24-25
- 2.3.4 軸心抗壓試驗25-26
- 2.3.5 四點彎試驗26
- 2.3.6 單向拉伸試驗26-27
- 2.4 掃描電鏡試驗27
- 2.5 壓汞試驗27-28
- 2.6 熱工性能試驗28-31
- 2.6.1 熱常數(shù)分析28-30
- 2.6.2 線膨脹系數(shù)測量30
- 2.6.3 熱重-差熱分析30-31
- 2.7 本章小結31
- 參考文獻31-35
- 第三章 ECC高溫力學性能35-63
- 3.1 引言35
- 3.2 高溫試驗結果35-37
- 3.2.1 高溫試驗現(xiàn)象35
- 3.2.2 高溫后試件的表面特征35-37
- 3.2.3 高溫后試件的質(zhì)量損失率37
- 3.3 ECC立方體抗壓37-39
- 3.3.1 試驗現(xiàn)象37-38
- 3.3.2 立方體抗壓強度38-39
- 3.3.3 相對殘余立方體抗壓強度與溫度間的關系39
- 3.4 ECC劈裂39-42
- 3.4.1 試驗現(xiàn)象39-40
- 3.4.2 劈裂強度40-41
- 3.4.3 相對殘余劈裂強度與溫度間的關系41
- 3.4.4 劈裂變形41-42
- 3.5 ECC軸心抗壓42-51
- 3.5.1 試驗現(xiàn)象42
- 3.5.2 受壓應力-應變曲線42-44
- 3.5.3 峰值應力44-45
- 3.5.4 峰值應變45-46
- 3.5.5 彈性模量46-47
- 3.5.6 泊松比47-48
- 3.5.7 單軸受壓應力-應變曲線方程48-51
- 3.6 ECC四點彎51-53
- 3.6.1 試驗現(xiàn)象51
- 3.6.2 荷載-撓度曲線51-53
- 3.7 ECC單軸拉伸53-57
- 3.7.1 試驗現(xiàn)象53-54
- 3.7.2 單軸拉伸強度54-55
- 3.7.3 相對殘余單軸拉伸強度與溫度間的關系55
- 3.7.4 單軸拉伸應力-應變曲線55-57
- 3.8 SEM分析57-59
- 3.9 壓汞分析59-60
- 3.10 本章小結60-61
- 參考文獻61-63
- 第四章 ECC熱工性能63-69
- 4.1 引言63
- 4.2 熱常數(shù)63-65
- 4.3 線膨脹系數(shù)65-66
- 4.4 熱重-差熱分析66
- 4.5 本章小結66-67
- 參考文獻67-69
- 第五章 鋼筋增強ECC約束梁高溫性能有限元分析69-85
- 5.1 引言69
- 5.2 ABAQUS簡介69-70
- 5.3 試驗概況70-71
- 5.4 RECC梁的溫度場有限元分析71-77
- 5.4.1 火災溫度-時間曲線71-72
- 5.4.2 材料的熱工性能72
- 5.4.3 ABAQUS溫度場分析72-77
- 5.5 鋼筋增強ECC約束梁的高溫后力學性能有限元分析77-83
- 5.5.1 材料的本構模型77-78
- 5.5.2 ABAQUS高溫后力學性能分析78-83
- 5.6 本章小結83-84
- 參考文獻84-85
-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85-87
- 6.1 結論85-86
- 6.2 展望86-87
- 附錄87-88
- 致謝88-89
- 作者簡介8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喬學亮,胡鎮(zhèn)華,崔昆;應變速率與熱模鋼的高溫性能[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1990年11期
2 王鵬;曾凡奇;黃曉明;;瀝青高溫性能指標的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6年03期
3 閆東波;曹雪娟;陳仕周;;采用動態(tài)粘彈譜儀分析瀝青高溫性能[J];公路交通技術;2006年06期
4 張春海;;硬質(zhì)瀝青高溫性能試驗研究[J];交通標準化;2008年06期
5 何向山;張翼飛;崔];;鋼的高溫性能和模具的失效分析[J];安徽工學院學報;1988年02期
6 周家齊;;鍋爐用鋼的高溫性能[J];冶金標準化與質(zhì)量;1994年10期
7 魏建明;侯巖峰;王國清;;基于動態(tài)剪切流變試驗的瀝青高溫性能研究[J];公路與汽運;2007年05期
8 張春海;;硬質(zhì)瀝青高溫性能試驗研究[J];公路;2008年12期
9 韓青英;廖宣錦;鄒桂蓮;;國產(chǎn)30號硬質(zhì)瀝青高溫性能研究[J];石油瀝青;2009年06期
10 劉曉初;;初探澆注式瀝青混凝土的高溫性能[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0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周蘇平;;潤滑脂的高溫性能及其科學應用[A];中國農(nóng)機工業(yè)協(xié)會風能設備分會《風能產(chǎn)業(yè)》(2014年第9期)[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林彬蔭;低蠕變磚對材料高溫性能的影響[N];中國建材報;2014年
2 記者 許萍萍;遼河石化瀝青產(chǎn)量領跑國內(nèi)市場[N];中國石油報;2014年
3 夏杰生;淄博鑫耐達免燒鎂鈣碳磚獲專利[N];中國冶金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娥;摻量對TLA混合瀝青的高溫性能影響和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洪亞強;高溫后改性玻璃纖維及聚丙烯纖維混凝土性能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2 李紅兵;超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高溫性能試驗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3 萬濤濤;澆注式橋面鋪裝材料高溫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4 徐鴻飛;基于重復蠕變恢復試驗的瀝青高溫性能評價指標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2年
5 姜勇;鎂鍶合金高溫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6 錢野;不同性狀粗集料對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的影響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7 王輝;不同纖維對SMA路用性能影響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8030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803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