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樓板作用的鋼筋混凝土空間框架抗連續(xù)倒塌性能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長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U375.4
【圖文】:
進而使得該棟公寓樓東南角發(fā)生連續(xù)性倒塌,結構的最終破壞形態(tài)如下圖1.1 所示。圖 1.1 英國 Ronan Point 公寓破壞形態(tài)后期事故分析認為,該倒塌事件的發(fā)生與以下因素有關:一、在前期抗力計算時,設計師未思考偶然荷載對結構抗力的負面作用;二、該公寓采用裝配式墻板體系,不同部件相接處是該結構體系的易損部位,安全程度相對較低。因此,爆炸沖擊力使承重墻板發(fā)生破壞后,剩余結構中不能形成新的傳力路徑,上部相關結構就會失去有效支撐,致使上層板在下部承重墻板破壞處迅速坍落,坍落的樓板又繼續(xù)對下部結構產生撞擊,周而復始幾次后,致使整棟公寓東南部位發(fā)生連續(xù)倒塌。最終,該公寓有大約 1 /5部位被損壞,存在顯著的“連續(xù)性”和“不成比例性”。由于該倒塌事件造成的社會影響較大且和以往破壞形式不同,因此引起了工程界的注意,而連續(xù)倒塌問題也首次被人們廣泛關注起來。(2)美國聯(lián)邦大樓倒塌[5]于 1973 年完工的 Alfred P Murrah 聯(lián)邦大樓為美國當局的外派辦事中心,是一棟具有一定安全級別的 9 層鋼筋混凝土建筑。1995 年 4 月 19 日,恐怖分子駕駛裝滿汽油的大卡車突然對該建筑物發(fā)動了炸彈襲擊,該襲擊造成大樓底部框架柱的重度損毀,進而導致其上方的轉換梁損毀,轉換梁承載著上部結構,它的損毀又引發(fā)其所承載的上部結構發(fā)生損毀,周而復始幾次后,結果使構筑物發(fā)生從下到上的連續(xù)倒塌,結構的最終破壞形態(tài)如下圖 1.2 所示。該事件最終使得 168 人喪生和 500 多人受傷,產生了惡劣的社
圖 1.2 美國聯(lián)邦大樓破壞形態(tài)(3)紐約世貿中心大樓倒塌[6]該中心地處美國紐約,始建于 20 世紀 70 年代,是美國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鋼結構建筑之一,同時也是紐約市的地標性建筑。2001 年 9 月 11 日上午,某架載有近百位乘客的大型飛機遭到挾持,襲擊者駕駛其撞向了世貿中心北樓;沒過多久,同樣載有 65 位乘客的另一架大型客機也遭到了挾持,襲擊者駕駛飛機撞向了世貿中心南樓;隨后世貿中心南樓開始倒塌,沒過多久世貿中心北樓也開始倒塌,最終破壞形態(tài)如下圖 1.3 所示。這次恐怖襲擊不僅使幾千人喪生,同時還對美國經(jīng)濟造成了沖擊,也對各國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通過事后分析,人們對該事件進行了還原:飛機的巨大沖擊力使上部結構的支承構件損毀,致使飛機燃料箱爆炸;燃料箱爆炸使燃料到處蔓延,燃料的劇烈燃燒產生大量熱量,主體承重結構被逐漸軟化,進而使得上部塌落;循壞往復的塌落引起連續(xù)反應,
圖 1.3 世貿中心大樓破壞形態(tài)1.2.2 連續(xù)倒塌的類型結構的連續(xù)倒塌過程較為復雜,分析其原理和最終破壞形態(tài)后,將其定義為以下 種類型。(1)薄餅型倒塌薄餅型倒塌發(fā)生時,某一受力部件首先損毀,結構向下塌落的同時部件不斷分開下落,下落的部件不斷撞擊下部未損壞結構,導致下部未損壞部件也逐漸喪失承載能力,最終引發(fā)了建筑物在沿塌落方向的連續(xù)性倒塌。薄餅型倒塌具有以下特征:在倒塌時會持續(xù)引發(fā)向下作用的沖擊荷載,且破壞部件在破壞前所受內力、沖擊荷載和倒塌趨勢三者均沿同一方向。薄餅型倒塌在現(xiàn)實中較為常見,其中最具研究價值的為在 911 恐怖襲擊中損毀的世貿中心。(2)拉鏈型倒塌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祖達;;我國綠色建筑的設計技術選擇分析[J];現(xiàn)代城市研究;2013年10期
2 熊進剛;吳趙強;鄒園;何以農;聶曉霞;;鋼筋混凝土空間框架結構抗連續(xù)倒塌機制研究[J];建筑結構;2013年09期
3 聶建國;王宇航;;ABAQUS中混凝土本構模型用于模擬結構靜力行為的比較研究[J];工程力學;2013年04期
4 李易;陸新征;葉列平;;基于能量方法的RC框架結構連續(xù)倒塌抗力需求分析Ⅱ:懸鏈線機制[J];建筑結構學報;2011年11期
5 李易;葉列平;陸新征;;基于能量方法的RC框架結構連續(xù)倒塌抗力需求分析Ⅰ:梁機制[J];建筑結構學報;2011年11期
6 常曉林;馬剛;劉杏紅;;基于復合屈服準則的混凝土塑性損傷模型[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1年01期
7 梁益;陸新征;李易;葉列平;江見鯨;;樓板對結構抗連續(xù)倒塌能力的影響[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2期
8 張凡榛;易偉建;;無梁樓板的抗倒塌性能試驗研究及分析[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9 張富文;呂西林;;鋼筋混凝土平面框架連續(xù)性倒塌的仿真分析[J];結構工程師;2010年01期
10 葉列平;陸新征;李易;梁益;馬一飛;;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抗連續(xù)性倒塌設計方法[J];建筑結構;2010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易;RC框架結構抗連續(xù)倒塌設計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985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2798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