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均勻銹蝕鋼筋應力-應變關系的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不均勻銹蝕鋼筋應力-應變關系的試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為研究不均勻銹蝕鋼筋受力性能并建立其應力-應變關系的數(shù)學模型,采用外加電流加速銹蝕試驗方法使鋼筋產(chǎn)生不均勻銹蝕,通過拉伸試驗得到了銹蝕鋼筋的荷載-位移曲線.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控制外加電流密度大小、混凝土密實度及試件浸泡方式,可以得到沿鋼筋截面及長度方向不均勻銹蝕的鋼筋,鋼筋銹蝕較嚴重的部位隨機分布;對于不同種類的鋼筋,隨銹蝕率的增大,名義屈服強度、名義極限強度和極限延伸率呈降低的趨勢.最后,在試驗結果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了銹蝕光圓鋼筋和帶肋鋼筋的應力-應變本構關系模型,并給出了特征參數(shù)的取值,以供實際工程參考.
【作者單位】: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關鍵詞】: 不均勻銹蝕 鋼筋 應力-應變 名義強度 本構關系
【基金】:河南省教育廳項目(13B560113) 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項目(2011GGJS-096)
【分類號】:TU375
【正文快照】: 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發(fā)生銹蝕會導致混凝土漲裂,保護層失去作用,從而引起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黏結力下降,使得構件的耐久性降低,甚至影響結構的安全性[1-4].要準確評估構件或結構的承載力下降程度,需要充分認識銹蝕后鋼筋的力學性能變化規(guī)律.目前,國內(nèi)外研究人員主要采用外加電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安琳;歐陽平;鄭亞明;;銹坑應力集中對鋼筋力學性能的影響[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2 張平生,盧梅,李曉燕;銹損鋼筋的力學性能[J];工業(yè)建筑;1995年09期
3 惠云玲,林志伸,李榮;銹蝕鋼筋性能試驗研究分析[J];工業(yè)建筑;1997年06期
4 徐港;衛(wèi)軍;劉紅慶;;鋼筋非均勻銹蝕試驗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5期
5 曾嚴紅;顧祥林;張偉平;黃慶華;;混凝土中鋼筋加速銹蝕方法探討[J];結構工程師;2009年01期
6 范穎芳,周晶;考慮蝕坑影響的銹蝕鋼筋力學性能研究[J];建筑材料學報;2003年03期
7 仲偉秋,貢金鑫;鋼筋電化學快速銹蝕試驗控制方法[J];建筑技術開發(fā);2002年04期
8 吳香國;;基于耐久性的超高性能纖維改性混凝土疊合墩柱設計概念[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9 李杉,袁群,孫覓博,李宗坤,曹雪玲;長齡期水工結構中銹蝕鋼筋的力學性質(zhì)研究[J];人民黃河;2005年02期
10 孫維章;梁宋湘;羅建群;;銹蝕鋼筋剩余承載能力的研究[J];水利水運科學研究;1993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瑞華,顏桂云,孫炳楠;銹蝕鋼筋混凝土構件抗剪承載力的試驗研究與理論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年03期
2 范穎芳,周晶;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在受腐蝕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中的應用[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4年01期
3 潘毅,陳朝暉;鋼筋混凝土基本構件腐蝕后性能的試驗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4年03期
4 余忠;濕陷性黃土場地上的地下旋流池防水性設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5年05期
5 鐘亞偉;李固華;;沿;炷聊途眯匝芯烤C述[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7年01期
6 袁廷朋;陸洲導;張鑫;;鋼筋混凝土結構受氯離子嚴重腐蝕后的加固處理[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7年01期
7 吳相豪;;在役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承載力評估方法[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7年02期
8 范穎芳;胡志強;張英姿;;受腐蝕鋼筋混凝土材料力學性能研究現(xiàn)狀[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7年02期
9 李果;袁迎曙;耿歐;李富民;;現(xiàn)役結構混凝土內(nèi)鋼筋腐蝕速度監(jiān)測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7年04期
10 吳慶;袁迎曙;張風杰;;基于鋼筋銹蝕的混凝土結構性能退化研究綜述(Ⅰ)[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葉晟;顏庭成;盧剛;;現(xiàn)澆透水性生態(tài)混凝土在河道邊坡工程中的應用[A];中國河道治理與生態(tài)修復技術?痆C];2010年
2 郭力;陳堂;;非飽和混凝土中氯離子輸運問題的邊界元算法[A];中國計算力學大會'2010(CCCM2010)暨第八屆南方計算力學學術會議(SCCM8)論文集[C];2010年
3 鐘小平;金偉良;;工程結構全壽命周期設計框架研究[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4 郝挺宇;惠云玲;梅名虎;蘇波;;結構混凝土耐久性無損檢測技術[A];第五屆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6年
5 金立兵;金偉良;趙羽習;;沿;炷两Y構耐久性現(xiàn)場試驗方法的優(yōu)選[A];第五屆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6年
6 張偉平;王曉剛;顧祥林;商登峰;;加速銹蝕與自然銹蝕鋼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比較分析[A];第五屆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6年
7 葉見曙;雷笑;張峰;;舊預應力混凝土箱梁現(xiàn)場解剖調(diào)查[A];全國既有橋梁加固、改造與評價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8 雷俊卿;馬少飛;;提升橋梁混凝土耐久性的施工技術對策[A];全國既有橋梁加固、改造與評價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牛荻濤;王慶霖;;服役結構的動態(tài)可靠性[A];第五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卷)[C];1996年
10 屈文俊;朱鵬;張翔;;碳化混凝土再堿化技術機理的深入研究[A];第14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二冊)[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潤清;多因素影響下低溫混凝土抗凍臨界強度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2 劉燕;缺陷混凝土抗氯離子滲透性能及對結構可靠度影響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3 唐先習;混凝土橋梁合理耐用結構構造的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4 延永東;氯離子在損傷及開裂混凝土內(nèi)的輸運機理及作用效應[D];浙江大學;2011年
5 陸春華;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開裂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唐國斌;基于全壽命設計的混凝土箱梁橋若干理論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王喚龍;微型樁組合抗滑結構受力機理與防腐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8 林遲;基于結構全壽命設計需求的環(huán)境作用與結構性能退化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9 商峰;鋼筋—混凝土界面張開滑移模型及銹蝕RC結構疲勞分析[D];清華大學;2010年
10 高潤東;復雜環(huán)境下混凝土硫酸鹽侵蝕微—宏觀劣化規(guī)律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國棟;鋼筋銹蝕耐久性基礎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李科;地下工程結構耐久性分析與評價[D];鄭州大學;2010年
3 辛保兵;既有預應力混凝土梁橋剩余承載力評估方法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4 蔡高創(chuàng);硫鋁酸鹽水泥基混凝土抗氯離子侵蝕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5 夏富友;基于結構檢算的公路混凝土舊橋承載力評價方法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6 張雷;TRC抗彎加固RC梁的有限元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趙暢;海洋環(huán)境下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8 彭超;單向荷載、凍融循環(huán)及齡期對混凝土氯離子滲透性的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9 姜英杰;橋梁可靠度評估與剩余使用壽命預測[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10 胡俊;銹蝕鋼筋混凝土偏心受壓構件試驗及其承載力計算模型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香國;韓相默;徐世p,
本文編號:4436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443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