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導致水泥基材料微觀結(jié)構演變的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姬永生;董亞男;袁迎曙;吳曉峰;柏霞;;混凝土孔隙水飽和度的機理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2期
2 張亞梅;余保英;;摻超細礦粉水泥基材料早齡期水化產(chǎn)物及孔結(jié)構特性[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3 何娟;楊長輝;;硅酸鹽水泥混凝土的碳化分析[J];硅酸鹽通報;2009年06期
4 元成方;牛荻濤;段付珍;齊廣政;;碳化過程中混凝土模擬孔溶液pH值變化規(guī)律研究[J];硅酸鹽通報;2011年05期
5 孫抱真,蘇而達;水化硅酸鈣的結(jié)晶度與碳化速度[J];硅酸鹽學報;1984年03期
6 郭斌,閔盤榮,王國賓;水化硅酸鈣的碳化作用[J];硅酸鹽學報;1984年03期
7 蔣正武;張楠;楊正宏;;熱孔計法表征水泥基材料孔結(jié)構的熱力學計算模型[J];硅酸鹽學報;2012年02期
8 趙鐵軍,李淑進;碳化對混凝土滲透性及孔隙率的影響[J];工業(yè)建筑;2003年01期
9 元成方;牛荻濤;陳娜;段付珍;;碳化對混凝土微觀結(jié)構的影響[J];硅酸鹽通報;2013年04期
10 劉琳;孫偉;葉光;陳惠蘇;van BREUGEL Klaas;;預測水化水泥漿體離子擴散性能的一種新方法[J];硅酸鹽學報;2010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武俊曦;王艷;;混凝土碳化研究現(xiàn)狀[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6期
2 金祖權;孫偉;李秋義;;碳化對混凝土中氯離子擴散的影響[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08期
3 鄭愚;秦懷泉;李春紅;;采用GFRP配筋解決混凝土碳化對橋梁面板的負面影響[J];玻璃鋼/復合材料;2009年04期
4 鄭愚;秦懷泉;李春紅;;采用GFRP配筋解決混凝土碳化對橋梁面板的負面影響[J];玻璃鋼/復合材料;2011年05期
5 何智海;劉運華;白軻;劉江紅;;混凝土碳化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8年S1期
6 耿歐;袁迎曙;朱輝;李富民;;混凝土氧氣擴散系數(shù)試驗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S2期
7 耿歐;袁迎曙;蔣建華;魯彩鳳;張風杰;;混凝土中鋼筋銹蝕速率的時變模型[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8 周海華;張振文;賀智敏;柳俊哲;;海砂混凝土中鋼筋銹蝕機理及其防治[J];低溫建筑技術;2010年12期
9 孫繼成;姚燕;王玲;吳浩;;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中氯離子傳輸?shù)难芯窟M展[J];低溫建筑技術;2011年04期
10 盧園;王曉昌;李志華;李智;張勇;王春;;擴散系數(shù)在好氧顆粒污泥形成過程中的變化特征[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09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愚;秦懷泉;李春紅;;采用GFRP配筋解決混凝土碳化對橋梁面板的負面影響[A];2011復合材料橋梁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李守巨;范永思;張德崗;劉迎曦;;巖土材料導熱系數(shù)與孔隙率關系的數(shù)值模擬分析[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shù)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3 耿歐;袁迎曙;朱輝;李富民;;混凝土氧氣擴散系數(shù)試驗研究[A];第五屆混凝土結(jié)構耐久性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張建波;李永鑫;張文生;文俊強;;多摻合料混凝土孔結(jié)構與氯離子傳輸性[A];中國硅酸鹽學會水泥分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崔東霞;秦鴻根;張云升;郭偉;;不同品種外加劑對混凝土耐久性的影響[A];2009'中國商品混凝土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暨第六屆全國商品混凝土技術與管理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6 張建波;李永鑫;張文生;文俊強;;不同摻合料混凝土孔結(jié)構與氯離子傳輸性[A];中國混凝土進展2010[C];2010年
7 何俊;;膨潤土飽和滲透系數(shù)的計算[A];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廢物地下處置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6年
8 左文U,
本文編號:25730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2573014.html