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城建管理論文 >

生物炭填充方式與老化對生物滯留氮磷淋失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12-25 11:12
  為了考察添加生物炭對生物滯留設施基質特性以及養(yǎng)分淋失的影響,采用去離子水對不同基質進行降雨淋洗模擬實驗。結果顯示,添加生物炭后基質的飽和導水率、滯留能力平均提高21%、41%,并且N、P養(yǎng)分的累積淋失量降低。添加老化前的生物炭,混合式填充方式比分層式填充方式基質的飽和導水率更高、滯留能力更好;生物炭老化后,親水性、極性、酸性官能團增加,靜電斥力降低,而且干濕交替方式比恒濕方式的老化作用更強;|的飽和導水率、滯留能力、氮磷的累積淋失減控能力隨生物炭老化作用的增強而增強,生物炭的這一特性有望用于生物滯留設施基質中N、P淋失的長效控制。 

【文章來源】:中國給水排水. 2020年1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生物炭填充方式與老化對生物滯留氮磷淋失的影響


實驗裝置示意

淋失,基質,濃度,設施


進水初期各基質未產生徑流,當進水累積量逐漸增大時,各基質開始產流,說明當對應降雨量超過設施最大滯留能力時,設施有出水產出,各基質中的污染物開始析出。各基質對應各場次降雨的氮、磷析出特征如圖2和圖3所示。前兩場降雨中各基質的N、P析出濃度最大,而后析出濃度隨逐場降雨整體呈下降趨勢,TN、NO-3-N、TP、PO3-4-P析出濃度最高分別達到94.18、75.01、28.59、27.71 mg/L,N、P累積淋失量隨累積降雨量的增加整體呈增加趨勢,在后期N、P析出量逐漸趨于穩(wěn)定。Confesor等人[16]在相同堆肥、相近柱體淋失研究中發(fā)現,初期TN、TP最高析出濃度分別為157、45 mg/L,本實驗在基質下層鋪設砂與生物炭改良,一定程度上減少了N、P的析出濃度。析出的TN中NO-3-N平均約占75.89%,TP中PO3-4-P平均約占85.84%,說明NO-3-N、PO3-4-P是主要的N、P析出成分,NO-3-N、PO3-4-P是堆肥礦化產物,析出量與堆肥原料、堆肥時間即熟化程度相關,相同原料、熟化時間越長,NO-3-N、PO3-4-P比例越高。圖2和圖3表明,設施在降雨初期時N、P淋失濃度最高,對水環(huán)境污染最大,后期淋失濃度整體呈下降趨勢但仍伴隨波動現象。試驗模擬約1年的大雨量,生物滯留設施在后期仍有少量N、P淋失,而現實中生物滯留設施在落干期吸附NH+4-N可轉化為NO-3-N,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設施堆肥有機氮、磷繼續(xù)礦化,后期NO-3-N、PO3-4-P可隨降雨持續(xù)輸出。因此,在實際工程應用中,一方面在生物滯留設施建設過程中,應注意避開大強度降雨并控制澆灌水量;另一方面堆肥加之設施后期植物凋落物引起的N、P不間斷淋失,更需要一種能對設施養(yǎng)分發(fā)揮長效持留作用的基質改良劑。圖3 累積降雨量下不同基質的N、P累積淋失量

淋失,基質,降雨量


累積降雨量下不同基質的N、P累積淋失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化學老化后稻殼生物炭理化性質的改變及微觀結構表征[J]. 黃兆琴,胡林潮,程德義,馬偉勝,徐昕,代靜玉.  環(huán)境化學. 2019(08)
[2]生物炭對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水動力學參數的影響[J]. 魏永霞,王鶴,吳昱,劉慧.  農業(yè)機械學報. 2019(03)
[3]生物炭對去除生物滯留池氨氮及雨水持留的影響[J]. 田婧,劉丹.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17(06)
[4]生物炭對黃綿土水分入滲和持水性能的影響[J]. 解倩,王麗梅,齊瑞鵬,王彤彤,鄭紀勇.  地球環(huán)境學報. 2016(01)
[5]Mechanism of Cu(Ⅱ) adsorption inhibition on biochar by its aging process[J]. Yue Guo,Wei Tang,Jinggui Wu,Zhaoqin Huang,Jingyu Da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10)



本文編號:293754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293754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76c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