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熱冬冷地區(qū)保溫墻體結露特性及防結露措施效果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U111.4
【圖文】:
18]為提高空氣層的防結露效果,對空氣層進行了相關的改進,的方式強化了空氣層防結露效果。遞的理論研究方面,陳永成和陳啟高[19]在 Glaser 模型的基礎上為水蒸汽滲透階段、毛細擴散階段和液相水滲流階段三個階段液態(tài)水的濕遷移,分析提出了墻體潮濕區(qū)域的物理模型與濕度態(tài)模型并得到了固定邊界條件下單層墻體內部濕度分布的解析較于蒸汽滲透模型更為準確,可以計算出墻體內濕分布隨時間單層墻體內的熱濕分布情況。濕耦合傳遞遞模型中,大多學者都單純考慮水分在墻體的等溫擴散作用,布不受濕遷移影響,溫度在單一材料內呈線性分布,熱傳遞與傳遞過程。然而在實際情況中,濕遷移不僅會受熱遷移的影響響,并且墻體材料的熱濕參數(shù)受熱濕遷移共同影響,熱、空氣遞,過程十分復雜[20]。
第三章 模型求解及驗證第三章 模型求解及驗證到的墻體熱濕耦合傳遞方程可知,相對濕度梯度與溫度梯度的擴,導致控制方程具有極大的非線性與耦合性,難以得到方程的解值解法。本研究中,將采用較為常用有限體積法[58]的數(shù)值方法,進行編程運算。程的離散積法的節(jié)點、控制容積及尺寸的約定標識如圖 3-1 所示,其中 W點,Δx 為控制體積,w、e 分別是網格的左右界面。
度的模擬分布情況與解析解分布情況,其中 100 小時最大相對誤差為 4.30%,平均誤差為 0.73%;300 小時最大相對誤差為 1.98%,平均相對誤差為 0.49%;1000 小大相對誤差為 2.47%,平均相對誤差為 1.63%;整體平均相對誤差為 0.95%。表 3-1 模擬值與解析解相對誤差時刻 最大相對誤差 平均相對誤差 整體平均相對誤差100h 4.30% 0.73%300h 1.98% 0.49%0.95%1000h 2.47% 1.63%由上表數(shù)據(jù)可知,模型模擬的計算值與解析解的結果最大相對誤差小于 5%,在范圍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證明程序及模型的準確性。.4.2 實驗數(shù)據(jù)驗證為進一步驗證計算程序與模型的準確性,繼續(xù)將根據(jù)文獻[63][64]中云杉膠合板驗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圖 3-10 為云杉膠合板實驗的裝置圖,云杉膠合板尺寸為 600mm80mm×27mm(長×寬×厚),熱電偶及濕度傳感器測點的布置如圖 3-11、圖 3-12 所示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紅安;;推動自保溫墻體技術促進墻體節(jié)能技術發(fā)展[J];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年14期
2 陳榮華;;南通節(jié)能65%自保溫墻體通過省級鑒定[J];墻材革新與建筑節(jié)能;2009年10期
3 楊揚;易而富EIFS保溫墻體系統(tǒng)[J];建材工業(yè)信息;2002年03期
4 曾麗娟;解新路;鄧權學;關超文;馮海祥;陳鐳云;黃志成;;環(huán)保節(jié)能硅酸鈣聚氨酯復合保溫墻體系的施工工藝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年24期
5 陳寧;;上海地區(qū)三種自保溫墻體內部冷凝問題研究[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4年02期
6 張秀湘;;薄抹灰輕鋼復合保溫墻體系統(tǒng)及應用[J];鋼結構;2011年08期
7 孫國祥;吳其勝;;自保溫墻體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磚瓦;2008年09期
8 康玉范;;應適時大力推動自保溫墻體技術[J];建設科技;2008年18期
9 李軍,楊世宏;日光溫室保溫墻體的厚度確定和成本概算[J];寧夏農林科技;2002年04期
10 劉衛(wèi)東;湯士海;劉佳;歐陽瑞;陳寧;方乙涵;;尾礦砂制備裝配式預制保溫墻體性能分析[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1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保溫墻體系統(tǒng)及干式抹灰工藝[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2 ;新型現(xiàn)澆自保溫墻體系統(tǒng)問世[A];天津建材(2014年第2期 總第176期)[C];2014年
3 代學靈;李珠;張澤平;劉元珍;魏增寶;;;⒅樵谧员貕w中的應用研究[A];第18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9年
4 徐剛毅;周長吉;;不同保溫墻體日光溫室的性能測試與分析[A];2004年中國設施園藝學會學術年會文集[C];2004年
5 馮葆純;胡小媛;慕蘇慶;;復合保溫墻體的耐火問題[A];絕熱材料的前景與施工[C];2002年
6 ;易而富EIFS保溫墻體系統(tǒng)及干式抹灰工藝[A];新型建筑材料技術與發(fā)展——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新型建筑材料論文集[C];2003年
7 張楚鑫;梁家瑜;彭誠;呂明;吳建青;;新型組裝式無機非金屬材料隔熱保溫墻體[A];低碳技術與材料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馬存勇;蘇彥超;魏志猛;;EPS板保溫墻體施工中的防裂措施[A];河南省建筑業(yè)行業(yè)優(yōu)秀論文集(2010)[C];2010年
9 陶有生;何世全;;建筑節(jié)能與墻體材料[A];《湖北省建設領域節(jié)能減排》論壇資料匯編[C];2008年
10 殷宜初;;發(fā)展裝配式建筑將為保溫材料帶來好機遇[A];創(chuàng)新提升 綠色發(fā)展——全國絕熱節(jié)能材料行業(yè)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趙申;新型現(xiàn)澆自保溫墻體系統(tǒng)問世[N];中華建筑報;2013年
2 張寶奇;用系統(tǒng)論的方法控制保溫墻體裂縫(一)[N];中華建筑報;2004年
3 記者 陳可;自保溫墻體技術體系國內領先[N];南通日報;2009年
4 王國平;復合保溫墻體新技術的應用[N];中國房地產報;2003年
5 康玉范;應適時大力發(fā)展自保溫墻體技術[N];中華建筑報;2009年
6 錢選青 王文波 董坤;保溫墻體裂縫產生原因及治理對策[N];中國建設報;2004年
7 錢選青 王文波 董坤;保溫墻體裂縫產生原因及治理對策[N];中國建設報;2004年
8 ;用系統(tǒng)論的方法控制保溫墻體裂縫(四)[N];中華建筑報;2004年
9 記者 劉芝毅;保溫墻體可與建筑同壽命[N];江西日報;2014年
10 方天;新型建筑保溫墻體[N];中國房地產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Masoud Taheri Shahraein;伊朗居住建筑新型東西外墻構造節(jié)能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劉凌;多層住宅自保溫建筑構造體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錢鄭鍇;泡;炷聊>W保溫墻體研究[D];東北大學;2015年
2 舒佳建;建筑保溫墻體安全及可靠性研究[D];湖南大學;2018年
3 方偉;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裝配式保溫墻體系統(tǒng)熱工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大學;2018年
4 周展帆;保溫墻體熱濕模擬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7年
5 鄒凱凱;夏熱冬冷地區(qū)保溫墻體結露特性及防結露措施效果分析[D];東南大學;2018年
6 趙玲玲;自保溫墻體熱工性能研究[D];安徽工業(yè)大學;2014年
7 高明珠;單面受火預制復合保溫墻體災后軸壓承載力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8 祝甲陽;新型現(xiàn)澆整體保溫墻體結構的熱工測試與模擬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年
9 方武;建筑保溫墻體薄空氣間層空氣濕度對傳熱影響的實驗研究[D];安徽建筑大學;2015年
10 陶嘉;寒冷地區(qū)加氣混凝土復合漿料自保溫墻體熱工性能與飾面技術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7907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2790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